第425章 大阅兵(下)
【第二更送到!】
除了这些自发来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外,云逸还让礼部发出邀请函,要求一些人来观看大阅兵,收到邀请函的人有海外世家的家主、关内宗门势力的宗主、大商人、名声较大的文人等等。
阅兵场正前方有一座一个月前建好的点将台,点将台是云逸和朝廷大臣们管理地点,在点将台左右两侧,各立有一个观众席,持邀请函进场的人可以进入观众席坐着观看大阅兵。
巳时,大阅兵正式开始,负责大阅兵前半段的礼部尚书云哲瀚站在点将台上,打开诏书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帝君诏曰,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遥想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山河破碎,无数百姓在饥饿与寒冷中挣扎,孤不忍,遂……”
云哲瀚宣读的这份诏书就是一份简单的大秦帝国年记,将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到现在发生的主要事情一一念叨出来。
云哲瀚不是武者,虽然身体不错,不过却已经满头华发,所以云哲瀚宣读诏书的声音比较小,坐在云哲瀚周围的云逸、上官玉玲和朝廷众大臣们倒是能够听清楚云哲瀚的话,点将台之外的人就很难听清楚了,恐怕也只有两侧观众席中的先天武者能够听清楚云哲瀚说些什么吧。
虽然其他人听不到云哲瀚说些什么,但是整个场地中却没有其他人敢说话,大部分人面朝点将台,且不敢目视点将台上的人。
一炷香多时间,云哲瀚宣读完诏书坐下,兵部尚书石敏才站了起来,接下来的环节由石敏才主持,大阅兵的主要环节即将开始。
点将台上,石敏才运转内力开口说道:“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大秦帝国.军队建军亦有十二年时间,剿灭乱匪,抵御外敌,帝国.军队一直在努力前行……今天就是展现帝国.军队之日,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这场大阅兵的步骤大部分是由云逸参考前世现代阅兵模式设计而来,一些地方做出符合时代的改变。
随着石敏才一声令下,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受检阅部队开始入场!
踏!踏!踏!
一支几十骑组成小队由东向西漫步前进,这支黑骑兵的最前方却是帝国重臣大将军王朔。
王朔左手牵马,右手举着一面“秦”字大旗,整个人威风凛凛霸气无双。
当王朔带着骑兵小队走到点将台前方时,王朔头朝点将台转去并大声喊道:“战必胜!”
“杀!杀!杀!”王朔身后的几十名骑兵齐齐转头高呼道。
几十人的声音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王朔的队伍走过之后,其他一支支步兵、骑兵、炮兵方阵依次通过点将台,在每一支方阵走到点将台中央的那一刻,他们都会头向右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观看大阅兵的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有两个,一个是整齐划一的方阵,另一个就是方阵的秩序。
是啊,在神州大地上各国.军队中,只有大秦帝国.军队要求练习走队列,走队列不会直接提升战斗力,却能够训练士卒的纪律性,锻炼士卒的意志力,同时也能展现军容。
问问那些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当一个纪律严明队列整齐的军队和一个纪律涣散、队列散乱的军队放到一起,他们的视线会完全放到前者身上,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家园由前者守护,后者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同时还有很大可能会给家园带来破坏。
在看到阅兵场上依次走过的各个方阵时,观礼人群的青年们对参军的意愿更高了,他们梦想着加入到这种军队中,保家卫国,到战场上杀敌立功,当然,能不能被选上就是另说了。
至于受检阅方阵中各个士卒装备的武器,老百姓们却没有多少想法。
相比于那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点将台左右观众席上的人们思绪复杂,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在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面前,他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只要帝君云逸不自己作死破坏帝国的根基,大秦帝国会不断强大,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大秦帝国前进的脚步。
大秦帝国立国只有十二年罢了,十二年的时间太短太短,一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还无法完全烟消云散,这种东西只能依靠时间去磨灭,不过今天这场大阅兵倒是将许多别有用心的人震慑住。
大秦帝国.军队的强大在今天将深入人心,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有大秦帝国在,大秦帝国安枕无忧。
当所有方队走过点将台,云逸站在点将台最前方。
“吾大秦当利于神州之巅!”
“万岁!”、“万岁!”、“万岁!”
几十万人齐声高呼着,那声音响彻天地。
云逸知道,若是自己此刻飞在半空中再喊出那句话效果会更好,不过自己晋升宗师境的消息还是继续隐藏下来比较好,或许还有许多人在打他的主意,到时候云逸就可以给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观礼人群中隐藏的一些他国探子此刻却被云逸的那句话所惊怒,云逸的那句话无异于表明大秦帝国也要对外扩张,在大阅兵结束后,这些探子急忙将情报送出去,让自己的国家小心防备。
大阅兵结束了,大阅兵那一天的场景却在整个大秦帝国内流传着,《大秦帝国报》更是刊发《大阅兵特刊》,使得大秦帝国的老百姓更加深刻的了解那场大阅兵。
大阅兵对大秦帝国的影响在渐渐加深,大秦帝国的内阁却没有管那些,大秦帝国即将对大越帝国开战,内阁要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列列火车载着军队向信州前行,大秦帝国.军队在向信州汇聚,这是大秦帝国扩张的起点,这是大秦帝国征战神州大地的起点,这是大秦帝国走向神州之巅的起点。
战争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有谁胜谁负之分,大秦帝国需要胜利!
除了这些自发来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外,云逸还让礼部发出邀请函,要求一些人来观看大阅兵,收到邀请函的人有海外世家的家主、关内宗门势力的宗主、大商人、名声较大的文人等等。
阅兵场正前方有一座一个月前建好的点将台,点将台是云逸和朝廷大臣们管理地点,在点将台左右两侧,各立有一个观众席,持邀请函进场的人可以进入观众席坐着观看大阅兵。
巳时,大阅兵正式开始,负责大阅兵前半段的礼部尚书云哲瀚站在点将台上,打开诏书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帝君诏曰,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遥想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山河破碎,无数百姓在饥饿与寒冷中挣扎,孤不忍,遂……”
云哲瀚宣读的这份诏书就是一份简单的大秦帝国年记,将大秦帝国立国之初到现在发生的主要事情一一念叨出来。
云哲瀚不是武者,虽然身体不错,不过却已经满头华发,所以云哲瀚宣读诏书的声音比较小,坐在云哲瀚周围的云逸、上官玉玲和朝廷众大臣们倒是能够听清楚云哲瀚的话,点将台之外的人就很难听清楚了,恐怕也只有两侧观众席中的先天武者能够听清楚云哲瀚说些什么吧。
虽然其他人听不到云哲瀚说些什么,但是整个场地中却没有其他人敢说话,大部分人面朝点将台,且不敢目视点将台上的人。
一炷香多时间,云哲瀚宣读完诏书坐下,兵部尚书石敏才站了起来,接下来的环节由石敏才主持,大阅兵的主要环节即将开始。
点将台上,石敏才运转内力开口说道:“大秦帝国立国已有十二年,大秦帝国.军队建军亦有十二年时间,剿灭乱匪,抵御外敌,帝国.军队一直在努力前行……今天就是展现帝国.军队之日,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这场大阅兵的步骤大部分是由云逸参考前世现代阅兵模式设计而来,一些地方做出符合时代的改变。
随着石敏才一声令下,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受检阅部队开始入场!
踏!踏!踏!
一支几十骑组成小队由东向西漫步前进,这支黑骑兵的最前方却是帝国重臣大将军王朔。
王朔左手牵马,右手举着一面“秦”字大旗,整个人威风凛凛霸气无双。
当王朔带着骑兵小队走到点将台前方时,王朔头朝点将台转去并大声喊道:“战必胜!”
“杀!杀!杀!”王朔身后的几十名骑兵齐齐转头高呼道。
几十人的声音汇聚到一起,形成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王朔的队伍走过之后,其他一支支步兵、骑兵、炮兵方阵依次通过点将台,在每一支方阵走到点将台中央的那一刻,他们都会头向右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
观看大阅兵的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有两个,一个是整齐划一的方阵,另一个就是方阵的秩序。
是啊,在神州大地上各国.军队中,只有大秦帝国.军队要求练习走队列,走队列不会直接提升战斗力,却能够训练士卒的纪律性,锻炼士卒的意志力,同时也能展现军容。
问问那些观看大阅兵的老百姓,当一个纪律严明队列整齐的军队和一个纪律涣散、队列散乱的军队放到一起,他们的视线会完全放到前者身上,他们更愿意自己的家园由前者守护,后者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同时还有很大可能会给家园带来破坏。
在看到阅兵场上依次走过的各个方阵时,观礼人群的青年们对参军的意愿更高了,他们梦想着加入到这种军队中,保家卫国,到战场上杀敌立功,当然,能不能被选上就是另说了。
至于受检阅方阵中各个士卒装备的武器,老百姓们却没有多少想法。
相比于那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点将台左右观众席上的人们思绪复杂,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在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军队面前,他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只要帝君云逸不自己作死破坏帝国的根基,大秦帝国会不断强大,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大秦帝国前进的脚步。
大秦帝国立国只有十二年罢了,十二年的时间太短太短,一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还无法完全烟消云散,这种东西只能依靠时间去磨灭,不过今天这场大阅兵倒是将许多别有用心的人震慑住。
大秦帝国.军队的强大在今天将深入人心,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有大秦帝国在,大秦帝国安枕无忧。
当所有方队走过点将台,云逸站在点将台最前方。
“吾大秦当利于神州之巅!”
“万岁!”、“万岁!”、“万岁!”
几十万人齐声高呼着,那声音响彻天地。
云逸知道,若是自己此刻飞在半空中再喊出那句话效果会更好,不过自己晋升宗师境的消息还是继续隐藏下来比较好,或许还有许多人在打他的主意,到时候云逸就可以给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观礼人群中隐藏的一些他国探子此刻却被云逸的那句话所惊怒,云逸的那句话无异于表明大秦帝国也要对外扩张,在大阅兵结束后,这些探子急忙将情报送出去,让自己的国家小心防备。
大阅兵结束了,大阅兵那一天的场景却在整个大秦帝国内流传着,《大秦帝国报》更是刊发《大阅兵特刊》,使得大秦帝国的老百姓更加深刻的了解那场大阅兵。
大阅兵对大秦帝国的影响在渐渐加深,大秦帝国的内阁却没有管那些,大秦帝国即将对大越帝国开战,内阁要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列列火车载着军队向信州前行,大秦帝国.军队在向信州汇聚,这是大秦帝国扩张的起点,这是大秦帝国征战神州大地的起点,这是大秦帝国走向神州之巅的起点。
战争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只有谁胜谁负之分,大秦帝国需要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