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岑怀
岑怀一如她记忆中的那副模样, 一袭竹纹青衫,束玉冠, 清逸风流。尤其是那双狭长的如水墨画一般的眼睛, 叫她肖想了许多年,却从未得到。阔别几近两年, 她从未想过再见会是此番情景。甚至她曾经想过,与这人此生不复相见。离开奉京城的那一刻,她就不再是他的君,二人连最后的羁绊也被斩断, 理应再无瓜葛。
苏珮默默退出大帐, 将门帘掀下, 以防他们打扰。
刘僖姊红了眼眶,却终究忍住。方才见到他的那一刻,似乎一下子就到了少时。彼时她每每受了委屈,总会找他哭诉,也如方才一般,红着眼眶却极少落泪。
“岑相。”她淡淡唤一声,语气无波无澜。
岑怀默默无声,先是对她行礼, 而后便站在她的床榻前一言不发。
她知道他这是生气了。他这人便是这样, 极少生气, 可一旦气了, 便是这样的沉默, 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却总叫人打心底里害怕。
“一别多时,再见之际,岑相便是如此待君的?”
她其实有些心虚,但是又不肯拉下脸来,无奈之下只能用他经常糊弄她的那一套君臣说辞,想用他的道理来堵住他。然而这次岑怀并没有她预想的反应,仍旧是那副模样。她有些头疼,也不再开口,索性就这么陪他耗着。就在她以为周围的空气都凝出霜的时候,岑怀终是压抑着情绪张嘴。
“殿下这病是如何得来的?”他问话时未看她,但一双眼睛幽深如洞,令人忍不住打寒颤。
“我自知瞒不过你,但此等拂面之事,我并不想说。”她拒绝回答,她其实从没有这么同他说过话,哪怕从前在政事堂她也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过他,但她从未固执肆意。
岑怀似是也没料到她是这般态度,终是垂眼看她,沉默片刻后道:“殿下变了。”
这话同苏珮说的一样,她变了,是真的变得。
“人这一辈子,多则百年,少数年,焉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岑怀,我从前不过是活成了一个样子罢了。”她伴着微笑对他平静道出这句话,眼中有光芒在散发,却也有东西在黯淡。
岑怀面色无波,道:“殿下此番回来,臣当年一问,殿下可还记得?”
云崖山皇寺雾气缭绕,流水翠竹。他当年便在那里问她,殿下欲弃皇太女?
她当时回他,虽为皇女,然亦为臣,怎可罔顾国本,夺储立己。
当年他得此答案,并未责她,反倒许下重诺。
臣岑怀,无德亦无能,然幸之殿下,终有所偿。臣一生无求,惟望殿下得偿所愿,万民安泰。若终有一日江山祸起,国无安宁,臣亦愿随殿下,竭诚尽节,精贯白日,匡扶江山!
当年一诺犹在耳,她又岂会忘记。
“当年你道若有一日天下危亡,社稷不保,你定以守万民为己任,护江山为己责。如今,大靖的江山已是浮寄孤悬、辙鲋之急,然新帝无能,恐有亡国灭种之危。本公主欲取而代之,稳我大靖江山,你可还愿践行己诺?”她声音虽不大,但字字铿锵坚定,周身气势
岑怀掀袍跪下,对她行端正大礼,一如那年在皇寺,他道:“殿下有负重致远之心,臣何尝没有励志竭精之力。这条路,无论艰险如何,无论是明是暗,臣会陪殿下走到底,矢志不渝。”
她笑了笑,伸手虚力将他扶起,道:“汝之心,我懂。”
这么多年,为师他无愧,为臣他无罪,她多年以来依仗他,喜欢他,总觉他合该就站在自己身旁。但今日他跪在她面前,她突然发现,这一份君臣之义从来都是他待她的用心良苦。
岑怀将药碗端给她,她老老实实的喝下,不敢说半个苦字。而后二人促膝长谈,他向她解释为何她一觉醒来就身在此处,如今外头又是怎样一番情势。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刘僖姊也将自己与藏兵谷有关的经历说与他听,只略过了她为救孟玊甘愿喝下腐骨水的事情。
“何少主一心为国,此番率军赶在朝廷之前,也算担的起何家百年忠勇之名。”末了他道一句,言语间对何珩颇多赞语。
刘僖姊却不以为然,道:“纵何家百年来以行伍立身,可他不过一世家子弟,焉有无诏而自行调兵遣将的权利。他胆大妄为,挟持一众朝廷命官夺山南关兵权,纵是为国,亦是出格,僭越了国之法度。”
“何少主虽张狂放肆,为将亦欠沉稳,可勇武之余足智多谋,将来必为大靖肱骨。”他顿了顿,再道:“殿下若要得偿所愿,亦需要这样的人。”
刘僖姊知他说的在理,也知自己是受了刑元元的影响,终是对何珩生了些偏见,便不再多言与他争执,反问了奉京城如今的状况。她有预感,奉京恐怕是出了什么事情,岑怀此前才不得不用婚讯来逼她现身回京。
果然,岑怀话出口,将她的心情震得谷底。
“昔年东党之祸,恐有死灰复燃之迹。”
地上的药碗碎成了几片,昭示着将它打翻的人酝酿了多大的怒意。
刘僖姊胸口剧烈起伏,恨道:“我将这江山天下好好交予他手,他却从不知珍惜,上不顾刘氏宗族,下不体民察艰。如此为君,大靖数百年基业必断他手!”
比之刘僖姊的激动,岑怀却平静如常。她离开的一年多时间里,再没有比他清楚如今的朝堂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千疮百孔下是何等的汹涌暗流。新皇比之先帝的碌碌无为,又何止昏庸二字可以道尽他对这苍生黎民的帝王亏欠。
待刘僖姊的情绪稳定的差不多了,他才复道:“朝中为阉党祸乱多年,宫中风气一直不正。臣也曾递折今上,欲清肃内廷,稳固朝纲。然彼时今上对臣多有顾虑吗,责臣避府思过,此事也便不了了之。先帝在位时,除了阉党之首冯盛,便只有大内总侍黄光最得圣宠,日日伴君在侧。新皇登基后,念其服侍先帝多年劳苦功高,便将其留在宫中侍奉太后。后来那黄光凭太后信任,于宫内结党营私,重新拉拢那些从前攀附东党的内廷旧人,渐成气候。”
“我这位皇弟最是听他母亲的话。当初我未离开时他帝心已生,如今更是当了个‘好皇帝’。”刘僖姊虽有满腔怒意,然而并无发作的缺口,便只得将所有情绪压下,恨恨不争,同时又有一份愧疚自心底蔓延,将她紧紧缠绕,几欲窒息。
“御史中丞陶德陶大人于一年前告老还乡,然归乡途中遇马匪截杀,不幸殒命。长公主当年力排众议,宁可三次上折驳先帝旨意也要重设的御史台,再无震慑百官,清肃法纪之能。”
岑怀声音很淡,但犹如千斤巨石重重击在她的心尖上。由他嘴中说出这些,叫她如何不寒心,如何不自责。他只说受今上顾虑,可这三言两语的背后他究竟受了多少苦难,她又怎会猜测不出。陶德当初虽为她荐才坐上了御史中丞,然多年来持中立之态,清高自傲,谨践纠察百官之责,对朝廷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竟也遭受牵连,可见朝政昏弊已达山穷水尽的地步。
“殿下今日欲竞少年之志,可曾悔当初一意孤行?”
这话岑怀本不该问,因刘僖姊已经向他表明了态度,所以这一问也就无关紧要了。可是方才入帐时,他在门口踌躇一二,听得她对苏珮言说‘从无后悔’。而今她已经知道了许多真相,他想知道她是否还是这般回答。
刘僖姊垂下眼帘,复抬头时,眼中是一如既往的坚毅,她道:“不悔。”
幼时五岁,她便入资善堂,日复一日学践诸道,未尝有半分松懈。那时,她日日所忧乃是不被母后遗弃,不被父皇忽视。尓后十四岁入政事堂,殚精竭虑不忘志存高远,枯耗心血亦要挽浪克艰。那时,她日日所忧乃是一言专断不受人制,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可无论曾经心愿几何,她却从未有一日真正为自己而活。大靖如今这般疮痍模样她却有责,然她不悔。
“岑相,我不愿做那寡薄之人,我亦有血,也有肉。”
“臣明白了。”
岑怀并无责备。刘僖姊一句话道尽为君之辛酸,他从前亦从来没有为她考量过这些,而今明白了。和政公主、和政长公主、镇国长公主、御国长公主,这些年他亲眼见她一步步走在这条路上,不论外界如何看之,她始终保有一分少年人应有的赤子之心,终不愿做那寡情恩薄的君王。
苏珮再次送药的时候,岑怀才欲告辞离去。只是他走出大帐的时候,刘僖姊终是没忍住出口询问。
“你们是如何寻到我的?”
若是她记得不错,她失去意识之前应该还是在那间破草屋中。应当是鲜丹动的手脚,他当时和她争抢着出去寻人。
岑怀似是知道她会问这个,并无意外。苏珮那里他早有交代,不允多言。以是苏珮方才并未回答刘僖姊的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同她一番谈话后,他改变了主意。
“有人命这山中樵夫给臣送了一封信。”他说完,暗察她的神色,又道:“应是姑胥孟公子。”
刘僖姊虽极力克制自己听到这个名字后下意识的激动,但还是被岑怀窥得一二。她在他面前,从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只因他一眼便能看透她。是谁说长公主心狠手辣,性情乖张难测,她分明是
“你怎......断定是他?”
“这世上还有谁能够写出那般连鬼神亦为之惊叹的字来。臣观此字行云流水,落笔如烟云,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姿态横生而兼纳乾坤,一字千金当是名不虚传。”
岑怀当年三元及第,披红白马,一篇《山河》策论光朝振野,得多少士子文人艳羡。自拜相以来,门下又有多少学生欲求其指点一二。然就是这样满腹经纶的人,见到孟字也觉自惭性愧,唯恐辱没了读书人三个字。
刘僖姊闻言痴然一笑,眼中神采落寞,比之方才大起大伏的心绪,此刻她只有一种无力感从心底四散开来。旁人只道姑胥孟公子如何清傲风流,可谁又知他冷心冷情,面上虽铺满红尘,实则凉薄寡淡,从未将任何人放在心上。
“当初殿下离京,命苏珮独身驾车前往他处,自己则亲往姑胥入了孟家。想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殿下也发生了不少事情,与孟公子怕是生了感情。”岑怀见她不语,便再次开口。
“我意与他完成婚约,借姑胥孟氏一族的士林威望,掩谋权篡位之恶名。”刘僖如实回他,无意期满。
“殿下当知此法凶险,必遭反噬。”
她冷哼一声“我所行之事,哪桩哪件不是如履薄冰,岂知凶险二字是如何写的。”
岑怀见她心意已决,也不再劝,转身掀起大帐门帘。
“岑相,我如今身有不便,你替我找找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僖姊对着岑怀的背影犹豫一句。
※※※※※※※※※※※※※※※※※※※※
第二更
苏珮默默退出大帐, 将门帘掀下, 以防他们打扰。
刘僖姊红了眼眶,却终究忍住。方才见到他的那一刻,似乎一下子就到了少时。彼时她每每受了委屈,总会找他哭诉,也如方才一般,红着眼眶却极少落泪。
“岑相。”她淡淡唤一声,语气无波无澜。
岑怀默默无声,先是对她行礼, 而后便站在她的床榻前一言不发。
她知道他这是生气了。他这人便是这样, 极少生气, 可一旦气了, 便是这样的沉默, 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却总叫人打心底里害怕。
“一别多时,再见之际,岑相便是如此待君的?”
她其实有些心虚,但是又不肯拉下脸来,无奈之下只能用他经常糊弄她的那一套君臣说辞,想用他的道理来堵住他。然而这次岑怀并没有她预想的反应,仍旧是那副模样。她有些头疼,也不再开口,索性就这么陪他耗着。就在她以为周围的空气都凝出霜的时候,岑怀终是压抑着情绪张嘴。
“殿下这病是如何得来的?”他问话时未看她,但一双眼睛幽深如洞,令人忍不住打寒颤。
“我自知瞒不过你,但此等拂面之事,我并不想说。”她拒绝回答,她其实从没有这么同他说过话,哪怕从前在政事堂她也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责过他,但她从未固执肆意。
岑怀似是也没料到她是这般态度,终是垂眼看她,沉默片刻后道:“殿下变了。”
这话同苏珮说的一样,她变了,是真的变得。
“人这一辈子,多则百年,少数年,焉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岑怀,我从前不过是活成了一个样子罢了。”她伴着微笑对他平静道出这句话,眼中有光芒在散发,却也有东西在黯淡。
岑怀面色无波,道:“殿下此番回来,臣当年一问,殿下可还记得?”
云崖山皇寺雾气缭绕,流水翠竹。他当年便在那里问她,殿下欲弃皇太女?
她当时回他,虽为皇女,然亦为臣,怎可罔顾国本,夺储立己。
当年他得此答案,并未责她,反倒许下重诺。
臣岑怀,无德亦无能,然幸之殿下,终有所偿。臣一生无求,惟望殿下得偿所愿,万民安泰。若终有一日江山祸起,国无安宁,臣亦愿随殿下,竭诚尽节,精贯白日,匡扶江山!
当年一诺犹在耳,她又岂会忘记。
“当年你道若有一日天下危亡,社稷不保,你定以守万民为己任,护江山为己责。如今,大靖的江山已是浮寄孤悬、辙鲋之急,然新帝无能,恐有亡国灭种之危。本公主欲取而代之,稳我大靖江山,你可还愿践行己诺?”她声音虽不大,但字字铿锵坚定,周身气势
岑怀掀袍跪下,对她行端正大礼,一如那年在皇寺,他道:“殿下有负重致远之心,臣何尝没有励志竭精之力。这条路,无论艰险如何,无论是明是暗,臣会陪殿下走到底,矢志不渝。”
她笑了笑,伸手虚力将他扶起,道:“汝之心,我懂。”
这么多年,为师他无愧,为臣他无罪,她多年以来依仗他,喜欢他,总觉他合该就站在自己身旁。但今日他跪在她面前,她突然发现,这一份君臣之义从来都是他待她的用心良苦。
岑怀将药碗端给她,她老老实实的喝下,不敢说半个苦字。而后二人促膝长谈,他向她解释为何她一觉醒来就身在此处,如今外头又是怎样一番情势。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刘僖姊也将自己与藏兵谷有关的经历说与他听,只略过了她为救孟玊甘愿喝下腐骨水的事情。
“何少主一心为国,此番率军赶在朝廷之前,也算担的起何家百年忠勇之名。”末了他道一句,言语间对何珩颇多赞语。
刘僖姊却不以为然,道:“纵何家百年来以行伍立身,可他不过一世家子弟,焉有无诏而自行调兵遣将的权利。他胆大妄为,挟持一众朝廷命官夺山南关兵权,纵是为国,亦是出格,僭越了国之法度。”
“何少主虽张狂放肆,为将亦欠沉稳,可勇武之余足智多谋,将来必为大靖肱骨。”他顿了顿,再道:“殿下若要得偿所愿,亦需要这样的人。”
刘僖姊知他说的在理,也知自己是受了刑元元的影响,终是对何珩生了些偏见,便不再多言与他争执,反问了奉京城如今的状况。她有预感,奉京恐怕是出了什么事情,岑怀此前才不得不用婚讯来逼她现身回京。
果然,岑怀话出口,将她的心情震得谷底。
“昔年东党之祸,恐有死灰复燃之迹。”
地上的药碗碎成了几片,昭示着将它打翻的人酝酿了多大的怒意。
刘僖姊胸口剧烈起伏,恨道:“我将这江山天下好好交予他手,他却从不知珍惜,上不顾刘氏宗族,下不体民察艰。如此为君,大靖数百年基业必断他手!”
比之刘僖姊的激动,岑怀却平静如常。她离开的一年多时间里,再没有比他清楚如今的朝堂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千疮百孔下是何等的汹涌暗流。新皇比之先帝的碌碌无为,又何止昏庸二字可以道尽他对这苍生黎民的帝王亏欠。
待刘僖姊的情绪稳定的差不多了,他才复道:“朝中为阉党祸乱多年,宫中风气一直不正。臣也曾递折今上,欲清肃内廷,稳固朝纲。然彼时今上对臣多有顾虑吗,责臣避府思过,此事也便不了了之。先帝在位时,除了阉党之首冯盛,便只有大内总侍黄光最得圣宠,日日伴君在侧。新皇登基后,念其服侍先帝多年劳苦功高,便将其留在宫中侍奉太后。后来那黄光凭太后信任,于宫内结党营私,重新拉拢那些从前攀附东党的内廷旧人,渐成气候。”
“我这位皇弟最是听他母亲的话。当初我未离开时他帝心已生,如今更是当了个‘好皇帝’。”刘僖姊虽有满腔怒意,然而并无发作的缺口,便只得将所有情绪压下,恨恨不争,同时又有一份愧疚自心底蔓延,将她紧紧缠绕,几欲窒息。
“御史中丞陶德陶大人于一年前告老还乡,然归乡途中遇马匪截杀,不幸殒命。长公主当年力排众议,宁可三次上折驳先帝旨意也要重设的御史台,再无震慑百官,清肃法纪之能。”
岑怀声音很淡,但犹如千斤巨石重重击在她的心尖上。由他嘴中说出这些,叫她如何不寒心,如何不自责。他只说受今上顾虑,可这三言两语的背后他究竟受了多少苦难,她又怎会猜测不出。陶德当初虽为她荐才坐上了御史中丞,然多年来持中立之态,清高自傲,谨践纠察百官之责,对朝廷忠心耿耿。这样的人竟也遭受牵连,可见朝政昏弊已达山穷水尽的地步。
“殿下今日欲竞少年之志,可曾悔当初一意孤行?”
这话岑怀本不该问,因刘僖姊已经向他表明了态度,所以这一问也就无关紧要了。可是方才入帐时,他在门口踌躇一二,听得她对苏珮言说‘从无后悔’。而今她已经知道了许多真相,他想知道她是否还是这般回答。
刘僖姊垂下眼帘,复抬头时,眼中是一如既往的坚毅,她道:“不悔。”
幼时五岁,她便入资善堂,日复一日学践诸道,未尝有半分松懈。那时,她日日所忧乃是不被母后遗弃,不被父皇忽视。尓后十四岁入政事堂,殚精竭虑不忘志存高远,枯耗心血亦要挽浪克艰。那时,她日日所忧乃是一言专断不受人制,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可无论曾经心愿几何,她却从未有一日真正为自己而活。大靖如今这般疮痍模样她却有责,然她不悔。
“岑相,我不愿做那寡薄之人,我亦有血,也有肉。”
“臣明白了。”
岑怀并无责备。刘僖姊一句话道尽为君之辛酸,他从前亦从来没有为她考量过这些,而今明白了。和政公主、和政长公主、镇国长公主、御国长公主,这些年他亲眼见她一步步走在这条路上,不论外界如何看之,她始终保有一分少年人应有的赤子之心,终不愿做那寡情恩薄的君王。
苏珮再次送药的时候,岑怀才欲告辞离去。只是他走出大帐的时候,刘僖姊终是没忍住出口询问。
“你们是如何寻到我的?”
若是她记得不错,她失去意识之前应该还是在那间破草屋中。应当是鲜丹动的手脚,他当时和她争抢着出去寻人。
岑怀似是知道她会问这个,并无意外。苏珮那里他早有交代,不允多言。以是苏珮方才并未回答刘僖姊的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同她一番谈话后,他改变了主意。
“有人命这山中樵夫给臣送了一封信。”他说完,暗察她的神色,又道:“应是姑胥孟公子。”
刘僖姊虽极力克制自己听到这个名字后下意识的激动,但还是被岑怀窥得一二。她在他面前,从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只因他一眼便能看透她。是谁说长公主心狠手辣,性情乖张难测,她分明是
“你怎......断定是他?”
“这世上还有谁能够写出那般连鬼神亦为之惊叹的字来。臣观此字行云流水,落笔如烟云,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姿态横生而兼纳乾坤,一字千金当是名不虚传。”
岑怀当年三元及第,披红白马,一篇《山河》策论光朝振野,得多少士子文人艳羡。自拜相以来,门下又有多少学生欲求其指点一二。然就是这样满腹经纶的人,见到孟字也觉自惭性愧,唯恐辱没了读书人三个字。
刘僖姊闻言痴然一笑,眼中神采落寞,比之方才大起大伏的心绪,此刻她只有一种无力感从心底四散开来。旁人只道姑胥孟公子如何清傲风流,可谁又知他冷心冷情,面上虽铺满红尘,实则凉薄寡淡,从未将任何人放在心上。
“当初殿下离京,命苏珮独身驾车前往他处,自己则亲往姑胥入了孟家。想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殿下也发生了不少事情,与孟公子怕是生了感情。”岑怀见她不语,便再次开口。
“我意与他完成婚约,借姑胥孟氏一族的士林威望,掩谋权篡位之恶名。”刘僖如实回他,无意期满。
“殿下当知此法凶险,必遭反噬。”
她冷哼一声“我所行之事,哪桩哪件不是如履薄冰,岂知凶险二字是如何写的。”
岑怀见她心意已决,也不再劝,转身掀起大帐门帘。
“岑相,我如今身有不便,你替我找找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僖姊对着岑怀的背影犹豫一句。
※※※※※※※※※※※※※※※※※※※※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