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最后一战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献忠不太瞧得起官军。
  高迎祥听罢,却显得格外的谨慎。
  他可不是寻常的流民,当初乃是马贩子,有一些家财,而且弓马娴熟,因而他出门在外,都是穿着白衣,头戴着白巾,在流民之中,颇有几分鹤立鸡群。
  因为贩马,所以他对骑兵颇为熟悉,自己本身也有一身本领,臂力也是过人。
  却又因为曾经做过买卖,因而他又多了几分谨慎和小心。
  他骑在马上,头上的白巾吹起,面容认真地道:“却也不可轻敌了,听闻东林军火器厉害,不可小看。”
  张献忠则是不以为然地笑道:“官军擅长火器的,俺没见过一万,也有八千了,不足为论,不是俺瞧不起官军,实在是这些人……废物居多,虽说听闻那东林军是有些不同,可终究还是官军,有啥好忌惮的。”
  高迎祥只点点头道:“不多说了,现在要的便是快,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二人计议了一番。
  其实都各怀心思。
  张献忠内心深处,和李自成颇有瑜亮情结,官府虽然一直谣传二人火并,实际上并没有到那种地步,可彼此之间有些不服气倒是真的。
  更何况李自成自去了武昌,声势日益浩大,因而张献忠渴望立下更大的功业,譬如先入京城,或者先拿了那昏君,到时群雄逐鹿,自己便多了几分本钱。
  至于高迎祥,他本为闯王,其他各路流寇,大多都敬为他长兄。
  因而更希望能够先入京城,巩固自己这长兄的地位。
  因而,二人都希望赶在李自成的前头动手。
  浩浩荡荡的大军,随即便继续进发。
  张献忠则直接提议将自己的老营和高迎祥的老营合为一处,一同寻找机会,与明军决战。
  这个提议,与高迎祥一拍即合。
  所谓的老营,其实都是当初起兵时的人马,跟随着自己转战千里,或是一些招降的精锐官军,这些人悍不畏死,敢于充当先锋,都是自己的家底。
  对于流寇而言,只需振臂一呼,便有数不清的流民追随自己,即便是作战失利,四处流窜,跟随自己的流民四散而去,可只要老营这个核心还在,那么不出数月,便又可凝聚一支新军。
  这也是为何,几大流寇永远剿不干净的原因。
  显然这一次,二人是打算将老本都掏出来了。
  对于这些年来,官兵捉贼,贼又反杀官兵的游戏,他们已经生厌了。
  而今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自当奋力一搏!
  …………
  而在另一头……
  无数的物资,已在水师人马的协助之下,浩浩荡荡的朝邯郸而来,沿着运河的支流,一船船的火药和火炮,还有数不清的粮食运入邯郸。
  邯郸县城并不大,所以陆续而来的军马,在城外设营,各教导队,则分驻县城外围布防。
  通讯的士兵,骑着快马,来回穿梭于城中,传出一道道的命令,以至于整个邯郸,一下子热闹起来。
  天启皇帝也没有闲着,斥候送来的许多奏报,都一一送到了他的案头上,他全都一份份地细细看过。
  而在京城之中……许多人其实已经察觉到不对了,因为当他们发现邯郸至京城的必经之路已经封锁,此时才意识到,陛下去广平府,并不似他们想象中这样的简单。
  而城中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不过有一个奇特的现象。
  那就是……有人已经开始察觉到广平矿业不甚可靠,因而有人开始传出矿业要暴跌的消息。
  而另一边,似股经这样的报纸,却依旧每日都在大谈陛下对于广平矿业如何的器重。
  另一方面……股票确实没有下跌的迹象。
  很明显,有人还在拼命地抬升这一支股票,那许多的大股东们,显然绝不希望看到股价直接崩盘,因而还在拼尽了气力,进行回购。
  另一方面,似乎又有传闻……说是武昌的李自成,预备北伐。
  消息传出,京城之中倒是没有什么恐慌。
  因为京城的军校里,每日还传出操练的号角,这声音无形地让人感到安心。
  武昌的李自成,确实已经北上了。
  而这时候,真正让天启皇帝感兴趣的,还是高、张二人的军马。
  “瞧这势态,高、张二人是摆出不要命的架势啊!他们进军的速度,如此之快,后头的粮饷供给,跟得上吗?”天启皇帝看着张静一道。
  张静一便道:“陛下,他们显然已经不在乎补给线了,倒像是背水一战。”
  天启皇帝点头,叹了口气,道:“必须得赶紧将他们拿下了,你看在这里与他们一战可好?”
  张静一认真地想了想道:“不必出击,以逸待劳即可,他们既然决心舍弃南直隶,那么除了背水一战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办法,所以现在急着觅人决战的是他们。邯郸的西面,山脉峦起。而东南两面,则地势开阔,倒是最适合各路军马摆开作战,想来……这决战之地,便在这里了。”
  “臣的主意是,现在在这城外开阔之处,直接设起工事,等到贼军一至,即行攻击,不必拖泥带水。”
  天启皇帝大笑起来,道:“东南两面……统统都是一马平川,好家伙,这在兵法之中而言,乃是死地,对于守军而言,直接在城外摆开,迎击贼军,本就是兵家大忌,哪里有直接舍弃城墙出击的。若是再遇到贼军有骑兵,那便更糟糕了,天时地利,统统不在我们身上。不过和你打仗真痛快,兵法这一套,统统可以丢之脑后,打就是了。”
  张静一亦不由地笑道:“陛下,此言差矣,不是兵法不重要,而是因为,从前的兵法,已经过时了。东林军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新的兵法。”
  天启皇帝甚是认同地颔首,而后道:“就这么部署吧。”
  “遵旨。”
  不出数日,便已有流寇的一支先锋人马抵达。
  这些人大多都是骑兵,显是弓马娴熟,穿着的,竟也是明军的甲胄。
  不过这并不奇怪,实际上……流寇并起之后,当初朝廷就派了许多边军去关中平叛,只不过……平叛的结果非常糟糕。
  因为官军的许多粮饷都被克扣,除此之外……就是节制他们的文臣往往视他们如猪狗,因而……大量的官军逃亡,哗变者更是数之不尽。
  于是这些官军,大部分都投靠了流寇,其中西北边镇的将士最多。
  这也让不少流寇,编练出了骑兵,而且规模还不小,战斗力很是可观。
  这些骑兵率先抵达之后,并没有冒进,而是远远地观察着明军这边的动向,一旦看到明军的人马有什么动静,便立即撤回一段,似乎他们在等着后续的军马前来。
  这邯郸城南,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数不清的大营林立,骑兵察觉到了这里有大规模明军的动向,不过却很快……就有些糊涂起来了。
  于是次日,便有快马将消息送至高迎祥和张献忠处。
  “什么?”高迎祥诧异地道:“明军齐聚在邯郸?”
  高迎祥显得有些惊喜。
  “邯郸并非是要冲之地,地势过于开阔,极容易被围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兵马驻扎于此?”高迎祥眯着眼,而后猛地眼眸一张,激动地道:“除非……这里有什么大人物,此前李贤弟的书信不是说了吗?那昏君就在广平府,原以为这么多日子过去,那昏君早就回京城去了,谁料到,竟还在此。”
  “大王,他们的军马,统统都在城外十数里摆开,沿着河道,布置得如长蛇一般。人数只怕在万人,不,至少是万人以上!”
  高迎祥和张献忠面面相觑。
  高迎祥率先道:“张老弟,你怎么看?”
  张献忠狐疑地道:“不龟缩在城中,反而摆开阵势,难道想以逸待劳?却也不对,这明明是兵家大忌!”
  高迎祥苦笑道:“俺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有什么深意。”
  张献忠皱着眉,而后咕哝道:“大兄有没有想过,这只是那昏君蠢呢?这么多年来,俺们见那官军做的蠢事可不少,他们懂个鸟兵法。”
  高迎祥一听,想了又想,觉得似乎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于是二人目光触碰,随即,二人的心都火热起来。
  “如此甚好。”高迎祥这般谨慎的人,此时也有些按奈不住了,道:“也省了麻烦,立即传令,俺们与东林军一决雌雄,教他们晓得俺们的厉害。”
  流寇士气大振。
  接着便铺天盖地的开始出现在广平府,继而出现在邯郸外围。
  数不清的人马,犹如无数的溪流,最后,慢慢的汇入湍急的大河之中,而在这波涛汹涌的大河里,有人紧张着,生恐此时的东林军趁着自己立足不稳,率先突袭侧翼或者后路。
  不过……很诡异的是,东林军很安静,安静的有些诡异。
  他们就犹如谦谦君子一般,似乎很安分地在等待着流寇们自行聚集,并没有任何袭扰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