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春秋决狱(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太学大室内,百家名流全部聚在一堂之中,三五成群的讨论这个问题。
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这些流派的人,自然是在旁边瞧热闹。
反正这事情和他们沾不上边。
有关于这场廷议,直接惊动了咸阳宫的那位,以及帝国最高司法长官蒙毅。
蒙毅从不阿法!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了,淳于越安坐在堂上。
儒和法,不是有点矛盾,而是完全是站在对立面上。
淳于越今天争取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小问题,如果他得胜,那就意味着贵族政治将继续下去。
而贵族政治本身,是和皇帝制度相违背的。
官僚政治走的是集权的路,而贵族政治走的却是共治的道路。
淳于越要的是,让儒家人非但参政,而且是可以和皇帝陛下共治。
法家尚且慑于新皇帝在朝堂上的决心,未敢冒出来吭气。但是儒家却已经在争了。
咸阳宫,身高九尺,身材颀长,一脸严酷之相的廷尉穿着朝服快步赶入章台。
室内烛火寂静的燃烧,廷尉听到事情的原委,他沉色对皇帝谏道:
“陛下,儒家有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仆射所愿,亦为天下儒生之愿。陛下今日在朝中立儒,等到他日,这国中怕是再无法家立足之地。”
扶苏皱皱眉。
“朕意已决,且诏令已下,断然不可能再更改此事。朕之所以做出这样大的牺牲,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皆心服于朕。”
“淳于越提的这个案子,倒也不是无稽之谈,自法诞生伊始,情理和法理便不能兼顾。”
“朕召廷尉来,是想听听廷尉怎么看。”
蒙毅对曰:
“今父杀人,其子匿之,其子当连坐乎?若要让臣来判,自然按照律法来行。其子也当连坐。”
扶苏听了,自然摇摇头。
扶苏看着蒙毅,这位精通秦国律法的廷尉,一心忠于帝国,出自军功世家。他虽然年纪轻,但是却是法家的坚定拥护者。
在扶苏的倡议下,秦国已经变动过一次刑法了,但是这改动,其实不过是扩大了适应性范围,法律本身还是非常严酷。
少有错处,便有重罪加身。
肉刑、黥刑之类的刑法多得是。
所以这意味着,秦法对于民众来说,还是豺狼虎豹一样的存在。苛政,由此得名也。
但是嬴政曾经告诫过扶苏,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再大肆议论。
是啊,扶苏是秦国的皇帝,赢秦皇室的继承人,他如果跳出来公然说秦国的法律不好,那得惹多少朝臣不满。
而且,秦国的律法已经改过一次了。
改了一遍不行,还要再改一遍,那不是让群臣吏民感觉这个皇帝不稳妥么。
但如今扶苏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了。
这一淳于越提出的现实的法律问题,将为日后所有的法律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廷尉以为,此事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吗?”
见二世面有不满,廷尉就知道,皇帝打算赦免这案例之中的人。那么这就意味着,皇帝陛下是真的打算要用儒家的那一套礼义来治理天下。
“陛下——我秦国自商鞅变法,便一直凡事依照法律来定。若臣今日徇私情阿法,那我秦法如何服众,朝令夕改,难以服众焉。”
扶苏听了,倒也并无动怒,只是悠悠的问道:
“朕听闻廷尉膝下子女众多,若朕今日治廷尉罪,汝子女连坐,廷尉何忍?”
总是一身正气,傲然立于群臣之中的蒙毅,这个时候却脸色发白起来。
但是随即,蒙毅狠了狠心,他径直对扶苏作揖。
“皇帝陛下,若臣真的犯了错,臣不求陛下为臣开恩。”
扶苏听了这话,也是为蒙毅的气节所撼动。
扶苏宽了宽袖,无不佩服的道:
“昔年先帝在世时,曾在朝堂之上公然称赞大柱国与廷尉,并称为朝中“忠信”,朕今日才算是心服口服。”
蒙毅拧眉。
“陛下,臣若是今日阿法,那便是担不起这个‘信’字。”
扶苏闻言,面上最后一丝笑容消失于无形。
上问:
“廷尉为何要求‘信’呢?”
蒙毅对曰:
“自然是为了向皇帝陛下尽忠。”
“朕听闻,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朕要你在朕的天下和你的‘信义’之间做抉择,你会如何呢?”
两人话锋一转,当即便到了孟子的辩论题上。
作为追求实际利益的法家之徒蒙毅,他自然应该选择求生;但是他方才已然说了,他要追求信义。
但蒙毅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陛下的江山社稷大业和臣的微小气节比较起来,臣自然是选择前者。若无先帝和陛下,岂有臣蒙毅的今日?”
“廷尉甚忠矣。”扶苏顿了片刻又道:“只是你这样的忠臣,朕又怎么会陷你于不义之地呢。”
“臣谢陛下的信任和厚爱。”
“此案虽小,但是涉及的却是儒家和法家的冲突。朕早有所料,于国中推行儒术,必定会遭到阻力。只是朕始终记得,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其丞相肥义对赵武灵王的困惑做出的回答。”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赵武灵王遂推行胡服骑射。”
“如今朕要想保持祖先的光辉业绩,必须彻底解决天下人心纷乱之事。若要处理此事,非得在文教之上下苦功。纵使朕背负一些骂名又如何呢。”
蒙毅听了,脸颊上紧绷的肌肉这才松弛下来。
原来皇帝陛下是早就料到会这样。
“昔日陛下为东宫,先帝曾对臣夸赞陛下,言曰陛下常言‘虽千万人,吾往矣。’纵使前方有何等困难,陛下都会全力克服,以完成自己的目标。”
“彼时先帝称陛下‘一腔孤勇’,臣今日闻之见之,这才明白当年先帝这番话的含义。既然皇帝陛下坚持要效仿我秦孝文王、赵武灵王这二位雄才大略,勇于革变求强之主,臣并无商鞅之才,但是臣愿意帮助陛下革故鼎新。”
“且不知陛下以为,这案子到底要如何判才是?须知这律法,便如同陛下金口玉言,怎可一而三,再而三的改动呢。臣恳请陛下深思之,不然便是召朝中诸位公卿大夫前来共同商议。”
扶苏摆摆手,他早就有了应对的主意。
“廷尉可读过《春秋》?”
“自然是读过一点,只是不及韩非子所著文章研读之深。”
“汝以为《春秋》要在何处?”
廷尉顿了顿。
“宣扬儒家之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人伦也,为何我秦国不用也?朕要的是天下百姓都忠于朕,但是若朕只想让天下人都忠于朕,却不肯让天下百姓行孝义,如此,我秦国还能长久吗?”
蒙毅自然摇头。
“那陛下以为?”
“朕决定,从今日起,推行‘春秋决狱’。朕以为,断狱,不仅仅需要靠律法,还要靠《春秋》。即日起,就由廷尉你主持此事。朕决定,设立大理寺,专管天下大小刑狱。而这大理寺,自然由你来主理。”
廷尉听了这话,有些受宠若惊。
皇帝似乎从来未有提拔他蒙毅的意思。
而且也不能再提拔了,蒙毅已经是上卿了,再提拔,可不就成了三公,这是蒙恬不敢想的。
“臣谢陛下隆恩。”
“这大理寺,按理说新建之官所自然是要重新建舍,只是朕考虑到天下刑狱案件诸多,不可耽搁,而且这廷尉府如今也不够气派。所以朕决定,将昔日的驿馆改设为大理寺,专管断狱。”
“所幸,这昔日驿馆,曾在数月之前,为工部令提出,要重新修葺,但是如今看来,不若改设为大理寺吧。”
“如此,大理寺便设在皇城之内,如此也可方便你为事,免得你宫中、府中两头跑。”
皇帝体恤蒙毅,蒙毅听了自然也心喜。
“陛下的命令,臣都照办。”
扶苏望着蒙毅,迟疑了许久。
“我秦国国中,有诸多虚设之位,地位尊崇,但是却无人在任。太尉、司寇,皆如是。你既然今后就要掌管大理寺,朕便拔擢你为司寇。”
“这律法之事,无需与其他公卿商议,直接听朕之命便是。是故,这大理寺,日后便直属于朕的麾下。你无需再向丞相奏报。”
原本蒙毅从廷尉变为司寇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现在,这司寇却在实际上地位和丞相一样。
“唯。”
“朕要你在这大理寺中,充入儒家名流,朕会派儒生公孙寅、伏胜一同协助你断案。每每有案例积攒下,便写录在这《春秋决狱》之中,以为天下秦吏参考。”
说到这,蒙毅脸色微微一变。
这儒生入大理寺,不是要让儒生们断案的意思吗。
“蒙毅,这在朝中扶立儒家,是朕的本意,但是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将这大理寺交给你来管理吗?”
“陛下担心,我秦国从此真的被儒生做了主。”
扶苏听了,自然欣慰。
扶苏拉着廷尉的手,一脸恳切道:
“朕需要儒家,以为我秦国得天下人心。夫先帝挥军百万兼并天下,落了个虎狼之名在外,那些六国贵族,朕也收到消息,他们并不肯善罢甘休,只是逃匿到荒野之地,伺机而动。”
“六国之患尚且未根除,而天下黔首无所依附,朕急需要能臣干将,帮助朕安抚人心。立儒,是为借孔孟仁义之名也。”
“但是廷尉你也知道,法家之术对于先帝所创设的皇帝制度而言意味着什么。朕虽然有专注于眼下数十年的安定,但是朕也并非没有考虑到后世。”
“昔年皇帝陛下欲连长城,为后世子孙谋福祉,但匈奴之兵,若非斩草除根,只会春风既吹又生,无穷尽也。是故朕从先帝手下接下此事,以为踏平匈奴,灭其族。”
“而今朕打算一统人心,法家之术为帝王术也,岂能为天下文教之术,朕只好移花接木,以儒家为我法家做粉饰。”
“但是此次春秋决狱,朕希望凸显出的是法家之术的卓越,而儒家只是为补充。这春秋决狱之中,渗透出来的应该是法家思想,而儒家之术,只做辅助之用。朕不希望,若干年后,由儒家之术反噬,此危及后世之君也。”
“朕,将这立法之权柄,交由你了。”
这个任务,难度可不小。
但扶苏语罢,蒙毅当即肃容躬身作揖。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交给陛下一策然陛下满意的《春秋决狱》,是为我秦国新律。”
太学之中,儒家和法家两家已经是争论的面红耳赤了。
淳于越倒是不动如山,他捋着他的山羊胡,一脸安详的听着两边人的议论。
此时已经到了日中,这些老先生们一个个争论了一番,自然肚子饿了,但是谁也又不肯示弱。
对于儒家来说,这是个出头被重用的好机会。
对于法家来说,这是个将会让法家从此被埋没的关卡。
只是却在这个时候,廷尉驱车带着皇帝的诏令前来。
谒者令的通报,使得满堂寂然,这是一道判决法家生死,儒家前途的诏令。
这些老臣纷纷住口不言,俯首侧耳倾听。
“陛下有诏,儒家之术为治世之学,是故今日此案,按秦律,父亲犯罪,当案之,但子匿其父,可以无罪释放,以保全孝道。”
身高九尺,挺拔傲然的蒙毅,一脸肃穆深刻,他面色凝重的当着法家之众宣布完此事,儒家之士中多有人当即于庭中大笑者。
但是蒙毅面色不改冷毅,只是在大室内扫了一圈,唯独只见周青臣和公孙寅未笑,仍旧低着头。
至于伏生和淳于越,两人俱是相视一笑。
蒙毅由是心知,这伏胜并不是能委以重权之人。
此诏宣读完毕,蒙毅也并未离去,他今日还是奉诏前来和这些朝臣论列一番。
来的路上,深谙法律的蒙毅,他当即悟出一个法则。
是谓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原则,即一定的亲属之间可以隐瞒罪行的司法原则。
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这些流派的人,自然是在旁边瞧热闹。
反正这事情和他们沾不上边。
有关于这场廷议,直接惊动了咸阳宫的那位,以及帝国最高司法长官蒙毅。
蒙毅从不阿法!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了,淳于越安坐在堂上。
儒和法,不是有点矛盾,而是完全是站在对立面上。
淳于越今天争取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小问题,如果他得胜,那就意味着贵族政治将继续下去。
而贵族政治本身,是和皇帝制度相违背的。
官僚政治走的是集权的路,而贵族政治走的却是共治的道路。
淳于越要的是,让儒家人非但参政,而且是可以和皇帝陛下共治。
法家尚且慑于新皇帝在朝堂上的决心,未敢冒出来吭气。但是儒家却已经在争了。
咸阳宫,身高九尺,身材颀长,一脸严酷之相的廷尉穿着朝服快步赶入章台。
室内烛火寂静的燃烧,廷尉听到事情的原委,他沉色对皇帝谏道:
“陛下,儒家有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仆射所愿,亦为天下儒生之愿。陛下今日在朝中立儒,等到他日,这国中怕是再无法家立足之地。”
扶苏皱皱眉。
“朕意已决,且诏令已下,断然不可能再更改此事。朕之所以做出这样大的牺牲,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皆心服于朕。”
“淳于越提的这个案子,倒也不是无稽之谈,自法诞生伊始,情理和法理便不能兼顾。”
“朕召廷尉来,是想听听廷尉怎么看。”
蒙毅对曰:
“今父杀人,其子匿之,其子当连坐乎?若要让臣来判,自然按照律法来行。其子也当连坐。”
扶苏听了,自然摇摇头。
扶苏看着蒙毅,这位精通秦国律法的廷尉,一心忠于帝国,出自军功世家。他虽然年纪轻,但是却是法家的坚定拥护者。
在扶苏的倡议下,秦国已经变动过一次刑法了,但是这改动,其实不过是扩大了适应性范围,法律本身还是非常严酷。
少有错处,便有重罪加身。
肉刑、黥刑之类的刑法多得是。
所以这意味着,秦法对于民众来说,还是豺狼虎豹一样的存在。苛政,由此得名也。
但是嬴政曾经告诫过扶苏,不要再在这件事情上再大肆议论。
是啊,扶苏是秦国的皇帝,赢秦皇室的继承人,他如果跳出来公然说秦国的法律不好,那得惹多少朝臣不满。
而且,秦国的律法已经改过一次了。
改了一遍不行,还要再改一遍,那不是让群臣吏民感觉这个皇帝不稳妥么。
但如今扶苏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标了。
这一淳于越提出的现实的法律问题,将为日后所有的法律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廷尉以为,此事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吗?”
见二世面有不满,廷尉就知道,皇帝打算赦免这案例之中的人。那么这就意味着,皇帝陛下是真的打算要用儒家的那一套礼义来治理天下。
“陛下——我秦国自商鞅变法,便一直凡事依照法律来定。若臣今日徇私情阿法,那我秦法如何服众,朝令夕改,难以服众焉。”
扶苏听了,倒也并无动怒,只是悠悠的问道:
“朕听闻廷尉膝下子女众多,若朕今日治廷尉罪,汝子女连坐,廷尉何忍?”
总是一身正气,傲然立于群臣之中的蒙毅,这个时候却脸色发白起来。
但是随即,蒙毅狠了狠心,他径直对扶苏作揖。
“皇帝陛下,若臣真的犯了错,臣不求陛下为臣开恩。”
扶苏听了这话,也是为蒙毅的气节所撼动。
扶苏宽了宽袖,无不佩服的道:
“昔年先帝在世时,曾在朝堂之上公然称赞大柱国与廷尉,并称为朝中“忠信”,朕今日才算是心服口服。”
蒙毅拧眉。
“陛下,臣若是今日阿法,那便是担不起这个‘信’字。”
扶苏闻言,面上最后一丝笑容消失于无形。
上问:
“廷尉为何要求‘信’呢?”
蒙毅对曰:
“自然是为了向皇帝陛下尽忠。”
“朕听闻,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朕要你在朕的天下和你的‘信义’之间做抉择,你会如何呢?”
两人话锋一转,当即便到了孟子的辩论题上。
作为追求实际利益的法家之徒蒙毅,他自然应该选择求生;但是他方才已然说了,他要追求信义。
但蒙毅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陛下的江山社稷大业和臣的微小气节比较起来,臣自然是选择前者。若无先帝和陛下,岂有臣蒙毅的今日?”
“廷尉甚忠矣。”扶苏顿了片刻又道:“只是你这样的忠臣,朕又怎么会陷你于不义之地呢。”
“臣谢陛下的信任和厚爱。”
“此案虽小,但是涉及的却是儒家和法家的冲突。朕早有所料,于国中推行儒术,必定会遭到阻力。只是朕始终记得,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其丞相肥义对赵武灵王的困惑做出的回答。”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赵武灵王遂推行胡服骑射。”
“如今朕要想保持祖先的光辉业绩,必须彻底解决天下人心纷乱之事。若要处理此事,非得在文教之上下苦功。纵使朕背负一些骂名又如何呢。”
蒙毅听了,脸颊上紧绷的肌肉这才松弛下来。
原来皇帝陛下是早就料到会这样。
“昔日陛下为东宫,先帝曾对臣夸赞陛下,言曰陛下常言‘虽千万人,吾往矣。’纵使前方有何等困难,陛下都会全力克服,以完成自己的目标。”
“彼时先帝称陛下‘一腔孤勇’,臣今日闻之见之,这才明白当年先帝这番话的含义。既然皇帝陛下坚持要效仿我秦孝文王、赵武灵王这二位雄才大略,勇于革变求强之主,臣并无商鞅之才,但是臣愿意帮助陛下革故鼎新。”
“且不知陛下以为,这案子到底要如何判才是?须知这律法,便如同陛下金口玉言,怎可一而三,再而三的改动呢。臣恳请陛下深思之,不然便是召朝中诸位公卿大夫前来共同商议。”
扶苏摆摆手,他早就有了应对的主意。
“廷尉可读过《春秋》?”
“自然是读过一点,只是不及韩非子所著文章研读之深。”
“汝以为《春秋》要在何处?”
廷尉顿了顿。
“宣扬儒家之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人伦也,为何我秦国不用也?朕要的是天下百姓都忠于朕,但是若朕只想让天下人都忠于朕,却不肯让天下百姓行孝义,如此,我秦国还能长久吗?”
蒙毅自然摇头。
“那陛下以为?”
“朕决定,从今日起,推行‘春秋决狱’。朕以为,断狱,不仅仅需要靠律法,还要靠《春秋》。即日起,就由廷尉你主持此事。朕决定,设立大理寺,专管天下大小刑狱。而这大理寺,自然由你来主理。”
廷尉听了这话,有些受宠若惊。
皇帝似乎从来未有提拔他蒙毅的意思。
而且也不能再提拔了,蒙毅已经是上卿了,再提拔,可不就成了三公,这是蒙恬不敢想的。
“臣谢陛下隆恩。”
“这大理寺,按理说新建之官所自然是要重新建舍,只是朕考虑到天下刑狱案件诸多,不可耽搁,而且这廷尉府如今也不够气派。所以朕决定,将昔日的驿馆改设为大理寺,专管断狱。”
“所幸,这昔日驿馆,曾在数月之前,为工部令提出,要重新修葺,但是如今看来,不若改设为大理寺吧。”
“如此,大理寺便设在皇城之内,如此也可方便你为事,免得你宫中、府中两头跑。”
皇帝体恤蒙毅,蒙毅听了自然也心喜。
“陛下的命令,臣都照办。”
扶苏望着蒙毅,迟疑了许久。
“我秦国国中,有诸多虚设之位,地位尊崇,但是却无人在任。太尉、司寇,皆如是。你既然今后就要掌管大理寺,朕便拔擢你为司寇。”
“这律法之事,无需与其他公卿商议,直接听朕之命便是。是故,这大理寺,日后便直属于朕的麾下。你无需再向丞相奏报。”
原本蒙毅从廷尉变为司寇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现在,这司寇却在实际上地位和丞相一样。
“唯。”
“朕要你在这大理寺中,充入儒家名流,朕会派儒生公孙寅、伏胜一同协助你断案。每每有案例积攒下,便写录在这《春秋决狱》之中,以为天下秦吏参考。”
说到这,蒙毅脸色微微一变。
这儒生入大理寺,不是要让儒生们断案的意思吗。
“蒙毅,这在朝中扶立儒家,是朕的本意,但是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将这大理寺交给你来管理吗?”
“陛下担心,我秦国从此真的被儒生做了主。”
扶苏听了,自然欣慰。
扶苏拉着廷尉的手,一脸恳切道:
“朕需要儒家,以为我秦国得天下人心。夫先帝挥军百万兼并天下,落了个虎狼之名在外,那些六国贵族,朕也收到消息,他们并不肯善罢甘休,只是逃匿到荒野之地,伺机而动。”
“六国之患尚且未根除,而天下黔首无所依附,朕急需要能臣干将,帮助朕安抚人心。立儒,是为借孔孟仁义之名也。”
“但是廷尉你也知道,法家之术对于先帝所创设的皇帝制度而言意味着什么。朕虽然有专注于眼下数十年的安定,但是朕也并非没有考虑到后世。”
“昔年皇帝陛下欲连长城,为后世子孙谋福祉,但匈奴之兵,若非斩草除根,只会春风既吹又生,无穷尽也。是故朕从先帝手下接下此事,以为踏平匈奴,灭其族。”
“而今朕打算一统人心,法家之术为帝王术也,岂能为天下文教之术,朕只好移花接木,以儒家为我法家做粉饰。”
“但是此次春秋决狱,朕希望凸显出的是法家之术的卓越,而儒家只是为补充。这春秋决狱之中,渗透出来的应该是法家思想,而儒家之术,只做辅助之用。朕不希望,若干年后,由儒家之术反噬,此危及后世之君也。”
“朕,将这立法之权柄,交由你了。”
这个任务,难度可不小。
但扶苏语罢,蒙毅当即肃容躬身作揖。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交给陛下一策然陛下满意的《春秋决狱》,是为我秦国新律。”
太学之中,儒家和法家两家已经是争论的面红耳赤了。
淳于越倒是不动如山,他捋着他的山羊胡,一脸安详的听着两边人的议论。
此时已经到了日中,这些老先生们一个个争论了一番,自然肚子饿了,但是谁也又不肯示弱。
对于儒家来说,这是个出头被重用的好机会。
对于法家来说,这是个将会让法家从此被埋没的关卡。
只是却在这个时候,廷尉驱车带着皇帝的诏令前来。
谒者令的通报,使得满堂寂然,这是一道判决法家生死,儒家前途的诏令。
这些老臣纷纷住口不言,俯首侧耳倾听。
“陛下有诏,儒家之术为治世之学,是故今日此案,按秦律,父亲犯罪,当案之,但子匿其父,可以无罪释放,以保全孝道。”
身高九尺,挺拔傲然的蒙毅,一脸肃穆深刻,他面色凝重的当着法家之众宣布完此事,儒家之士中多有人当即于庭中大笑者。
但是蒙毅面色不改冷毅,只是在大室内扫了一圈,唯独只见周青臣和公孙寅未笑,仍旧低着头。
至于伏生和淳于越,两人俱是相视一笑。
蒙毅由是心知,这伏胜并不是能委以重权之人。
此诏宣读完毕,蒙毅也并未离去,他今日还是奉诏前来和这些朝臣论列一番。
来的路上,深谙法律的蒙毅,他当即悟出一个法则。
是谓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原则,即一定的亲属之间可以隐瞒罪行的司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