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有人需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薛医生给路慧介绍了他的治疗方案:这段时间,会每个星期给优思布置一些他个人需要去完成的任务,并每天写下任务完成后的心情和日记。并会每个星期会根据他完成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布置下一个星期的任务。
薛医生给优思布置的第一个星期的任务:每天扫一次地,洗一次碗,陪妈妈买一次菜,洗自己的衣服等等。
一个星期后,薛医生会在约定的就诊时间里检查优思完成的情况,询问优思完成任务的心情,与优思和路慧进行沟通,再布置下一个星期的任务。任务会渐渐增加一些难度,比如让他单独去买菜,单独去购物等等。
这样过了四个星期,在第五次就诊时间时,薛医生对路慧道:
“优思妈妈,从下个星期起,让优思单独来就诊,单独生活,你可以回名城了,不用再陪同他了!”
路慧心里突然一阵惊慌:让优思单独生活,这样可以吗?他可是从来没有单独生活过的呀,他能照顾好自己吗?
这段时间,薛医生虽然布置了一些让他去单独处理一些问题的任务,但毕竟她还在他身边,她会在事前告诉他如何做,事后给与总结和鼓励。优思也会因为妈妈就在身边,而有勇气去尝试和面对。
而现在要让她离开他,完全将他置于一个独立的世界,孤立无援,这样可以吗?
就像他才两岁多一点时,就将他送进危险重重的私立幼儿园,又有什么区别?
薛医生知道路慧很不放心,接着道:“优思已经十四岁了,不再是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了,你必须要学会放手,要给他成长的空间!”
路慧还是担心道:“那他一个人要在这里生活多久?”
“这要看他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和他的表现而定,现在还没法告诉你具体时间。”薛医生道。
路慧的心堵得慌,却又无能无力。她知道这是医生的治疗手段,看起来很残忍,但却是必须这样去做的。
“你放心地回去,你只有表现出对优思有信心,他才会有信心!”薛医生又给了路慧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跟我联系。”
路慧接过薛医生的名片,满怀忧思地看着薛医生:
“薛医生,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薛医生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你问!”
“优思完成这次治疗后,以后的前景会是一种什么情况?他能完全好起来,能够正常地进学校读书和生活吗?”
路慧问出了她这段时间来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薛医生沉默了两秒钟,回道:
“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只有预期,没有最终结果。作为医生,谁也不能保证一个病人一定能百分百地完好。特别是对于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病人,病情的形成很复杂,治疗也很复杂,没有统一的答案。”
薛医生接着道:
“一般心理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生能帮助他们的,就是找出原因,抽丝剥茧,给予积极引导,给他们找到一个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时候治愈,能不能彻底治愈,综合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人文环境问题,这些都是他能不能治愈的关键!”
“当然有的病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之家庭和周围环境对他的爱护和帮助,他会恢复得快一些,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有的病人,因为病情比较严重和复杂,可能就慢一点。还有些病人,如果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得不到改善,得不到帮助,即使一时治愈了,他一旦回到从前的那个环境中去后,就有很可能会很快复发的。
总之,这是一条艰辛的路,有人需要一生去抗争。有一句说‘有人需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但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是治愈一切心理疾病的前提!”
路慧没有说话。她的心沉甸甸,心事重重地带着优思走出了薛医生的治疗室。
她能说什么呢?
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事到如今,她除了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她还有什么办法呢?
看来她与优思的这场拉力赛还不知道有多长的距离,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真是任重道远啊。
惟有希望优思不是最严重的哪一种,能够尽快地好起来!
母子俩才走出薛医生的诊疗室不远,就看到外面候诊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的行为很激烈。
大概是那个母亲要拉着女儿去看医生,但女儿不配合,两人一拉一扯,母亲很绝望,伸手就打女儿,女儿横眉冷对,母亲的手没有打向女儿身上,反而抽向了自己的脸。
她一边啪啪地抽着自己,一边嚎啕大哭……
路慧每次带优思来医院都会看到一些绝望的家长,和一些神情或呆滞,或低落,或冷漠的孩子,心里就感到特别地沉重。
但这个母亲的行为太过偏激了,而她身边那个枯瘦如柴的女儿整个神情都是那么地冷漠和无动于衷,仿佛一切都跟她毫不相关。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死了算了!”
那母亲哭天喊地的,见女儿还是一脸地冷漠,她绝望地去拖拽那个女儿,嘶吼道:“走,我们不看医生了,我们去跳黄浦江算了!”
路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走过去就将那对母女分开,并挡在了那个女孩的前面:
“这位女士,你不要这样!你冷静点!”
路慧理解一些家长的那种绝望的心情,也知道人有情绪失控崩溃的时候。但对这个母亲如此失控的行为还是不能认同。
她觉得这一幕似曾相似。觉得这个枯瘦如柴的女孩摊上这样一个母亲也实在是可怜,她不能视而不见。
她决定要帮帮这个可怜孩子!
薛医生给优思布置的第一个星期的任务:每天扫一次地,洗一次碗,陪妈妈买一次菜,洗自己的衣服等等。
一个星期后,薛医生会在约定的就诊时间里检查优思完成的情况,询问优思完成任务的心情,与优思和路慧进行沟通,再布置下一个星期的任务。任务会渐渐增加一些难度,比如让他单独去买菜,单独去购物等等。
这样过了四个星期,在第五次就诊时间时,薛医生对路慧道:
“优思妈妈,从下个星期起,让优思单独来就诊,单独生活,你可以回名城了,不用再陪同他了!”
路慧心里突然一阵惊慌:让优思单独生活,这样可以吗?他可是从来没有单独生活过的呀,他能照顾好自己吗?
这段时间,薛医生虽然布置了一些让他去单独处理一些问题的任务,但毕竟她还在他身边,她会在事前告诉他如何做,事后给与总结和鼓励。优思也会因为妈妈就在身边,而有勇气去尝试和面对。
而现在要让她离开他,完全将他置于一个独立的世界,孤立无援,这样可以吗?
就像他才两岁多一点时,就将他送进危险重重的私立幼儿园,又有什么区别?
薛医生知道路慧很不放心,接着道:“优思已经十四岁了,不再是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了,你必须要学会放手,要给他成长的空间!”
路慧还是担心道:“那他一个人要在这里生活多久?”
“这要看他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和他的表现而定,现在还没法告诉你具体时间。”薛医生道。
路慧的心堵得慌,却又无能无力。她知道这是医生的治疗手段,看起来很残忍,但却是必须这样去做的。
“你放心地回去,你只有表现出对优思有信心,他才会有信心!”薛医生又给了路慧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跟我联系。”
路慧接过薛医生的名片,满怀忧思地看着薛医生:
“薛医生,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薛医生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你问!”
“优思完成这次治疗后,以后的前景会是一种什么情况?他能完全好起来,能够正常地进学校读书和生活吗?”
路慧问出了她这段时间来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薛医生沉默了两秒钟,回道:
“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只有预期,没有最终结果。作为医生,谁也不能保证一个病人一定能百分百地完好。特别是对于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病人,病情的形成很复杂,治疗也很复杂,没有统一的答案。”
薛医生接着道:
“一般心理问题,都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生能帮助他们的,就是找出原因,抽丝剥茧,给予积极引导,给他们找到一个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时候治愈,能不能彻底治愈,综合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人文环境问题,这些都是他能不能治愈的关键!”
“当然有的病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之家庭和周围环境对他的爱护和帮助,他会恢复得快一些,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有的病人,因为病情比较严重和复杂,可能就慢一点。还有些病人,如果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得不到改善,得不到帮助,即使一时治愈了,他一旦回到从前的那个环境中去后,就有很可能会很快复发的。
总之,这是一条艰辛的路,有人需要一生去抗争。有一句说‘有人需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但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是治愈一切心理疾病的前提!”
路慧没有说话。她的心沉甸甸,心事重重地带着优思走出了薛医生的治疗室。
她能说什么呢?
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事到如今,她除了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她还有什么办法呢?
看来她与优思的这场拉力赛还不知道有多长的距离,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真是任重道远啊。
惟有希望优思不是最严重的哪一种,能够尽快地好起来!
母子俩才走出薛医生的诊疗室不远,就看到外面候诊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的行为很激烈。
大概是那个母亲要拉着女儿去看医生,但女儿不配合,两人一拉一扯,母亲很绝望,伸手就打女儿,女儿横眉冷对,母亲的手没有打向女儿身上,反而抽向了自己的脸。
她一边啪啪地抽着自己,一边嚎啕大哭……
路慧每次带优思来医院都会看到一些绝望的家长,和一些神情或呆滞,或低落,或冷漠的孩子,心里就感到特别地沉重。
但这个母亲的行为太过偏激了,而她身边那个枯瘦如柴的女儿整个神情都是那么地冷漠和无动于衷,仿佛一切都跟她毫不相关。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死了算了!”
那母亲哭天喊地的,见女儿还是一脸地冷漠,她绝望地去拖拽那个女儿,嘶吼道:“走,我们不看医生了,我们去跳黄浦江算了!”
路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走过去就将那对母女分开,并挡在了那个女孩的前面:
“这位女士,你不要这样!你冷静点!”
路慧理解一些家长的那种绝望的心情,也知道人有情绪失控崩溃的时候。但对这个母亲如此失控的行为还是不能认同。
她觉得这一幕似曾相似。觉得这个枯瘦如柴的女孩摊上这样一个母亲也实在是可怜,她不能视而不见。
她决定要帮帮这个可怜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