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回想去年度神曲只能是《野狼disco》,不仅因为火爆大江南北,还因为不经意的文化符号,撞击到很多人的隐秘情怀。
《无间道》、“凌凌漆”,郭富城和东北初代霹雳……尤其这一句:不管多热都不能脱下我的皮大衣。
可看作一个时代信号倔强的回潮,跌宕数年的东北文艺复兴终于在老舅重回巅峰。
《白日焰火》《无证之罪》开路后,《刺杀小说家》《日光之下》《东北虎》等也拍马跟上。
发现没,国产喜剧或犯罪剧尤其青睐东北。为什么?
东北的文化输出,一个名字永远绕不过——赵本山。
本山大叔通过春晚小品和《乡村爱情》系列,缔造的喜剧帝国曾是一代人笑声的主食。
当今影坛前三的喜剧演员,沈腾说过大年三十的时候,他爸就是冲正在放本山大叔小品的电视机,问当时还在开心麻花哼哧哼哧拍话剧的儿子,你啥时候能上春晚啊。
能上,出息;不能上,寒碜。在东北人看来,就这么一回事。
06年许鞍华的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宁远认为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隐藏一个时代切面。斯琴高娃来自东北,在魔都独居,遇到广东来的骗子周润发。
三座城市,既有经济水平的差距,也与文明开化程度息息相关。在电影中一线城市那么整洁,明亮。一尘不染到近乎梦幻,这正是姨妈悲剧的根源。
穿着小皮衣的赵薇曾经愤怒地质问姨妈:当初你落难的时候跟我们在一起,怎么不嫌弃我爸工人大老粗。一有机会回原籍头也不回。
片中最让观众捧腹的爆笑点,恐怕就是姨妈穿着红色毛线织成的泳衣下水。结果让救生员误会:阿姨,你怎么搞的,来例假还下水呀。
当进度条拉到片尾,峥嵘就露出来了。我们的姨妈人财两失,不得不回到东北老家,继续面对她曾经厌弃的生活。
借由杨德昌式小男孩宽宽的眼光,他看到姨妈的生活变成这样:门外贴满小广告的老旧居民楼被残雪覆盖。家里破旧邋遢,工人大老粗的姨爹唯一的精神爱好就是看电视傻笑。
而姨妈呢?
既不怨恨,也不动容。仿佛离开魔都当晚,姨妈就彻底死去了。
更深的绝望是即使姨妈死了,那个她心心念念一辈子的城市也轰轰向前,不会多看她一眼。
11年《钢的琴》。导演张猛,主演王千源、秦海璐。故事讲的是下岗钢铁厂工人组建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
领头的王千源为了女儿的音乐梦,在破旧的厂房利用破铜烂铁手工打造一架钢琴。跳弗朗明哥舞、拉手风琴、咏叹调,这多文艺,多浪漫。
但这仅仅是画面的一半表达。还有一半是,废弃、黑黝黝的钢铁车间,昔日的热火朝天突然冷却下来,成为空洞的硬躯壳。
厂房的顶棚像大鹏的翅膀,准确起飞,但被定格在灰霾的天空之下。最出挑的是那根大烟囱。明明工厂倒了,它还依然燃烧,吐露烟灰,试图以旧方式继续维系北方城市漫长寒冬里的暖意。
旁边有一个钢材市场,里面有一大堆失业的工人,他们失业后买了跟自己以前工作时一样的机床,变成了一个个小作坊,但其实这些工人们又都集结在一起。
我不想人们把那个时代遗忘掉。
那是什么时代?
什么是下岗?
工人仍属于该单位,但没有工资,实际上等于失业。
下岗这个说法给失业罩上一层温柔又暧昧的色彩:下岗,下岗,总归有再上岗的时候嘛。
或一次性买断,或停薪留职,或每月领最低工资。一时间下岗工人与企业的捆绑戛然而止。
失业让之前所相信,拥有的全部崩塌。当年的国企管理是封闭式的。因为封闭,内部生活设施俱全,更加重工人对它的依赖。
也因为封闭,工人无其他技能,当下岗事发,如同被命运抛弃。简单讲——崩塌的不仅是安稳的日子,还有对生活的奔头。
《钢的琴》里女儿问父亲,这家钢琴能发出声音吗?爸爸说,能,肯定能,但是你要弹得越简单越好。
其实暗示这架钢琴天然的缺陷,驾驭不了复杂的曲调,就像这些失业的工人,适应不了瞬息万变的时代。
失败者如何与失败相处?
在文艺里找到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红毛衣能织连身泳衣,废弃钢铁能打造钢琴。他们看似乐观,浪漫,但骨子里却全是冰渣子的悲凉……
把目光投向东北犯罪片,14年刁亦男《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擒获金熊,男主角廖凡成为首位华人影帝。
这部电影打碎《钢的琴》以及之前的东北类型模具,展现一种更凶猛,也更为坦诚的暴力。有三个元素,突出而独特。
主角的本质是一个被体制残害又因为无法反抗而投诚体制的人,只是也只能不清不楚地前进。所以在他的脸上看到最多的表情,是欲哭无泪。
最典型的就是那场可以写进华语影史的迪斯科。在片尾出卖了女主,得到想得到的职位,突然在迪厅里独舞起来。
神情轻松但更像痛苦。
一个比枪的动作,僵硬,寂寥,无可奈何。
这段即兴发挥是这部黑色电影对人性的神来之笔,怎么理解人性?永远别以为自己看穿它。
说白了是欲望、罪恶和宣泄。那些上乘的东北犯罪片,观感从来是弥漫着悲观。不得不提把网剧拍出电影质感的《无证之罪》。
拍出这片土地荒诞但真实的分裂。这种分裂最有效的体现是反派。香烟反抽的李丰田,绝对是国产剧近几年最难忘的变态。
但从行为举止上,李丰田恰恰不变态。就像一个路上随处找得着的质朴民工:爱喝白酒,懂牌子,老酒鬼……
吃面时那个热乎劲儿,和一个累了一天的体力劳动者没区别。
偶尔蹦出一两句,还是生活气息浓烈的东北式幽默,在犯案时候说出口,尤其显得瘆人、不合时宜。他跑去郭羽家绑架,不着急动手,先开口嘲笑郭羽:你说天黑就报警……你家天黑是几点啊?
这些常态的问候,恰恰是他的可怖之处。因为这样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说白了啃鸡腿和杀人,在他来说都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仅此而已!
《无间道》、“凌凌漆”,郭富城和东北初代霹雳……尤其这一句:不管多热都不能脱下我的皮大衣。
可看作一个时代信号倔强的回潮,跌宕数年的东北文艺复兴终于在老舅重回巅峰。
《白日焰火》《无证之罪》开路后,《刺杀小说家》《日光之下》《东北虎》等也拍马跟上。
发现没,国产喜剧或犯罪剧尤其青睐东北。为什么?
东北的文化输出,一个名字永远绕不过——赵本山。
本山大叔通过春晚小品和《乡村爱情》系列,缔造的喜剧帝国曾是一代人笑声的主食。
当今影坛前三的喜剧演员,沈腾说过大年三十的时候,他爸就是冲正在放本山大叔小品的电视机,问当时还在开心麻花哼哧哼哧拍话剧的儿子,你啥时候能上春晚啊。
能上,出息;不能上,寒碜。在东北人看来,就这么一回事。
06年许鞍华的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宁远认为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隐藏一个时代切面。斯琴高娃来自东北,在魔都独居,遇到广东来的骗子周润发。
三座城市,既有经济水平的差距,也与文明开化程度息息相关。在电影中一线城市那么整洁,明亮。一尘不染到近乎梦幻,这正是姨妈悲剧的根源。
穿着小皮衣的赵薇曾经愤怒地质问姨妈:当初你落难的时候跟我们在一起,怎么不嫌弃我爸工人大老粗。一有机会回原籍头也不回。
片中最让观众捧腹的爆笑点,恐怕就是姨妈穿着红色毛线织成的泳衣下水。结果让救生员误会:阿姨,你怎么搞的,来例假还下水呀。
当进度条拉到片尾,峥嵘就露出来了。我们的姨妈人财两失,不得不回到东北老家,继续面对她曾经厌弃的生活。
借由杨德昌式小男孩宽宽的眼光,他看到姨妈的生活变成这样:门外贴满小广告的老旧居民楼被残雪覆盖。家里破旧邋遢,工人大老粗的姨爹唯一的精神爱好就是看电视傻笑。
而姨妈呢?
既不怨恨,也不动容。仿佛离开魔都当晚,姨妈就彻底死去了。
更深的绝望是即使姨妈死了,那个她心心念念一辈子的城市也轰轰向前,不会多看她一眼。
11年《钢的琴》。导演张猛,主演王千源、秦海璐。故事讲的是下岗钢铁厂工人组建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
领头的王千源为了女儿的音乐梦,在破旧的厂房利用破铜烂铁手工打造一架钢琴。跳弗朗明哥舞、拉手风琴、咏叹调,这多文艺,多浪漫。
但这仅仅是画面的一半表达。还有一半是,废弃、黑黝黝的钢铁车间,昔日的热火朝天突然冷却下来,成为空洞的硬躯壳。
厂房的顶棚像大鹏的翅膀,准确起飞,但被定格在灰霾的天空之下。最出挑的是那根大烟囱。明明工厂倒了,它还依然燃烧,吐露烟灰,试图以旧方式继续维系北方城市漫长寒冬里的暖意。
旁边有一个钢材市场,里面有一大堆失业的工人,他们失业后买了跟自己以前工作时一样的机床,变成了一个个小作坊,但其实这些工人们又都集结在一起。
我不想人们把那个时代遗忘掉。
那是什么时代?
什么是下岗?
工人仍属于该单位,但没有工资,实际上等于失业。
下岗这个说法给失业罩上一层温柔又暧昧的色彩:下岗,下岗,总归有再上岗的时候嘛。
或一次性买断,或停薪留职,或每月领最低工资。一时间下岗工人与企业的捆绑戛然而止。
失业让之前所相信,拥有的全部崩塌。当年的国企管理是封闭式的。因为封闭,内部生活设施俱全,更加重工人对它的依赖。
也因为封闭,工人无其他技能,当下岗事发,如同被命运抛弃。简单讲——崩塌的不仅是安稳的日子,还有对生活的奔头。
《钢的琴》里女儿问父亲,这家钢琴能发出声音吗?爸爸说,能,肯定能,但是你要弹得越简单越好。
其实暗示这架钢琴天然的缺陷,驾驭不了复杂的曲调,就像这些失业的工人,适应不了瞬息万变的时代。
失败者如何与失败相处?
在文艺里找到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红毛衣能织连身泳衣,废弃钢铁能打造钢琴。他们看似乐观,浪漫,但骨子里却全是冰渣子的悲凉……
把目光投向东北犯罪片,14年刁亦男《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擒获金熊,男主角廖凡成为首位华人影帝。
这部电影打碎《钢的琴》以及之前的东北类型模具,展现一种更凶猛,也更为坦诚的暴力。有三个元素,突出而独特。
主角的本质是一个被体制残害又因为无法反抗而投诚体制的人,只是也只能不清不楚地前进。所以在他的脸上看到最多的表情,是欲哭无泪。
最典型的就是那场可以写进华语影史的迪斯科。在片尾出卖了女主,得到想得到的职位,突然在迪厅里独舞起来。
神情轻松但更像痛苦。
一个比枪的动作,僵硬,寂寥,无可奈何。
这段即兴发挥是这部黑色电影对人性的神来之笔,怎么理解人性?永远别以为自己看穿它。
说白了是欲望、罪恶和宣泄。那些上乘的东北犯罪片,观感从来是弥漫着悲观。不得不提把网剧拍出电影质感的《无证之罪》。
拍出这片土地荒诞但真实的分裂。这种分裂最有效的体现是反派。香烟反抽的李丰田,绝对是国产剧近几年最难忘的变态。
但从行为举止上,李丰田恰恰不变态。就像一个路上随处找得着的质朴民工:爱喝白酒,懂牌子,老酒鬼……
吃面时那个热乎劲儿,和一个累了一天的体力劳动者没区别。
偶尔蹦出一两句,还是生活气息浓烈的东北式幽默,在犯案时候说出口,尤其显得瘆人、不合时宜。他跑去郭羽家绑架,不着急动手,先开口嘲笑郭羽:你说天黑就报警……你家天黑是几点啊?
这些常态的问候,恰恰是他的可怖之处。因为这样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说白了啃鸡腿和杀人,在他来说都是基本的生理需求。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