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弄巧成拙
  “妈,开饭了。”朱丽丽喊了一声。
  一盘一盘精美的菜肴端上了餐桌。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味道先不说了,色香看着就诱人。这不过是穆子旭牛刀小试。
  一个圆形盘子里盛的是黄灿灿的大虾。层层叠叠堆起来,像是一座小小的金子塔,塔尖有几片绿色的葱花。
  一个正方形的盘子里,培根包芦笋。绿色的芦笋芽三个一束,被三指宽的培根包裹,用牙签穿针。芦笋的尖分别朝向盘子的四周,中央位置有一颗小小的圣女果。
  一个长方形的盘子里,有四个烤丸子。盘子底部是生菜叶子垫底,每个丸子下面都有一块云朵状的土豆片。
  第四盘是一个碗状的玻璃器皿,里面装的是紫色甘蓝拌苦匊。
  中间一个南瓜型的砂锅,香喷喷的热气游丝般升起。
  “小穆的手艺不错哦。”朱建军在餐桌前坐下,“你以前专门学过做饭?”
  朱丽丽和穆子旭在朱建军对面坐下。
  “没有专门学过,纯属个人爱好。”穆子旭笑着说。
  “但是好吃的人,饭都做得好。”朱建军说,“你大学读的是什么军校?”
  “北京后勤学院。”
  “后勤学院?哦,那是应该学过做饭。”朱建军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苦菊。
  “我学的是财务专业,做饭是副业。”穆子旭被老太太说得不好意思了。
  “丽丽,面条呢?不是说好了,要吃罗汉素交面吗?”朱建军说。
  “妈,今天给你过生日,就吃几个好菜,成天就是面面面。”朱丽丽说,“做面条的料已备好,一会儿我给你做。你先尝尝小穆的手艺。”
  “好好,尝一尝。”
  “穆子旭,你给介绍一下吧,这些菜的名字。”朱丽丽说。
  穆子旭指着那盘大虾说,“这叫黄金虾。”
  “不就是油爆大虾嘛。”朱建军说,“这年月,人都爱钱了,做个菜也冠以黄金的名称。”
  穆子旭有点尴尬。
  “虾线去了没?”朱建军问。
  “去掉了,阿姨。”
  穆子旭又指着另一个盘子说:“这盘是培根包芦笋。”
  穆子旭原来准备介绍这盘菜的名字叫“卷珠帘”,他怕再被老太太数落,就实打实的报菜名。
  “嗯,这个不错。培根煎得火候正好。”朱建军说,“这丸子是什么肉做的?”
  “阿姨,那是鱼肉丸子,是烤的。”穆子旭说。
  “这道菜叫祥云里。”朱丽丽说,“妈你看,这丸子下面的土豆片像不像一朵祥云。”
  “吃个饭还整这么多花样。”朱建军说。
  穆子旭盛了一小碗汤递给朱建军,“阿姨,这是巴楚蘑菇鸽子汤。”
  “这汤有什么好听名字?”朱建军问。
  “汤叫“和平汤”,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因为她的食材主要是鸽子肉。”朱丽丽说,“这汤的做法可复杂了,就不给你详细介绍了,你就尝尝它鲜美不鲜美吧。”
  朱建军用小勺子舀了一口汤,尝了尝,点点头说,“不错,不错。”
  “甘蓝拌苦菊,糖放多了。”朱建军说,“醋放少了。”
  “妈,这道菜叫同甘共苦。”朱丽丽说,“你平时吃饭不讲究,今天怎么口感这么精细?”
  “小穆精心做的,我当然要用心品尝了。”朱建军笑着说,“罗汉素交面呢?赶快上吧,我等着吃面条呢。”
  “我马上去做。”朱丽丽起身去了厨房,穆子旭也跟了过去。
  “你妈似乎不太喜欢我做的菜。”穆子旭心里不安,本想讨好准岳母,却像碰了一鼻子灰。
  “别管她,我妈就那样。老革命,不懂得生活。”朱丽丽麻利地将面条做好,两人又回到餐桌前。
  吃完了女儿亲手做的长寿面,又尝了一点生日蛋糕。朱建军满意地坐回到沙发上。
  朱丽丽和穆子旭将餐桌收拾干净。穆子旭还准备洗碗呢,朱丽丽说:“放着吧,不用洗了。下午有人洗。”
  “还是我洗吧,不劳老人家动手了。”
  “谁?我妈?她才不动手呢。”朱丽丽说,“司机小贾会干的。”
  忙乎了两三个小时,时间差不多了。朱丽丽和穆子旭准备离开。
  “妈,你下午去哪儿?”朱丽丽一边换鞋子一边问。
  “有位首长从迪山来,下午我陪他去参观香妃墓,然后去民乐县看望一位老战友。”朱建军说。
  “香妃墓你都去了多少遍了,还去啊?”朱丽丽说。
  “香妃墓最近做了大范围修葺,还开放一批新的文物景点,值得参观。”朱建军说,“丽丽,那个香妃墓原来是哪个家族的墓地?我这一下子怎么想不起来了。”
  “我只知道它叫香妃墓,没留意过其他名字。”朱丽丽说。
  “小穆,你知道吗?”朱建军问,“叫阿什么来着?”
  穆子旭哪里关注过这些东西,“阿姨,我也不知道。”
  “哦,对,想起来了,叫阿巴克霍加。”朱建军一拍大腿说,“下午要给朋友介绍呢。还有,那个香妃是康熙的妃子,还是乾隆的妃子。”
  “是乾隆皇帝的。”这个问题穆子旭知道,看电视剧也涨知识。
  “香妃,她的真名叫什么?”朱建军又问
  穆子旭摇了摇头,少数民族姑娘的名字他就知道那么几个,阿瓦姑丽、古丽仙……
  “香妃名叫伊帕尔汗。”朱丽丽说,“妈,景区里都有解说员,人家讲得比你讲得好。”
  “对,你说得对。”朱建军说,“丽丽,你先等一会儿,我有点事给你说一下。”
  穆子旭看了一眼朱丽丽,马上明白什么意思。他连忙说:“阿姨,你们再聊一会儿,我先走了。有空我再来看您。”
  穆子旭出门之后,朱丽丽坐在母亲身边。
  “妈,还有什么事?”
  “丽丽,你平时很少回家。我知道你烦我,不过,我还是想说两句。”
  “就说两句哦,说多了我可不听。”
  “你这丫头,年龄不小了,找对象的时候要有眼光,看全面,看长远,不要被花言巧语迷惑了。”
  “妈,我不是三岁小孩了,我的事我自己有主意。”
  “今天这个小穆,人倒是不错,但是他不像个军人。没有军人气质。堂堂男子汉要在战场、训练场上展身手,整天围着灶台转,能有什么出息。”
  “妈,人家一心为你做了好吃的饭菜,你还挑三捡四。”
  “后勤干部,没多大前途。”朱建军拍拍女儿的手说,“他的知识面也很窄,一问三不知。”
  “人家的专业就是后勤,你问的那些八杆子打不着问题,勉为其难了。”
  “有没有学问,不在于学的什么专业,关键看用不用心。我曾经遇见一个军队的小伙子,也是学后勤专业的,但人家文学历史、地理军事,什么都通。那才是有文化的军人。”
  “妈,你又被什么人忽悠了。”朱丽丽不屑地说。
  “主席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做人也是一样,没有文化的军人是不可能有作为的。”
  “行了,妈,我的事不用你管。”朱丽丽起身准备要走。
  “你还是不是我的女儿?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妈?”
  “我已经是成人了,我的事情我做主。”朱丽丽拉开门,“再见。朱部长!朱主任!”
  朱丽丽甩门走了。
  朱建军生气地说了句:“胸无大志,没出息。”
  (下一章:《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