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纯净的神京
  北京全部光复,且还是一个“纯净”的北京,因为北京已经没有一个居民了,没有一个居民,而有着太多太多意义的这么大的一座城,其实是不缺居民的。
  也就是说北京城的居民组成,将成为郑恩完全自主的选择,完完全全可以将整个北京用来安置军眷,如此整个北京都是郑家军的人,如此一座都城几十数百万人口,都将是郑家军的一员,这将是如此恐怖的事情。
  “感谢鞑子,驱逐了整北京的百姓,给予了我一个纯洁的北京,而北京城包括周边的耕地,也将成为郑家军所有者。
  北京与整个顺天府,都将只有郑家军及军眷,如此北京将不仅仅是城高墙厚,整个北京城的居民都是铁板一块。
  如此顺天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顺天侯。”
  说这话的是郑恩,言语中,舍我其谁的气势与之前的彬彬有礼完美的结合着,同时还保持着那感染力十足,又从未遗弃的微笑。
  能听到郑恩此时这番话的,都已经是捆绑在了郑家军这辆战车上了,其中包括各地赶过来的郑家军文武以及总兵郑鸿逵、高杰,参将田雄、马得功、谢迁,以及总兵郑成功。
  “可北京不是有六十万人口,没有随着多尔衮出逃吗?”
  郑成功脸色还是有些不太好,不过更多的还是认同了郑恩,只是内心有些不甘而已。
  郑恩依旧是那么的耐心十足:
  “但这六十万并不是百姓呢?我的大哥,这六十万全是满蒙鞑子或者是他们的包衣,鞑子与包衣,能成为百姓这个首善之地,天下中心的百姓吗?
  大员岛、南洋诸岛的开拓军团、矿井、伐木场才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如此,看管六十万人又需要多少将士,如今要成大事,哪里能抽出更多的将士出去?
  连满洲驻守的将士,也要尽量调多些入关吧?!”
  面对郑成功的反驳,郑恩不说话了,在场的人都沉吟起来,这个时候眼力劲更好的田雄、马得功挺身而出了。
  两人双双拱手作揖,享受着这郑家军汉籍不用下跪的优待,献媚的齐声道:
  “末将二人愿去做这六十万人的看守。”
  这下郑恩与郑成功都看了过去,只听俩人由马得功继续道:
  “侯爷,末将与田参将麾下的人马,很多都是黄帅麾下的亲信,不少都是追随黄帅十几年以上,如今因为这些黄帅亲信暂时无法联系到黄帅,而我二人又是黄帅之下,声望最高者,因此才能暂时统领这支精锐。
  如此不如押解着这北京六十万俘虏远征,走的越远,即越联系不上黄帅,久而久之,再配上一些手段,这支精锐将慢慢改姓郑了。”
  郑恩刚想叫好,虽然田雄与马得功都时反骨崽,并且人品都不咋得,但这确实是好主意,而且,到了海外,自己也有的是办法将田雄和马得功与自己深深的捆绑在一起。
  不过郑成功又提出疑问了:
  “二位麾下是精锐不错,但却只有数千,如何看管六十万俘虏,这其中还包括凶残的鞑子。”
  这个时候谢迁走了出来:
  “末将与田马两位将军处境差不多,末将也愿往,同时这当初暂时归甘副帅节制的另外六大帅骑兵,都可前往。”
  “如此也不过三万。”
  郑成功继续道。
  这鸡蛋里挑骨头的架势,让他人都有些懊恼,不过郑成功是侯爷郑恩大哥,他们也只能生闷气,再说郑成功说的也是事实。
  到现在,自郑成功提出怎么处置这六十万俘虏的时候,就一直让手下发言的郑恩,总算发话了,且应对的方法让挑刺的郑成功都无法说不。
  “三万精锐骑兵,不能全部派到海外,用以看管这北京的六十万俘虏,接下来的作战,我们离不开骑兵。”
  三万人余看管都不够人手,还要再抽调,郑恩一开口,大家更作难了。
  至于麾下人马即将缩水的田雄、马得功,只能内心苦笑,不过这也正常,加上这麾下人马本就是篡夺的,帮助他们篡夺的主人要抽成,他们也只能认了。
  谢迁倒是一心想着去海外,如此也不用违心的与明军兵刃相见,其它倒是无所谓,反正郑恩也不会亏待他的支持者。
  可再抽调,问题不是更严重了?
  “看来侯爷已经有应对之策了。”
  从满洲赶过来的副军师冯澄世抚须道。
  副军师一开口,大家都是眼前一亮的看向了郑恩。
  “哈哈!冯军师啊冯军师,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睛啊!”
  郑恩打趣了一句,之后挺直腰板端坐着,下面的人不由都坐直了身,虽然他们一直都坐的很直,洗耳恭听着。
  “三万从六大帅哪里汇聚而来的骑兵,其中有一万是高岳丈麾下的老家底。
  高岳丈既然一心支持我,我自然不能恩将仇报,那么自然要还回去,如此还剩两万。
  而同理的是,四叔及大哥都愿支持我,这四叔与大哥的一万骑兵,也要还回去。
  剩下是黄、曹、沈三位岳丈家的一万骑,也是最后的一万骑。
  这三位岳丈我了解的,且这一万骑又愿意追随与我,自不能再违背了将士们的心。
  这一万骑就全部编入田、马、谢三位参将麾下,也就是说沈岳丈的那两千骑,也将是三位参将的麾下了。”
  “多谢侯爷栽培,我等定赴汤蹈火,以报知遇之恩。”
  三人出列以示感谢,特别是田雄、马得功,没想到麾下人马不仅不会按照常理被抽水,还有反而过来扩张了,简直笑开了花。
  这一刻俩人是真心想为郑恩赴汤蹈火的,至于下一刻就不知道了,黄得功的前车之鉴啊。
  “一万骑虽精锐,但远不足以看管六十万俘虏,不过我会再从郑家军中提出五万辅兵,如此看管人员上升到六万,一个青壮看十个老弱妇孺,勉强够了。
  不够也没关系,在海外有大量小岛,有大点的,可以供上万人同时开发,有小点的,可以供数百人同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