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婚
灯宴简直是不欢而散, 太后一回到自己宫中, 脸色就狰狞得可怕了:“人呢?”
青玉知道太后问的是那些执行计划的人, 其中两个宫女已经被皇帝下令处理, 就还剩下那个点火的太监了:“奴婢已经叫人去找他……”
用不了很久, 人就找到了, 但是没法问话, 因为他被泡在冰冷的江水里,连呛带冻已经昏迷不醒,眼看着只剩半条命了。
至于那几个在饮宴处散播假消息的宫人和内监, 也一样的糊涂,他们都确定自己完全是按照吩咐行事,但最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却是一无所知。
至于蒋桃华, 事实证明她的确在灯林里观灯呢,据说是因为取衣裳的宫人久久不来, 她不敢耽搁太久, 所以还穿着那条脏裙子返回了席上。至于说为什么没人看见她, 理由也很简单——裙子脏了, 虽然反穿过来也是有些失仪, 自然不好往贵人们面前凑,以免失礼。
“都处置了。”太后冷冷地道, 脸色黑得像锅底一样。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因此这口抛出去的黑锅最后没有扣住任何人, 反而正正掉回来砸在了她头上。
皇后大起胆子道:“姑母, 不管怎样皇上已经当众承认了指婚的旨意,这事儿总也算办成了。”
“糊涂!”太后几乎是要吼起来了。这是指不指婚的事吗?这是她的脸都丢光了!而皇后却只惦记着把蒋氏给指了出去,只惦记着她那点私心,有没有考虑过她这个姑母现在是什么境地了!
皇后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垂手站着,不敢再说什么了。
太后被她这一气,只觉得两边太阳穴如同有人在凿击似的痛,一阵阵的胸闷气短。皇后吓得连忙上前跟青玉一起给她拍背抚气,好半晌看太后终于恢复了,这才告退出去。
太后看着她出去时步履颇为轻快,怒气又止不住要往上冲:“你看看她那样子!”
青玉可不敢再让她发怒了。方才太后那一霎脸色煞白,可把她吓得不轻。若不是因着是节下,立刻就要叫太医了。只是今晚若再惊动太医,传出去这话就更不好听了,只得自己上来替太后抚背顺着气道:“娘娘切莫再动怒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的,皇上已经处置了两个,断没有人敢乱嚼舌头的。”
太后叹道:“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宫里头这些宫人内侍是不敢,可今日来的那些官员命妇们却一定会私下谈论的,皇帝可不能像打死宫人一般打死他们。
想到死掉的两个宫人,太后又恼怒起来:“一群废物!打死倒是便宜了她们。”
青玉没有接话,身为宫人,她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儿兔死狐悲之感。在江岸上指证沈数的那个宫人,原是在寿仙宫伺候的,因在花园里说什么白丁香是雄雀粪、望月砂是野兔粪之类的话,引发了太后那一次的呕吐之症。后来太后病虽然治好,这宫人却被找个借口打发到浣衣处去了。
浣衣处那等地方,做的是最辛苦的粗活,比之在寿仙宫里洒扫更苦。这宫人呆了几个月就受不了,原是想借着此次行宫布局之事重得太后欢心,谁知最后倒是搭上了自己一条命。虽说富贵险中求,但如此结局,还是令青玉有些唏嘘。
“还有那几个,也都处置了。”太后余怒未休,冷冷地道。
这指的是在宴席上说话给沈数听的那几个小内侍。青玉偷窥了一下太后的脸色,低声道:“他们虽愚笨,却也还有几分忠心。依奴婢的短见,不如叫他们戴罪立功……”计划的失败实在不怪他们呀。
“立什么功?”
青玉将头垂得更低,一边抚着太后的背,一面悄声道:“奴婢在想,今儿晚上这火放得实在怪。且守梅林的那几个,明明看见安郡王过去了的……”
太后想也不想便道:“自然是他搞的鬼,这何须多说。”
“但安郡王如何知道的呢?”
太后眉毛一扬:“他在宫里安插了人手!不,他才回京多久,断没有这个本事,是先帝,一定是先帝给他在宫里留了人!”
一说到先帝,太后立刻精神了:“我就知道,他当初有多疼爱那个孽种,怎么可能真的甘心把人送走?只可惜当初那药怎么没连他一起——”
话在这里戛然而止,青玉心口砰砰乱跳,连头都不敢抬。只听太后气息渐渐平静下来,淡淡道:“着人去查,看这宫里到底是谁给他通风报信了。”
青玉连忙应了。太后坐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道:“看皇帝今日的样子,是真把赵充仪肚子里这一个看得重。为了她竟然——”
青玉陪着笑道:“也是安郡王实在太过咄咄逼人,把赵侍郎逼得无处可退——那是朝廷命官,皇上自然要恼的。”若是安郡王别那么得理不饶人,说不定这指婚的圣旨也就没有了。现在可好,皇帝一怒,说出的话那可是金口玉言,再无可更改的。
太后冷笑了一下:“为什么朝廷命官,还不是为了赵充仪肚子里那一个。”她往后靠到座椅上,出神片刻才仿佛自言自语般地道,“跟先帝一个样儿……”
青玉后背立刻冒了一层冷汗。皇帝跟先帝没多少相似之处,太后这句话分明指的是皇帝看重赵充仪肚子里这一胎,就像先帝当年看重贤妃的肚子一样。贤妃当年不能留,那赵充仪呢?
“奴婢看,皇上对赵充仪也没多少宠爱……”青玉大着胆子道,“听说赵充仪侍寝的次数还不如淑妃多……”
太后嗤笑:“那是当初。赵家是于家姻亲,他自然不喜欢。若不是袁家被阁老死死压着,说不定早就提拔起来了。可如今——”她悠悠一叹,“赵充仪怀上了,若能生下皇子,身份可不比袁氏生的低。”
青玉的汗冒得更多了:“皇上对太后素来是孝顺的……”太后这话,分明是在说皇帝不满于家啊。
“那也是他不得不孝。”太后半闭着眼睛,冷冷地道,“定北侯府和老四在一天,他就要靠着于家。若不然,单凭这些年宫里没的那几胎,他岂肯罢休?”
青玉平日里看多了太后和皇帝母慈子孝,虽然知道这并非亲母子,其间难免有利益相关之事,可也觉得两人是真的有母子之情。可是现在听太后这般说法,竟是冷冰冰的,怎能不让她打心里往外冷呢?
“皇上,也是看着太后的脸面呢……”青玉声如蚊蚋,“只是如今宫里还没有子嗣……”皇帝也急了啊。
“是啊。”太后又叹了口气,“也是皇后没福。”她但凡能生一个,也不至于弄成今天这样。
说来说去这话题又绕回来了。这些年来每次说到子嗣,结尾都是这样,因为皇后不能生,所以这个局就是解不开的。
“赵氏不能生皇子。”太后靠在座椅上出神良久,又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随即站起身来,“扶我去歇息,今天也闹够了。”
青玉连忙搀着她,嗫嚅道:“可娘娘前些日子也说过,如今不宜得罪赵家……”
太后没说话,只是抬起一只手在空中翻覆了两下。看青玉一脸茫然才道:“制衡。赵家也只能靠着皇上罢了。”
她说了这句话就去歇下了。青玉不敢再问,将帐子掩好,自己在脚踏上卧下来,才反复地思索太后的意思。赵家只能靠着皇上,这话好懂,然而赵家太后前头才说了,有安郡王和定北侯在,皇帝就只能依靠于氏一族,所以这个制衡,难道是说可以用安郡王来制衡皇上,从而令赵家也不敢做什么?
制衡皇上……青玉只觉得今天晚上的被子好像格外薄,一阵阵地往里头透冷气。她连忙几下把被子卷紧,头也埋了进去,再也不敢想了。
上元节行宫观灯的事儿,看起来似乎是风平浪静地结束了,没几天宫里就放出消息来,太后为安郡王选定了蒋家姑娘为正妃。这位蒋家姑娘是谁呢?就是去年秋天治平两县瘟疫,被民众立生祠拜祭的那位活菩萨。
什么,你说蒋家姑娘出身微贱,没资格做郡王妃?可是人家父亲是皇上亲封的药师,又是奉旨修书,走到哪里都有调用库银和衙役的权力,比之一般的官员都要特殊得多。而且人家还有两个伯父正在做官,哦对了,宫里还有两个堂姐妹,一个是充媛,另一个是宝林。
是的,原来的蒋婕妤升为了蒋充媛,已经位列九嫔之末了。而原本的蒋御女,现在升做了蒋宝林,注意,这位还没侍寝过呢就升了位份,真是从未有过的恩宠哪。
这么看来,蒋家姑娘的出身也不算低了,且据宫里的消息说,安郡王自己也早相中了这位蒋姑娘,要不然为什么当时给西北军采买药材,全是通过了蒋家之手呢?还有小道消息说,每次蒋姑娘应召入宫,没过多久安郡王就会赶过去,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了。
至于太后那边,则是觉得蒋姑娘治疫救人自有福德,而安郡王是要上阵打仗的人,时时都有刀兵之险,娶个福德深厚的妻子,对他也大有好处。这也是先帝为什么会托梦要一个安平十五年生人的儿媳的原因。
还有消息更灵通的人则说,当时先帝托的那个梦,不但是指明了安平十五年,还指出了是三月生人,正与蒋姑娘的生辰相合。
然而在这一片天作之合的说法中,还有另一丝不怎么和谐的声音。据消息最最灵通的人说,上元节那日行宫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宫人硬说安郡王与蒋姑娘在宫中私会,结果是根本无中生有。之后皇帝杖毙了胡说八道的宫人,然而指婚的圣旨却仍旧下来了。而当日应召去行宫观灯的那些官员和命妇们,又极力否认曾经有过这种事。如此一来倒更叫人疑惑,那天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了。
蝶衣听着初一口若悬河地讲着街头巷尾的传言,一会儿气一会儿又笑:“这些人都懂得什么!”
十五在旁边含笑道:“不管怎么样,蒋姑娘积了大福德是真的,将来必然也能庇佑王爷百战百胜,逢凶化吉。”
蝉衣正好走进来,闻言就沉了脸:“说什么呢,难道我们王爷是没有福德的?”
蝶衣吐了吐舌头,忙站起来笑道:“王爷自然是有大福德的人,若王妃也是如此,自然就更好了。”
蝉衣瞪了她一眼:“只顾着听闲话,王爷的春装可做好了?过几日圣旨颁下来,少不得又要忙起来,到时候你可顾得上?”
蝶衣自小被她管得惯了,只得笑道:“姐姐放心,我定不会耽误的。”圣旨颁下来,郡王的婚事也是内务府办理,何况之前为了崔家已经折腾过一次,好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其实也不会太忙。再说了,就算她忙,也绝不会耽误了王爷的衣裳啊,这么多年了,她几时在这个上头错过?
蝉衣收拾了几件东西又出去了,蝶衣才噘了噘嘴儿,对初一瞪瞪眼睛:“都是你害的。”
初一叫起撞天屈来:“我不过是说点新鲜事给你听听,怎么又怪我了,下回不说了。”
十五仍旧含笑道:“大约是太后给王爷设局的事没人知道,蝉衣姑娘不高兴了。”
说起这个,蝶衣也是恨恨的:“纸包不住火!早晚会传出来的。到时候叫天下人都看看这个老虔婆的恶毒心肠!”
初一忙摆手道:“这话你在屋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头也说漏了嘴,给王爷招祸。且这事儿也是王爷喜欢这天作之合的说法,才没挑破了的。”王爷这么爱重蒋姑娘,当然不愿意听见人说这个王妃是太后硬栽给他的,所以当着那些官员的面揭一下太后的脸皮也就罢了,他还是喜欢听外头的百姓说蒋姑娘有福德,才被先帝选中的。
蝶衣翻个白眼道:“我又不傻了。罢了,我去做针线了,回头有什么新鲜事儿,别忘了再给我讲啊。”说完,蹦蹦跳跳地走了。
初一看她走了,才问十五:“我怎么瞧着,蝉衣这些日子不大对劲儿……”
十五还是那么微微笑着,半晌才道:“她整日里教着蝶衣守规矩,自己这规矩也不知怎么样。”
初一很少听见他说这样的话,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这话何意?”他们四个几乎是同时被挑到沈数身边伺候的,关系极好,这还是初一头一回听见十五对蝉衣有不满的意思。
“没什么。”十五不是个很爱说话的人,只笑了笑,“王爷要派人回西北送信?”
初一知道他的脾气,不想说的话也问不出来,便抛开这个话题道:“可不是。这事儿做得急,侯爷和夫人都不知道,王爷得写信回去好生解释一番。你说,侯爷和夫人会不会生气?”
“不会。”十五仍旧是笑,“只要王爷喜欢,侯爷和夫人最后还是会依了王爷的。”
初一做个鬼脸:“王爷自然喜欢了,我昨儿进书房去回话,看王爷一边写信一边笑呢。”
十五道:“你这会儿去书房,王爷一定笑得更欢。”
初一哈哈笑起来:“可不是,今日指婚的旨意就要下到蒋家了,王爷自然高兴。”
蒋家这个时候,的确是在阖府跪接圣旨。
“……今有蒋氏第三女,端贤惠质,禀性柔嘉……”
前来宣读圣旨的内监略嫌尖细的声音在大厅内回响,念完了前头一长串赞美的官样文章之后,总算念到了重点:“仰皇太后慈谕,指为安郡王正妃。”
一屋子的人有一大半是被旨意惊呆的,直到内监收起圣旨,还有好些人没反应过来。
蒋锡是早就从女儿那里得知了实情,这会儿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女儿虽然是嫁得了如意郎君,但这圣旨的初衷也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不过此时当然不能把这种情绪露出来一点儿,桃华接了旨起身,一群男人送传旨内监出去,顺便给来的人都塞个荷包什么的,剩下女眷们就都对着桃华发呆。
小于氏心里跟泼了一盆滚醋似的。前几天蒋梅华晋了充媛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还欢欣鼓舞,一转头就听说这晋位是为了提桃华的身份,立刻就是五味杂陈。到这会儿指婚的圣旨真的下来了,桃华一跃成为郡王妃,品级还在蒋梅华之上,就更叫她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了。
厅中有那么一瞬间诡异的安静,还是景氏打破了沉默,第一个笑起来:“三弟妹,你们这一房可真是双喜临门。桃姐儿——不,如今该叫郡王妃了呢——恭喜恭喜。”
曹氏也在发懵呢。她原以为蒋燕华嫁到刘家就已经是难得的好姻缘了,桃华纵然能再强些也不会超过太多,谁知这一下子就嫁入皇家,做了郡王妃了。之前她是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的,这会听了圣旨,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听见景氏说话才稍微清醒了一点,条件反射般地笑了一声:“同喜,同喜。”
有景氏开口,气氛才活跃了起来,众人纷纷恭喜,桃华只低着头装羞,等各人都说了一圈了,她捧着圣旨往自己屋里去的时候,才看见蒋莲华站在景氏身边,用担忧的目光看着她。
桃华脚下顿了顿,对蒋莲华笑了一下。这么多道恭喜的,有多少真心她都听得出来,也只有蒋莲华是真的关心,就是景氏都差着一截子呢。
她这一笑,蒋莲华就跟出来了:“三妹妹——”
唤了这一声,蒋莲华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半晌才道:“这也是大喜事,只是皇宫里头事情那样多,你自己要小心……”外头传的那些话她也听到了一些,虽然不知哪句真哪句假,但也猜得出来这个郡王妃不是那么好做的。
桃华笑着点了点头:“谢谢二姐姐,我都知道。”
蒋莲华刚才说了那些话又觉得有点后悔,既然知道是喜事,说这些丧气话不是很不合时宜吗?这会儿看桃华笑得真挚,脸就红了一下:“妹妹不嫌我说话莽撞就好了。”
“我知道二姐姐是真心关切我的。”桃华转过身来跟她一起走,顺口问道,“二姐姐什么时候搬出去?”说好了过完年就分家,最晚出了正月也要搬了。
“就是这几天了。房子都已经收拾好,等搬过去,我请妹妹去坐坐。”蒋莲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终于可以自己单住,不用再跟大伯母一家子挤在一起了,“妹妹呢?”
“也差不多吧。”二房置办房子较晚,但收拾起来比蒋铸一家子简单,所以这些日子也差不多完工,再晾上几天通通风就可以入住了。
姐妹两个顺着石板路慢慢地走,来往遇见的仆妇们都是喜气洋洋的,见了桃华就下跪磕头,搞得桃华不胜其烦。蒋莲华走了几步,忽然低声笑了出来:“过几日就要分家,大伯母恐怕——会觉得有些遗憾。”
这话还真说得半点不错,小于氏酸完了,转头就跟蒋钧道:“早知道桃姐儿有这个福气,不该让老太爷分家的。”倘若到时候礼部行六礼都在蒋府,那外人瞧着有多热闹多体面啊。现在倒好,有什么事都会从二房的新家里走,与长房倒没多少关系了。
蒋钧微微摇了摇头:“此事是福是祸还难料,分家倒是更稳妥一些。”
小于氏吓了一跳:“怎么说?”
蒋钧微微冷笑:“你难道还真信外头说的什么先帝托梦之类的话不成?太后的意思是明摆着,只是不知皇上到底怎么想。”以前他觉得皇帝跟太后固然不合,但与安郡王应该也是对立的,但现在经过了这么多事,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既然这样,倒不如分了家好。
“那——”小于氏也糊涂了,“皇上还给梅姐儿杏姐儿升了位份……”瞧着应该是高兴的呀。
“所以说不知道皇帝怎么想呢。”蒋钧按了按太阳穴,“罢了,咱们慢慢的瞧着,总能看出点意思来。只是你须约束好了家里人,切不可在外头张狂,咱们家这时候正在风口浪尖上呢。”
蒋钧显然不是什么铁口直断的人,因为指婚圣旨刚颁下的第二天,蒋家的人还没来得及出去张狂呢,就有一件大事把指婚之事都压了下去——山东一带流民为寇,杀了两个县的官员,啸聚山林了。
青玉知道太后问的是那些执行计划的人, 其中两个宫女已经被皇帝下令处理, 就还剩下那个点火的太监了:“奴婢已经叫人去找他……”
用不了很久, 人就找到了, 但是没法问话, 因为他被泡在冰冷的江水里,连呛带冻已经昏迷不醒,眼看着只剩半条命了。
至于那几个在饮宴处散播假消息的宫人和内监, 也一样的糊涂,他们都确定自己完全是按照吩咐行事,但最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却是一无所知。
至于蒋桃华, 事实证明她的确在灯林里观灯呢,据说是因为取衣裳的宫人久久不来, 她不敢耽搁太久, 所以还穿着那条脏裙子返回了席上。至于说为什么没人看见她, 理由也很简单——裙子脏了, 虽然反穿过来也是有些失仪, 自然不好往贵人们面前凑,以免失礼。
“都处置了。”太后冷冷地道, 脸色黑得像锅底一样。谁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因此这口抛出去的黑锅最后没有扣住任何人, 反而正正掉回来砸在了她头上。
皇后大起胆子道:“姑母, 不管怎样皇上已经当众承认了指婚的旨意,这事儿总也算办成了。”
“糊涂!”太后几乎是要吼起来了。这是指不指婚的事吗?这是她的脸都丢光了!而皇后却只惦记着把蒋氏给指了出去,只惦记着她那点私心,有没有考虑过她这个姑母现在是什么境地了!
皇后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垂手站着,不敢再说什么了。
太后被她这一气,只觉得两边太阳穴如同有人在凿击似的痛,一阵阵的胸闷气短。皇后吓得连忙上前跟青玉一起给她拍背抚气,好半晌看太后终于恢复了,这才告退出去。
太后看着她出去时步履颇为轻快,怒气又止不住要往上冲:“你看看她那样子!”
青玉可不敢再让她发怒了。方才太后那一霎脸色煞白,可把她吓得不轻。若不是因着是节下,立刻就要叫太医了。只是今晚若再惊动太医,传出去这话就更不好听了,只得自己上来替太后抚背顺着气道:“娘娘切莫再动怒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的,皇上已经处置了两个,断没有人敢乱嚼舌头的。”
太后叹道:“也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宫里头这些宫人内侍是不敢,可今日来的那些官员命妇们却一定会私下谈论的,皇帝可不能像打死宫人一般打死他们。
想到死掉的两个宫人,太后又恼怒起来:“一群废物!打死倒是便宜了她们。”
青玉没有接话,身为宫人,她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儿兔死狐悲之感。在江岸上指证沈数的那个宫人,原是在寿仙宫伺候的,因在花园里说什么白丁香是雄雀粪、望月砂是野兔粪之类的话,引发了太后那一次的呕吐之症。后来太后病虽然治好,这宫人却被找个借口打发到浣衣处去了。
浣衣处那等地方,做的是最辛苦的粗活,比之在寿仙宫里洒扫更苦。这宫人呆了几个月就受不了,原是想借着此次行宫布局之事重得太后欢心,谁知最后倒是搭上了自己一条命。虽说富贵险中求,但如此结局,还是令青玉有些唏嘘。
“还有那几个,也都处置了。”太后余怒未休,冷冷地道。
这指的是在宴席上说话给沈数听的那几个小内侍。青玉偷窥了一下太后的脸色,低声道:“他们虽愚笨,却也还有几分忠心。依奴婢的短见,不如叫他们戴罪立功……”计划的失败实在不怪他们呀。
“立什么功?”
青玉将头垂得更低,一边抚着太后的背,一面悄声道:“奴婢在想,今儿晚上这火放得实在怪。且守梅林的那几个,明明看见安郡王过去了的……”
太后想也不想便道:“自然是他搞的鬼,这何须多说。”
“但安郡王如何知道的呢?”
太后眉毛一扬:“他在宫里安插了人手!不,他才回京多久,断没有这个本事,是先帝,一定是先帝给他在宫里留了人!”
一说到先帝,太后立刻精神了:“我就知道,他当初有多疼爱那个孽种,怎么可能真的甘心把人送走?只可惜当初那药怎么没连他一起——”
话在这里戛然而止,青玉心口砰砰乱跳,连头都不敢抬。只听太后气息渐渐平静下来,淡淡道:“着人去查,看这宫里到底是谁给他通风报信了。”
青玉连忙应了。太后坐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道:“看皇帝今日的样子,是真把赵充仪肚子里这一个看得重。为了她竟然——”
青玉陪着笑道:“也是安郡王实在太过咄咄逼人,把赵侍郎逼得无处可退——那是朝廷命官,皇上自然要恼的。”若是安郡王别那么得理不饶人,说不定这指婚的圣旨也就没有了。现在可好,皇帝一怒,说出的话那可是金口玉言,再无可更改的。
太后冷笑了一下:“为什么朝廷命官,还不是为了赵充仪肚子里那一个。”她往后靠到座椅上,出神片刻才仿佛自言自语般地道,“跟先帝一个样儿……”
青玉后背立刻冒了一层冷汗。皇帝跟先帝没多少相似之处,太后这句话分明指的是皇帝看重赵充仪肚子里这一胎,就像先帝当年看重贤妃的肚子一样。贤妃当年不能留,那赵充仪呢?
“奴婢看,皇上对赵充仪也没多少宠爱……”青玉大着胆子道,“听说赵充仪侍寝的次数还不如淑妃多……”
太后嗤笑:“那是当初。赵家是于家姻亲,他自然不喜欢。若不是袁家被阁老死死压着,说不定早就提拔起来了。可如今——”她悠悠一叹,“赵充仪怀上了,若能生下皇子,身份可不比袁氏生的低。”
青玉的汗冒得更多了:“皇上对太后素来是孝顺的……”太后这话,分明是在说皇帝不满于家啊。
“那也是他不得不孝。”太后半闭着眼睛,冷冷地道,“定北侯府和老四在一天,他就要靠着于家。若不然,单凭这些年宫里没的那几胎,他岂肯罢休?”
青玉平日里看多了太后和皇帝母慈子孝,虽然知道这并非亲母子,其间难免有利益相关之事,可也觉得两人是真的有母子之情。可是现在听太后这般说法,竟是冷冰冰的,怎能不让她打心里往外冷呢?
“皇上,也是看着太后的脸面呢……”青玉声如蚊蚋,“只是如今宫里还没有子嗣……”皇帝也急了啊。
“是啊。”太后又叹了口气,“也是皇后没福。”她但凡能生一个,也不至于弄成今天这样。
说来说去这话题又绕回来了。这些年来每次说到子嗣,结尾都是这样,因为皇后不能生,所以这个局就是解不开的。
“赵氏不能生皇子。”太后靠在座椅上出神良久,又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随即站起身来,“扶我去歇息,今天也闹够了。”
青玉连忙搀着她,嗫嚅道:“可娘娘前些日子也说过,如今不宜得罪赵家……”
太后没说话,只是抬起一只手在空中翻覆了两下。看青玉一脸茫然才道:“制衡。赵家也只能靠着皇上罢了。”
她说了这句话就去歇下了。青玉不敢再问,将帐子掩好,自己在脚踏上卧下来,才反复地思索太后的意思。赵家只能靠着皇上,这话好懂,然而赵家太后前头才说了,有安郡王和定北侯在,皇帝就只能依靠于氏一族,所以这个制衡,难道是说可以用安郡王来制衡皇上,从而令赵家也不敢做什么?
制衡皇上……青玉只觉得今天晚上的被子好像格外薄,一阵阵地往里头透冷气。她连忙几下把被子卷紧,头也埋了进去,再也不敢想了。
上元节行宫观灯的事儿,看起来似乎是风平浪静地结束了,没几天宫里就放出消息来,太后为安郡王选定了蒋家姑娘为正妃。这位蒋家姑娘是谁呢?就是去年秋天治平两县瘟疫,被民众立生祠拜祭的那位活菩萨。
什么,你说蒋家姑娘出身微贱,没资格做郡王妃?可是人家父亲是皇上亲封的药师,又是奉旨修书,走到哪里都有调用库银和衙役的权力,比之一般的官员都要特殊得多。而且人家还有两个伯父正在做官,哦对了,宫里还有两个堂姐妹,一个是充媛,另一个是宝林。
是的,原来的蒋婕妤升为了蒋充媛,已经位列九嫔之末了。而原本的蒋御女,现在升做了蒋宝林,注意,这位还没侍寝过呢就升了位份,真是从未有过的恩宠哪。
这么看来,蒋家姑娘的出身也不算低了,且据宫里的消息说,安郡王自己也早相中了这位蒋姑娘,要不然为什么当时给西北军采买药材,全是通过了蒋家之手呢?还有小道消息说,每次蒋姑娘应召入宫,没过多久安郡王就会赶过去,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了。
至于太后那边,则是觉得蒋姑娘治疫救人自有福德,而安郡王是要上阵打仗的人,时时都有刀兵之险,娶个福德深厚的妻子,对他也大有好处。这也是先帝为什么会托梦要一个安平十五年生人的儿媳的原因。
还有消息更灵通的人则说,当时先帝托的那个梦,不但是指明了安平十五年,还指出了是三月生人,正与蒋姑娘的生辰相合。
然而在这一片天作之合的说法中,还有另一丝不怎么和谐的声音。据消息最最灵通的人说,上元节那日行宫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宫人硬说安郡王与蒋姑娘在宫中私会,结果是根本无中生有。之后皇帝杖毙了胡说八道的宫人,然而指婚的圣旨却仍旧下来了。而当日应召去行宫观灯的那些官员和命妇们,又极力否认曾经有过这种事。如此一来倒更叫人疑惑,那天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了。
蝶衣听着初一口若悬河地讲着街头巷尾的传言,一会儿气一会儿又笑:“这些人都懂得什么!”
十五在旁边含笑道:“不管怎么样,蒋姑娘积了大福德是真的,将来必然也能庇佑王爷百战百胜,逢凶化吉。”
蝉衣正好走进来,闻言就沉了脸:“说什么呢,难道我们王爷是没有福德的?”
蝶衣吐了吐舌头,忙站起来笑道:“王爷自然是有大福德的人,若王妃也是如此,自然就更好了。”
蝉衣瞪了她一眼:“只顾着听闲话,王爷的春装可做好了?过几日圣旨颁下来,少不得又要忙起来,到时候你可顾得上?”
蝶衣自小被她管得惯了,只得笑道:“姐姐放心,我定不会耽误的。”圣旨颁下来,郡王的婚事也是内务府办理,何况之前为了崔家已经折腾过一次,好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其实也不会太忙。再说了,就算她忙,也绝不会耽误了王爷的衣裳啊,这么多年了,她几时在这个上头错过?
蝉衣收拾了几件东西又出去了,蝶衣才噘了噘嘴儿,对初一瞪瞪眼睛:“都是你害的。”
初一叫起撞天屈来:“我不过是说点新鲜事给你听听,怎么又怪我了,下回不说了。”
十五仍旧含笑道:“大约是太后给王爷设局的事没人知道,蝉衣姑娘不高兴了。”
说起这个,蝶衣也是恨恨的:“纸包不住火!早晚会传出来的。到时候叫天下人都看看这个老虔婆的恶毒心肠!”
初一忙摆手道:“这话你在屋里说说也就罢了,万不可在外头也说漏了嘴,给王爷招祸。且这事儿也是王爷喜欢这天作之合的说法,才没挑破了的。”王爷这么爱重蒋姑娘,当然不愿意听见人说这个王妃是太后硬栽给他的,所以当着那些官员的面揭一下太后的脸皮也就罢了,他还是喜欢听外头的百姓说蒋姑娘有福德,才被先帝选中的。
蝶衣翻个白眼道:“我又不傻了。罢了,我去做针线了,回头有什么新鲜事儿,别忘了再给我讲啊。”说完,蹦蹦跳跳地走了。
初一看她走了,才问十五:“我怎么瞧着,蝉衣这些日子不大对劲儿……”
十五还是那么微微笑着,半晌才道:“她整日里教着蝶衣守规矩,自己这规矩也不知怎么样。”
初一很少听见他说这样的话,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这话何意?”他们四个几乎是同时被挑到沈数身边伺候的,关系极好,这还是初一头一回听见十五对蝉衣有不满的意思。
“没什么。”十五不是个很爱说话的人,只笑了笑,“王爷要派人回西北送信?”
初一知道他的脾气,不想说的话也问不出来,便抛开这个话题道:“可不是。这事儿做得急,侯爷和夫人都不知道,王爷得写信回去好生解释一番。你说,侯爷和夫人会不会生气?”
“不会。”十五仍旧是笑,“只要王爷喜欢,侯爷和夫人最后还是会依了王爷的。”
初一做个鬼脸:“王爷自然喜欢了,我昨儿进书房去回话,看王爷一边写信一边笑呢。”
十五道:“你这会儿去书房,王爷一定笑得更欢。”
初一哈哈笑起来:“可不是,今日指婚的旨意就要下到蒋家了,王爷自然高兴。”
蒋家这个时候,的确是在阖府跪接圣旨。
“……今有蒋氏第三女,端贤惠质,禀性柔嘉……”
前来宣读圣旨的内监略嫌尖细的声音在大厅内回响,念完了前头一长串赞美的官样文章之后,总算念到了重点:“仰皇太后慈谕,指为安郡王正妃。”
一屋子的人有一大半是被旨意惊呆的,直到内监收起圣旨,还有好些人没反应过来。
蒋锡是早就从女儿那里得知了实情,这会儿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女儿虽然是嫁得了如意郎君,但这圣旨的初衷也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不过此时当然不能把这种情绪露出来一点儿,桃华接了旨起身,一群男人送传旨内监出去,顺便给来的人都塞个荷包什么的,剩下女眷们就都对着桃华发呆。
小于氏心里跟泼了一盆滚醋似的。前几天蒋梅华晋了充媛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还欢欣鼓舞,一转头就听说这晋位是为了提桃华的身份,立刻就是五味杂陈。到这会儿指婚的圣旨真的下来了,桃华一跃成为郡王妃,品级还在蒋梅华之上,就更叫她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了。
厅中有那么一瞬间诡异的安静,还是景氏打破了沉默,第一个笑起来:“三弟妹,你们这一房可真是双喜临门。桃姐儿——不,如今该叫郡王妃了呢——恭喜恭喜。”
曹氏也在发懵呢。她原以为蒋燕华嫁到刘家就已经是难得的好姻缘了,桃华纵然能再强些也不会超过太多,谁知这一下子就嫁入皇家,做了郡王妃了。之前她是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的,这会听了圣旨,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听见景氏说话才稍微清醒了一点,条件反射般地笑了一声:“同喜,同喜。”
有景氏开口,气氛才活跃了起来,众人纷纷恭喜,桃华只低着头装羞,等各人都说了一圈了,她捧着圣旨往自己屋里去的时候,才看见蒋莲华站在景氏身边,用担忧的目光看着她。
桃华脚下顿了顿,对蒋莲华笑了一下。这么多道恭喜的,有多少真心她都听得出来,也只有蒋莲华是真的关心,就是景氏都差着一截子呢。
她这一笑,蒋莲华就跟出来了:“三妹妹——”
唤了这一声,蒋莲华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半晌才道:“这也是大喜事,只是皇宫里头事情那样多,你自己要小心……”外头传的那些话她也听到了一些,虽然不知哪句真哪句假,但也猜得出来这个郡王妃不是那么好做的。
桃华笑着点了点头:“谢谢二姐姐,我都知道。”
蒋莲华刚才说了那些话又觉得有点后悔,既然知道是喜事,说这些丧气话不是很不合时宜吗?这会儿看桃华笑得真挚,脸就红了一下:“妹妹不嫌我说话莽撞就好了。”
“我知道二姐姐是真心关切我的。”桃华转过身来跟她一起走,顺口问道,“二姐姐什么时候搬出去?”说好了过完年就分家,最晚出了正月也要搬了。
“就是这几天了。房子都已经收拾好,等搬过去,我请妹妹去坐坐。”蒋莲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终于可以自己单住,不用再跟大伯母一家子挤在一起了,“妹妹呢?”
“也差不多吧。”二房置办房子较晚,但收拾起来比蒋铸一家子简单,所以这些日子也差不多完工,再晾上几天通通风就可以入住了。
姐妹两个顺着石板路慢慢地走,来往遇见的仆妇们都是喜气洋洋的,见了桃华就下跪磕头,搞得桃华不胜其烦。蒋莲华走了几步,忽然低声笑了出来:“过几日就要分家,大伯母恐怕——会觉得有些遗憾。”
这话还真说得半点不错,小于氏酸完了,转头就跟蒋钧道:“早知道桃姐儿有这个福气,不该让老太爷分家的。”倘若到时候礼部行六礼都在蒋府,那外人瞧着有多热闹多体面啊。现在倒好,有什么事都会从二房的新家里走,与长房倒没多少关系了。
蒋钧微微摇了摇头:“此事是福是祸还难料,分家倒是更稳妥一些。”
小于氏吓了一跳:“怎么说?”
蒋钧微微冷笑:“你难道还真信外头说的什么先帝托梦之类的话不成?太后的意思是明摆着,只是不知皇上到底怎么想。”以前他觉得皇帝跟太后固然不合,但与安郡王应该也是对立的,但现在经过了这么多事,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既然这样,倒不如分了家好。
“那——”小于氏也糊涂了,“皇上还给梅姐儿杏姐儿升了位份……”瞧着应该是高兴的呀。
“所以说不知道皇帝怎么想呢。”蒋钧按了按太阳穴,“罢了,咱们慢慢的瞧着,总能看出点意思来。只是你须约束好了家里人,切不可在外头张狂,咱们家这时候正在风口浪尖上呢。”
蒋钧显然不是什么铁口直断的人,因为指婚圣旨刚颁下的第二天,蒋家的人还没来得及出去张狂呢,就有一件大事把指婚之事都压了下去——山东一带流民为寇,杀了两个县的官员,啸聚山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