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实地调查
第55章:实地调查
余见海要去菜场好好看看,只有实地查看一下,才能更好的掌握行情。如果可能的话,余见海打算和菜贩子合作,把黄瓜批发给他们。事实上那些种菜的大户,走的都是批发路线。全部自产自销,谁有那么大的能耐?
镇上的菜贩子有好几个呢,他们天天从批发市场整车整车的往回拉菜转手倒卖。现在余见海的黄瓜上市,品质远超那些普通的瓜果,应该能和他们谈得来。
爷儿两个到了菜场,摊子刚刚一铺开,就有人围了上来。
“老余,又来了啊!你可是几天没来了!”那个老阿姨笑呵呵道,“这些黄瓜真嫩啊!口感是不是和原来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来二斤。”
“这是我家大棚新上市的,口感和一样一样,要不你拿一根尝尝!”余汉生呵呵笑道,麻利的开始称重。
“哈哈我相信你!”阿姨一边掏钱一边笑道,“都种上大棚了啊,老余你发财了哇。”
“哪里哪里,都是托大家的福。”余汉生满脸堆笑道,招呼下一个顾客。
“大爷,给我称五块钱的黄瓜。钱先给您,你称好了先放在这里,等会我回来拿!”
“好勒你就放心吧!”
顾客一个接着一个,余汉生脸上乐开了花。余见海站在边上看着,微微点头。
嘿嘿,我余见海家的黄瓜回来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余见海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这句广告,觉得用在自家黄瓜上十分贴切。
余汉生的生意好,那些贩子们可就不乐意了。一个个斜着眼远远望着,脸色十分难看。
也难怪这些贩子心里不舒服,上一阵子是瓜果上市的高峰期,农村上来卖菜的人特别多,无形中抢占了他们很多市场份额。农村人自家长的瓜果蔬菜,新鲜不说,价钱还便宜,当然很受欢迎。
当然余汉生算是个例外,他种的瓜果要比一般人好一些,价格也稍贵。至于余见海回来后,那些改造过的瓜果卖了高价,那是另外一回事,一前一后没有可比性。
现在好不容易农村的瓜果败园了,这些菜贩子们总算松了口气,终于轮到他们大显身手了。可以说菜贩子们都憋足了劲,每天小货车都是装得满满的回来。
别的不说,今天的市场上,光是黄瓜就有千把来斤呢。
尼玛,谁知道余汉生这个老头突然间又杀了出来,而且一下子就拉来了不下二百斤黄瓜。这下可好了,菜贩子的黄瓜滞销了。
一个正在买菜的妇女刚刚从某个摊上拿了两条黄瓜,无意中回头看了一下,突然放下黄瓜,头也不回的去了余汉生那边。
手里拿着塑料袋笑脸相迎的菜贩子愣住了,接着咬牙启齿的吐了口唾沫。
另一个摊子上,一个壮硕的男子熟练地挑着黄瓜,抬头看到了余汉生在那里卖黄瓜,突然间就住了手,甚至把挑好的黄瓜又拿出来几根。“就这些,称称看多少!”
这男子付了钱提着黄瓜绕了一圈来到余汉生摊子上:“老余,老规矩,十斤!”
这样的事不停地在上演,可是把菜贩子们气得够呛。余汉生在这里卖黄瓜,他们那些的黄瓜基本上就没人买了,只好郁闷地望着余汉生的方向,呼哧呼哧的生着闷气。
他们生气也是有原因的,上一阵子,黄瓜的行情不好,余汉生的价格比较贵,还有一些贪图便宜的选择他们的黄瓜。
现在倒好,黄瓜的批发价都涨到两块多一斤了,余汉生居然还是卖三块钱一斤。这个价钱可是真坑人,让菜贩子们哭笑不得。
他们批发回来的价钱就两块多,最少要卖三块一斤才能赚钱。可是他们黄瓜的品质要差得多,和余见海的比起来没有半点竞争力。
同样的价格,傻子才会选择口感差的呢。这下子就连原来喜欢便宜货的那些人,也都开始买余汉生的黄瓜了。
结果余汉生这边忙得不可开交,黄瓜一筐一筐的卖完,菜贩子们黄瓜根本没人问津,原原本本的堆放在摊位上。
菜贩子们十分郁闷,不太理解余汉生怎么不涨价,那么好的黄瓜和他们的卖一样的价钱。
其实这也是余见海的主意。
上一阵子,他们家的黄瓜一共就那么点,和别人的相比品质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就是卖得贵一些也是供不应求,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可是现在不同,他的三亩大棚黄瓜即将全部上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再走高价路线肯定行不通。南城才多大点地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消费得起高端食品的。
在还没有开拓其他市场的情况下,占领南城这个本地市场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抢占本地的大部分市场,那就只能走一条路,和这些菜贩子直接竞争。
黄瓜品质本来就好,现在用同等的价格去卖,人们选择买谁的已经一目了然。
如果说余见海一开始让余汉生走的是高精尖的风格,那么现在是完全走了另外一种路线,那就是物美价廉。
虽然相对而言,这么好的黄瓜卖得有点便宜了,可是现在产量大呀。再说就算是三块来钱一斤,也达到了余见海的预期价格。
黄瓜一亩地的常规产量就有一万多斤,就是按照常规产量,同样按照三块一斤计算,一亩大棚最低收入也有三四万块钱,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余见海根据原来几分地黄瓜产量得处判断,他的黄瓜经过药汁滋养后,每一亩的产量估计能达到三万斤。要是冬天气候适宜,产量甚至可以更高一些。
要是价格再高一点的话,那一亩地的收益就很恐怖了。
所以余见海当机立断,不走高端路线,直接抢占市场份额,就和菜贩子们卖一个价,三块钱一斤。
总之是自己种的,就是三块一斤也可以了。可是菜贩子们的黄瓜都是批发来的,批发价就超过了两块,总不能按照批发价来卖吧?
所以他们和余见海相比,没有半点优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余汉生的黄瓜一筐又一筐的卖完,干瞪着眼光着急。
十点刚刚多一点,余见海家的黄瓜就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最后几斤。
菜贩子们终于松了口气,心说早卖完早好,卖完了赶紧走吧,你在这里连我们的生意都被搅和了。只要余汉生离开这个地方,他们的黄瓜多多少少的还能再卖一些。
哪里知道,就是最后剩下的这点黄瓜,竟然让两个顾客吵了起来。
余见海要去菜场好好看看,只有实地查看一下,才能更好的掌握行情。如果可能的话,余见海打算和菜贩子合作,把黄瓜批发给他们。事实上那些种菜的大户,走的都是批发路线。全部自产自销,谁有那么大的能耐?
镇上的菜贩子有好几个呢,他们天天从批发市场整车整车的往回拉菜转手倒卖。现在余见海的黄瓜上市,品质远超那些普通的瓜果,应该能和他们谈得来。
爷儿两个到了菜场,摊子刚刚一铺开,就有人围了上来。
“老余,又来了啊!你可是几天没来了!”那个老阿姨笑呵呵道,“这些黄瓜真嫩啊!口感是不是和原来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来二斤。”
“这是我家大棚新上市的,口感和一样一样,要不你拿一根尝尝!”余汉生呵呵笑道,麻利的开始称重。
“哈哈我相信你!”阿姨一边掏钱一边笑道,“都种上大棚了啊,老余你发财了哇。”
“哪里哪里,都是托大家的福。”余汉生满脸堆笑道,招呼下一个顾客。
“大爷,给我称五块钱的黄瓜。钱先给您,你称好了先放在这里,等会我回来拿!”
“好勒你就放心吧!”
顾客一个接着一个,余汉生脸上乐开了花。余见海站在边上看着,微微点头。
嘿嘿,我余见海家的黄瓜回来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余见海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这句广告,觉得用在自家黄瓜上十分贴切。
余汉生的生意好,那些贩子们可就不乐意了。一个个斜着眼远远望着,脸色十分难看。
也难怪这些贩子心里不舒服,上一阵子是瓜果上市的高峰期,农村上来卖菜的人特别多,无形中抢占了他们很多市场份额。农村人自家长的瓜果蔬菜,新鲜不说,价钱还便宜,当然很受欢迎。
当然余汉生算是个例外,他种的瓜果要比一般人好一些,价格也稍贵。至于余见海回来后,那些改造过的瓜果卖了高价,那是另外一回事,一前一后没有可比性。
现在好不容易农村的瓜果败园了,这些菜贩子们总算松了口气,终于轮到他们大显身手了。可以说菜贩子们都憋足了劲,每天小货车都是装得满满的回来。
别的不说,今天的市场上,光是黄瓜就有千把来斤呢。
尼玛,谁知道余汉生这个老头突然间又杀了出来,而且一下子就拉来了不下二百斤黄瓜。这下可好了,菜贩子的黄瓜滞销了。
一个正在买菜的妇女刚刚从某个摊上拿了两条黄瓜,无意中回头看了一下,突然放下黄瓜,头也不回的去了余汉生那边。
手里拿着塑料袋笑脸相迎的菜贩子愣住了,接着咬牙启齿的吐了口唾沫。
另一个摊子上,一个壮硕的男子熟练地挑着黄瓜,抬头看到了余汉生在那里卖黄瓜,突然间就住了手,甚至把挑好的黄瓜又拿出来几根。“就这些,称称看多少!”
这男子付了钱提着黄瓜绕了一圈来到余汉生摊子上:“老余,老规矩,十斤!”
这样的事不停地在上演,可是把菜贩子们气得够呛。余汉生在这里卖黄瓜,他们那些的黄瓜基本上就没人买了,只好郁闷地望着余汉生的方向,呼哧呼哧的生着闷气。
他们生气也是有原因的,上一阵子,黄瓜的行情不好,余汉生的价格比较贵,还有一些贪图便宜的选择他们的黄瓜。
现在倒好,黄瓜的批发价都涨到两块多一斤了,余汉生居然还是卖三块钱一斤。这个价钱可是真坑人,让菜贩子们哭笑不得。
他们批发回来的价钱就两块多,最少要卖三块一斤才能赚钱。可是他们黄瓜的品质要差得多,和余见海的比起来没有半点竞争力。
同样的价格,傻子才会选择口感差的呢。这下子就连原来喜欢便宜货的那些人,也都开始买余汉生的黄瓜了。
结果余汉生这边忙得不可开交,黄瓜一筐一筐的卖完,菜贩子们黄瓜根本没人问津,原原本本的堆放在摊位上。
菜贩子们十分郁闷,不太理解余汉生怎么不涨价,那么好的黄瓜和他们的卖一样的价钱。
其实这也是余见海的主意。
上一阵子,他们家的黄瓜一共就那么点,和别人的相比品质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就是卖得贵一些也是供不应求,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可是现在不同,他的三亩大棚黄瓜即将全部上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再走高价路线肯定行不通。南城才多大点地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消费得起高端食品的。
在还没有开拓其他市场的情况下,占领南城这个本地市场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抢占本地的大部分市场,那就只能走一条路,和这些菜贩子直接竞争。
黄瓜品质本来就好,现在用同等的价格去卖,人们选择买谁的已经一目了然。
如果说余见海一开始让余汉生走的是高精尖的风格,那么现在是完全走了另外一种路线,那就是物美价廉。
虽然相对而言,这么好的黄瓜卖得有点便宜了,可是现在产量大呀。再说就算是三块来钱一斤,也达到了余见海的预期价格。
黄瓜一亩地的常规产量就有一万多斤,就是按照常规产量,同样按照三块一斤计算,一亩大棚最低收入也有三四万块钱,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余见海根据原来几分地黄瓜产量得处判断,他的黄瓜经过药汁滋养后,每一亩的产量估计能达到三万斤。要是冬天气候适宜,产量甚至可以更高一些。
要是价格再高一点的话,那一亩地的收益就很恐怖了。
所以余见海当机立断,不走高端路线,直接抢占市场份额,就和菜贩子们卖一个价,三块钱一斤。
总之是自己种的,就是三块一斤也可以了。可是菜贩子们的黄瓜都是批发来的,批发价就超过了两块,总不能按照批发价来卖吧?
所以他们和余见海相比,没有半点优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余汉生的黄瓜一筐又一筐的卖完,干瞪着眼光着急。
十点刚刚多一点,余见海家的黄瓜就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最后几斤。
菜贩子们终于松了口气,心说早卖完早好,卖完了赶紧走吧,你在这里连我们的生意都被搅和了。只要余汉生离开这个地方,他们的黄瓜多多少少的还能再卖一些。
哪里知道,就是最后剩下的这点黄瓜,竟然让两个顾客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