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社会我杜哥(二合一)
  龚氏那边,虽被杜锦宁一刀戳中心脏,但也知道现在赵晤大权在握,她要是在赵晤的寿辰宴上晕倒或直接走掉,事情就闹大了。到时候赵晤一问,得知真相,一来会恼她为难杜锦宁,二来也会想起她是张老夫人的亲妹妹,连带着猜忌上她的丈夫和儿子。
  所以即便她气得吐血,也没敢再闹,恨恨地望着杜锦宁离去后,就忍着一口气沉着脸坐在那里。
  她做郡王妃也二三十年了,皇室血脉又不多,有些还在夺嫡斗争中被牵连。能参加宴会,品阶和年纪、资格较高较老的,除了大长公主,也就她一个,平时奉承她的人可不少。
  可这会子被杜锦宁明晃晃的挑出她是“犯了谋逆罪的张老夫人的亲妹妹”,谁还敢凑上前来?要是跟她走得近了,岂不得被皇上怀疑她们也跟龚氏一样,对张家灭门一案有不满,怀恨在心?
  因此龚氏被杜锦宁狠怼了一句后,刚刚还跟她聊得正欢的刑部尚书的夫人赶紧起身,抓住一个看热闹的夫人:“王夫人,你也来了?前段时间听说你病了,现在可好利索了?这儿风大,你还是别吹风了。走吧,咱们进殿里去。”
  大长公主也站了起来,招呼吕紫颐道:“你不是要去看鲁国家的小郡主吗?走,祖母带你去。”说着也不跟龚氏打招呼,径直走了。
  看热闹的人也跟潮水般退散了去。
  龚氏被气得差点又吐一口血。
  “王妃,您……没事吧?”龚氏的丫鬟担忧地问道。
  龚氏明知道今儿这事就这样算了是最好的,她姐姐的事被杜锦宁这样明晃晃的喝破,实在不宜多生事端。
  但她就咽不下这口气。
  在京城贵妇圈里风光多年,这样被杜锦宁打脸,她要不把场子找回来,谁还买她的账?如果杜锦宁还没研究出高产水稻,这口气她也就强忍下去了。可现在高产水稻被研究出来了,她还听说工部有四个官员被派去学如何种植高产水稻,而且还学会了。想来这个杜锦宁,在赵晤心里份量不那么重了吧?
  她半眯了眼睛,目光阴狠:“如意,你去前面爷们那边,吩咐世子身边的小厮到靖国公世子那里,透露一下宁国长公主的美貌天下无双。”
  她转过头去,又看向另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你去盯着杜锦宁,看看她吃完宴席后什么时候离开。得了消息传递给如意,让她透露给靖国公世子。”
  顿了顿,她又吩咐:“你俩换身衣服再去,能改变一下容貌最好。”
  贵妇或贵女赴宴,总会多备两身衣服,以免被汤水泼到身上或是汗湿了出丑。丫鬟们却没那么讲究。
  但龚氏想报复杜锦宁,特意叫丫鬟们带了不同式样的衣服。
  两个丫鬟领命而去,找了看管衣物的嬷嬷换了衣衫,便分头行动。贵妃、贵女们带的丫鬟多,有什么事都叫丫鬟做,丫鬟们来来往往的并不引人注意。
  龚氏整了整衣衫,又抿了一下发髻,站了起来,往正殿而去。
  ……
  偏殿里,杜锦宁正含笑对苏氏道:“我少出来走动,也不大认得人。婆婆您带着我认识一下众位夫人小姐吧。”
  见了杜锦宁对苏氏的态度,又听到她这句话,屋里的众位夫人都暗自点头。
  杜锦宁能以女子之身参与朝政,弄出了那么高产量的稻种,是个有大本事的;又被封为长公主,各种宴会从来不见她现身,大家都觉得这位宁国长公主是不是挺高傲的,不屑于与她们为伍。现在看她对婆婆十分恭敬,态度也亲和,不是那等目中无人的,大家对她的印象自然就变好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苏氏虽不精明,交际上却是没大错的。杜锦宁在众人面前抬高她,她心里隐隐既高兴又骄傲,于是领着杜锦宁,从上首那桌开始,将屋里的众位夫人和小姐都介绍了一遍。
  “公主,差不多到时辰过去了,别让太后娘娘掂记您。”燕姑姑见时辰差不多了,就低声提醒道。
  虽说是低声,她的声音却恰好让人听见。
  近旁的人一愣,转头看看屋里滴漏,便催促杜锦宁:“行了,长公主您赶紧过去吧,快开席了。”
  介绍加寒喧两句,这才认了一桌半的人,还有两桌半没认完呢。
  杜锦宁只好跟大家道歉了一番,又把苏氏送回到她的座位上,这才告辞离开。
  她这谦和有礼的态度,自然赢来了大家的夸赞,直把苏氏夸得合不拢嘴。
  想起来之前曹嬷嬷的劝说,她顺着大家的话道:“公主确实是个好孩子,每日早上坚持来给我请安,吃饭的时候还站在我身后布菜。我说你这么忙,每日要去庄子上,哪用得着每日跑过来请安?跟她说了多少次,我公公也发了话,她才没再坚持。这孩子,是真孝顺。”
  “齐夫人你是个有大福气的。儿子争气,娶了公主做儿媳妇,还这么孝顺你。不像我家那儿媳妇,家世不怎么样,臭毛病还不少,整日娇娇弱弱的,叫她来请个安,不是这病就是那痛,实在叫我看不惯……”
  杜锦宁也不管离开后别人怎么议论她,出了偏殿走了几步,早在跟龚氏发生口角后就离开了她身边的春禾,忽然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她身边,凑到她耳边低语。
  燕姑姑知道主仆一体,她既出了宫跟了杜锦宁,自然不能让杜锦宁出事。见杜锦宁和春禾说话没有避开她的意思,她便也没有往后退,站在那里听春禾说话。
  “安庆郡王妃派了丫鬟去了前殿,让她儿子的小厮在靖国公世子身边闲聊,说您如何美貌无双,妩媚动人。靖国公世子已派了人来打听您。”
  听完春禾的话,燕姑姑悚然一惊,跟杜锦宁道:“公主,您可得小心了。那位靖国公世子最是好色,偏他前头三个哥哥都死在了战场,现如今靖国公府只剩了他一个儿子,老夫人把他宠得无法无天。现如今西北全靠靖国公守卫,就算他轻薄您两句,恐怕你也得受着。皇上不好对他太过严厉,最多斥责两句也就罢了。”
  杜锦宁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最讨厌这种后宅手段。
  因念书科举做官的关系,本来她的名声就不怎么好。刚才她之所以去苏氏那里装贤媳,就是刷一波好感。毕竟以后重要的宴会她都得参加,名声不好、人缘不佳被人冷落,总不大舒服。
  宋朝对女子尚算宽容,只要她跟这些女眷交往时态度谦和有礼,日久见人心,那些不好的言论总会消失。
  可如果被人在宴会上轻薄调戏,她做得再好也没用。名声一落千丈,再想挽回就难了。
  龚氏这招可真狠。
  她对燕姑姑道:“一会儿进了大殿,你去找太后娘娘的心腹宫女,把这事跟她说了,让她抽空跟太后娘娘禀报一声。”
  燕姑姑一怔,实在没想到杜锦宁会干脆利索地把事情捅到郑太后那里去。
  她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说,点头应了一声:“是。”
  杜锦宁又对春禾道:“你去找观棋或不语,把这事告诉驸马;并跟驸马说,我已将此事告诉太后了,到时候抓个现形,才好追查此事。先别打草惊蛇。”
  “是,公主。”春禾应了一声,转身又离开了。
  “走吧,进正殿去。”杜锦宁跟燕姑姑说了一声,进了正殿。
  正殿的席位跟偏殿不一样,正殿是每人面前一个小案几,独自一桌。郑太后坐在最上首,两边依品阶依次排列,跟着祖母或母亲来的小姐们则坐在后面一排。
  赵明月也才去婆婆那里刷声望值回来,见了杜锦宁进来,赶紧朝她招手:“这边坐。”
  杜锦宁的位置跟她紧挨着。
  杜锦宁过去坐了。燕姑姑则像是要跟故人叙旧似的,去找立在角落里的一个嬷嬷说话。
  杜锦宁自然不会扣着时间过来,坐在那里又跟赵明月说了一会儿话,宴席才开始。
  行礼,恭祝赵晤和太后万岁千岁,大家这才随意吃喝起来。
  眼看太后吃得差不多了,一个宫女去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郑太后便笑道:“大家随意,哀家去换身衣服。”说着起身,去了后殿。
  不一会儿,她回来了,脸色倒没什么变化,只是朝着杜锦宁微一颔首。
  杜锦宁本也没怎么担心,御宴吃得挺开心。此时见太后这样,心下更是安定。
  不一会儿,燕姑姑回到她身后,悄声道:“太后娘娘让您假装先离开,出去后到偏殿夫人那里。”
  杜锦宁点头。
  不一会儿,大家都吃好撤了席,宫女送上茶来,这时候便可随意活动了,杜锦宁去跟郑太后告辞。
  从正殿出来,春禾便迎了上来,道:“刚那个丫鬟急匆匆去报信了。”
  杜锦宁一笑,从台阶下去,从中轴线走到大门处,又从回廊绕了回来,去了偏殿。
  “你怎的来了?可吃好了?”苏氏待她甚是亲热。
  “吃好了。”杜锦宁道,“婆婆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我坐一会儿。如果你有事就先走吧,不必等我。”苏氏在家里也是无聊,在这里还能跟人聊聊天,自然不会这么早走。
  “公主。”有个妇人凑上前来,问道,“你种出来的那个高产水稻,什么时候大面积推广?”
  一听这话,大家也都竖起耳朵听。
  在座的都是主母,主掌着家里中馈。每家的田地都有不少,自然希望能在晚稻的时候种上高产水稻。
  杜锦宁笑道:“今年来不及了。早稻还没收割完毕,晚稻已经开始育苗了,否则赶不上农时。因此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推广。不过种子数量还是有限,不能大面积种植。”
  众位夫人眼睛一亮,一人问道:“不知如何才能获得高产稻种?”
  “此事还得请示皇上。”杜锦宁道。
  大家听了,倒也不失望。
  杜锦宁那五百亩水稻的产量大家可都算过的,一亩八石,五百亩就差不多有四千石。这么多种子,她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比其他人先拿到稻种。
  有人又问起如何种植高产水稻来。
  杜锦宁也明白郑太后的意思,要尽量在这里拖延时间,别人问什么,她就答什么,而且答得还挺详尽,又在众位三品诰命中刷了一波好感度。
  赵晤即便要摆生辰宴,也不可能耽误政务,这个宴会的时候是申时,相当于现代的下午四五点钟。杜锦宁跟大家聊得太阳偏西,太后这才派了人过来,领她去了宁寿宫。
  “龚氏已被安庆郡王送去家庙了,没个三五年,不会回来。”郑太后道,“你放心,皇上已警告过安庆郡王和世子了,此事是龚氏挑起,与你无关。如果他们胆敢为难你,皇上必严惩。”
  “多谢皇兄,多谢母后。”杜锦宁感激地道。
  郑太后看向杜锦宁的目光有些复杂。
  杜锦宁以前把自己当成男人,极少在内宅里混,她还担心杜锦宁不知如何应付这些内宅妇人的招数呢。谁知道杜锦宁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事情捅到她跟赵晤面前,人证俱全,她跟赵晤想不处理龚氏都不行。
  原先她就怀疑张家搜出龙袍之事,有杜锦宁做的手脚在里面。从龚氏这件事可以看出,这种可能性极大。
  杜锦宁也知道郑太后会觉得她太有心计,忙道:“母后,我正是因为不喜欢勾心斗角,才整日呆在庄子上。我觉得植物是最可爱的东西,你给它水,给它肥,它就用绚烂的花朵与果实回报你。人却不一样,太复杂了。”
  她抬起头来:“今天的事,我能不能放些风声出去?也免得大家以为我好欺负,还像今天这般招惹我。我得让人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惹犯我,我也是不好欺负的。”
  她话说得坦荡,郑太后心里那点微妙的情绪一下子消散了。
  她自己就是个富于心计的人,否则也活不到现在。
  富于心计又如何呢?只要不主动害人,就是个好人。
  她笑道:“行,反正靖国公世子的名声也就那样,多一件事也没啥。只要你不怕别人拿这事来嚼你舌根,你尽管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