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高丽来使
  这一年的六月份,北方小麦再次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还要超过去年。
  去年赵谌刚刚收复中原、燕云没有多长时间,虽然中原、燕云的百姓都得到了土地,但是这些土地荒废时间太长,肥力有限,一直到了今年土地才完全恢复过来!而且,去年**手里没有多少农具,到了今年的时候农具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去年!去年他们所用的种子大都是一些沉粮,今年的种子则是精心挑选!因此今年的粮食产量超过去年也就不意外了。
  教育、科举变革之事已经传遍了北方民间,江南精通算学之人以及其他的一些“奇技淫巧”之人都已经朝着燕京城而来。对于这件事情,绝大多数百姓持支持态度,不过也有一些百姓对这件事情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秋天该种些什么作物,保证秋天也能够收割一些庄稼。
  夜晚,凉风习习,此刻在燕京城以南的一个小院之中,四个儒生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淡淡忧虑。
  “陛下要变革教育,加入实学,从今以后这天下学子都要学习实学了!这件事情实不知是好是坏!你我即使在战乱之时也没有忘记读书,可是读的都是圣人之学啊!”这四个儒生的年纪看起来都不小了,其中一人道。
  “据说科举也要加入实学,实在是荒谬!”又有一人道。
  “你我本来准备要参加科举的,可是现在加入实学,其中有农学、算学等等,我等都是一窍不通,如何科举?”
  “不如你我四人再联合其他的一些儒生,向陛下上书,让陛下不要变革祖制!”
  “只怕是不行的!天下战乱多年,我等儒生数量大不如前,前段时间李纲、李若水几位大人联合燕京儒生向陛下上书,当时也只有几百名儒生而已,现在我们四人更加不可能联合到多少儒生了。而且,我等儒生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如果是在江南,那里的儒生数量还稍稍多一些!”
  “江南只怕也不行,当年建炎皇帝到了江南之后,一心想要抗衡当今陛下,也无心举办科举!帝王不愿意举办科举,天下还有谁愿意读书?读书无非是为何当官而已!江南现在的儒生数量也大不如前!”
  四人都在那里唉声叹气。
  “我有一个表哥在军机处,中午我去找他,本来以为他能给我透露一些消息,谁知他什么都不说,哎!”
  “我仔细想过了,科举之中即使加入实学,应该也没有什么困难的内容!试想,陛下现在才命人编写实学书籍,书籍都没有,如何能有困难内容?”一个儒生突然道。
  “赵兄说的不错!科举中即使加入实学,应该也非常的简单!我们应该能够应付!”
  “我看我们这些天可以去学一些简单的算学、农学,将来好应付科举。”
  “只能这样办了!”
  四人议论了许久这才散去。
  ******
  山海关以南,这里有一支十万人的生产建设兵团存在!
  这里本来是一片荒芜,不过生产建设兵团到来之后,这里已经有了无数的村镇、农田!
  青年们白天种田,晚上则是聚集到一起学习识字。
  他们中也有一部分人乃是书生出身,不过生产建设兵团中很少讲一些高深的儒学知识,即便讲也仅仅是论语、诗经等等。
  也有一些青年自己学习,读一些较为深奥的史书。
  教育、科举变革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生产建设兵团之中!
  “陛下加入实学是应该的!儒学仅仅是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学了那些固然不错,可是实学却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对于务农、经商都大有好处!”
  “不错,自古以来少有读书人学实学的!读书人读书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真是荒谬!现在陛下将实学加入学堂之中,天下人读书不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世事,这才是正道!读书本来就不应该只为了做官!我还听说陛下改革科举,从今以后不再以科举定终身,科举之后不再是官员,而是先从吏员坐起,如果做得好,如果真的有才能,这样就能高升!如果没有才能,没有本事,那即使科举的再好也难以当官!”
  “听说有不少儒生反对陛下,那些儒生心中只考虑自己,从来不考虑世人!学了儒学就可以高高在上吗?我看不是这样!”
  青年们也在议论纷纷,也有一些青年对“科举”感兴趣,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不过科举的具体形式,他们仍旧不太清楚,现在一切只是猜测,他们唯一知道的是科举将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科举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需要一步一步去考,而将来的科举可能已经没有那些划分,只要通过科举便能进入官府之中当差!其实赵谌的科举已经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规定了考试年龄,提前列好了相关的职位!这样一来,官府的吏员素质必然会大大提高,而现在朝廷缺少官员,从吏员之中再选拔官员,将来官员的素质也会超过以往。
  ******
  民间议论纷纷,各地的消息都不断传到军机处,进而禀报给赵谌。
  “陛下,目前在中原、燕云、北方、辽东各处,并没有多少人反对教育、科举变革!如果是当年王荆公敢这样变法的话,恐怕无数士大夫都要群起攻之,不过战乱过后,除了江南之外,天下的士大夫都没有多少了,果然现在是推行变革的最好时间!”这一天下午,王庶来到了御书房,禀报道。
  “关于江南,你们也要密切关注!王德的监察司也在江南,让他也关注江南士绅、儒生们的情况,防止出现意外状况!”赵谌道。
  “陛下,微臣有一个想法,在江南,我们可以用‘拖’字来对付那些儒生、士绅。”王庶道。
  “哦?”赵谌愣了愣。
  “我们可以立刻派人南下,告知江南的儒生、士绅,我们暂时不会在江南实行科举变革,这样可以安抚江南人心!在江南,今后几年我们根本就不科举!他们不愿意变革,我们就什么都不给他们!至于江南各地的公办学堂建设,我们也不用地方掏钱,完全是朝廷掏钱,这样他们也无法阻拦。”王庶道。
  “不错!”赵谌点了点头。
  “时间长了,江南缺少官吏,我们可以将北方科举出来的官吏安插到江南**!对于江南**本来的一些官员,咱们则是明升暗降,将他们升到北方!总之,种种手段之下,绝对可以让江南稳妥接受教育、科举变革。”王庶道。
  “很好,你和胡铨、王十朋等人讨论之后给朕写一份具体应对措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赵谌道。
  他们两人正在这里说话,外面传来了禀报的声音,过了一阵,只见曲端走了进来。。
  “陛下,辽东战场传来消息,高丽人要和我们谈判。”曲端道。
  “谈判?”王庶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谈判什么?”赵谌道。
  “陛下,是这样的,今年二月份,您从辽东离开之后,高丽人曾经数次进攻辽阳、锦州等地,但是都被咱们轻而易举击退!高丽的军力和咱们相差太大,他们根本就不是咱们的对手!现在高丽人将战事停了下来,但是他们却要和咱们谈判来决定国界。”曲端道。
  “决定国界?他们没有说退出辽东吗?”赵谌道。
  “他们想要和咱们平分辽东,不想再和咱们开战了。”曲端道。
  “高丽人还是可笑!明明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实力,竟然猖狂自大!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和咱们谈判呢?国力不如咱们,军力不如咱们,什么都不如咱们!最早朕让他们称臣,他们非但不愿意甚至还藐视朕,现在他们还是看不清形式!”赵谌冷笑道。
  “陛下,怎样对待这些高丽人?”曲端道。
  “还是按照既定的策略去做!我们打下辽东只有半年的时间,辽东刚刚恢复生产,至少要再等一年,咱们才能对高丽发起进攻!等到高丽使者来了,我去亲自见见他。咱们和他们谈判,也可以麻痹高丽人之心。”赵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