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终于来了
  第175章 终于来了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杨致与徐文瀚、秦空云、卫飞扬是义结金兰的异姓兄弟,他和徐文瀚与秦空云的交往自然不用有任何顾忌。这几日犹如杨致迁居长安之初一样,只要徐文瀚每日朝中公事一了,必与秦空云结伴前来杨府。杨致通常是上午不出内院半步,变着法儿哄两位夫人开心,午后则与徐文瀚、秦空云兄弟三人围炉小酌。
  在这场诡异而宏大的棋局中,杨致刻意忽略了一位原本绝不应该忽略的重要人物:托病不出的秦公。
  秦公一贯深居简出极少露面,杨致与徐文瀚也不以为奇,秦空云平时更是从不主动提起父亲。按照那老狐狸的说法,杨致是这个世界上对秦氏的恐怖实力最为了解的人。皇帝据说是病倒在出庐州的路上,他这一病,远在长安的秦公居然也跟着病了,两个合作多年的老家伙就像约好了似的。难道就真有那么巧吗?
  杨致之所以从容笃定,除了料定宁王与康王必然有所行动,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根本不相信秦公病了!
  皇帝在班师途中龙体抱恙、病势沉重的消息业已传遍长安,这一切皆因太子妄图弑君篡位而起的传闻,也如疯狂传染的瘟疫一般在朝野内外或明或暗的传播开来。真相到底如何,未来到底会怎样,无论是谁都不敢说心里有谱。威名赫赫的飞虎侯在这个时候手持御赐金牌骤然现身京城,却是千真万确。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汪洋恣肆的丰富联想。谁敢说这仅仅是凑巧?谁还敢怀疑他是皇帝代理人的身份?
  人心思定。杨致在小民百姓心目中宛若天神,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是正义的化身,是皇帝钦点的镇国重臣,举手投足间能让一切叛臣贼子的阴谋会灰飞烟灭。能跻身朝堂混迹官场的人大多智商不差,一如前世官场的“路透社”,明面上仍是波澜不惊若无其事,私底下已演绎出一万种版本的可能。
  上至包括皇后在内的王公贵戚,下至凡是有品级的文武百官,不管是分属哪个阵营,对杨致的两点看法都惊人的一致:一是此人素以强势著称,机谋丝毫不输勇悍。加之有陈文远与王雨农亲口佐证,皇帝正牌代理人的身份毋容置疑。他是什么态度,就意味着皇帝是什么态度。他站在谁那一边,谁就会是赢家!二是在这个敏感的非常时期,你就算得罪了天王老子都不打紧,就是不能得罪这尊瘟神!
  在杨致与徐文瀚、秦空云的密议中,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尽快确立他在这场棋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不留神成了备受瞩目的官场风向标倒是意料之外。而由此催生出另一项令他眉花眼笑的副产品,也是始料未及。
  杨致“惹不起”的名声在外,御赐金牌的含金量更显十足。这几天来杨府送年礼的,并不只有小民百姓。
  皇后给杨府两位少夫人的大笔赏赐首当其冲,东宫太子府、宁王、康王、越王四位皇子紧随其后。以福王为首的王公贵戚,以卫肃、王雨农为首的朝中文武重臣无一遗漏。令杨致颇感意外的是,向来视其为不共戴天的死敌的李氏三侯,居然也不惜放下身段来凑这个热闹,足见皇后与卫肃用心良苦。
  诸多送礼之人心思各异,与杨致确有私谊往来者屈指可数。几位重磅级人物的笼络之心昭然若揭,且不奢望他会因此倒向自己这一边,至少也想以此示好落个不得罪,以求这位大爷在关键时候能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意图借此机会观风向探苗头的大有人在,随波逐流来应个景儿瞧热闹的也占了相当一部分。
  杨致原本在蓬莱就打算狠敲一笔“过年竹杠”,却被太子这档子破事给生生搅黄了,闲暇之余心下不无遗憾。没想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岂有不大收特收统统笑纳之理?
  美中不足的是,诸多赏赐和礼品虽然无一例外价值不菲,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珍奇药物、绫罗绸缎无所不有,但要清点估价分类收藏却也麻烦。杨致大感惬意之余,忍不住心下暗骂:若早知如此,老子就在大门口贴出一纸告示,上书“谢绝礼品、只收银票”八个大字,岂不是大家都省事,要便当许多?
  杨氏父子一贯来的搂钱热情,早已蜚声长安官场。老爷子杨炎父仗子势明码标价收取进门费,已不是一天两天了。杨致将安贵侯整到发疯的境地,犹自没忘了穷凶极恶的追讨那十万两“赔款”。大婚当日满朝文武任谁送的贺仪都照单全收,连场面上的假客套都没一句。到了山东与几伙海盗“打成一片”后,初刮地皮的凶狠老辣也早已在长安流传,令无数官场老油子叹为观止。
  有心的好事之人断定:杨家在信阳时虽是小有产业的商家,但顶多算是家道殷实。自打迁居长安进入皇帝的视线仅一年有余,只怕已可称家资巨万了。
  人家发财还发得让你没脾气。连前世颇为时髦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这一条都挨不上,即使想告状都找不到由头。他一不偷,二不抢,三不盘剥祸害百姓,四无官无职谈不上贪墨受贿,都是你们这些唯恐脑袋上那顶乌纱戴不牢靠的人犯贱自个儿送上门的。
  你可以背转身后骂他们这对父子是钱痨,也可以回去关起门来问候他老杨家祖宗十八代,但没人敢当面放半个屁,一点儿也不妨碍人家财源广进。该送的还得送,而且还怕人家不给你这个面子拒收。若是人人都送了唯独你例外,天知道这尊瘟神什么时候会惦记上你?骂归骂,钱财乃身外之物,在这山雨欲来阴云密布的前夜,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说到底不管各路神佛还是城隍小鬼,无非是想来捕捉到一个态度。但没有态度就是杨致的态度:赏赐与礼品来者不拒,人却一个都不见。你愿意就把东西留下走人,不乐意就带上东西趁早滚蛋!连越王赵启和代表耿府前来的阳成郡主赵瑛这两个平素关系尚算亲厚的人物,都没破例给他们面子。
  对杨致多快好省发家致富的形式,老爷子杨炎与少夫人沈玉早已见怪不怪了。这翁媳俩对钱财多少的概念已近乎麻木,有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
  可赵妍就不同了。
  她天性聪慧,生长于皇宫大内自小耳濡目染,皇帝老爹百般宠爱之余的有意引导,母亲梅妃的悉心养育教诲,令她自幼养成了善于思考用心国事的习惯,将她造就成了一位集美貌、贤淑、谋略于一身的大夏独一无二的长秀公主。凭良心说,耿超当初对她如此痴迷,并不全然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攀上金枝的缘故。
  赵妍虽然没有机会听到外面满天飞的流言蜚语,但皇帝病倒在班师途中还是听说了的,宫中形势和母亲与弟弟的微妙变化。以及杨致突现长安之后的表现,侯府近日异乎寻常的热闹,诸多因由结合起来一细想,不难对当前局势隐约猜出个大概。
  沈玉远不如赵妍心重,大过年的也没心思去理会什么天下大事。这日晚间,赵妍没费多大功夫就把沈玉支开,郑重其事的向杨致道出了自己的隐忧:“夫君,父皇此番因龙体抱恙延误班师行程之事,委实令人感觉蹊跷。眼下府中是这等门庭若市的光景,你概不见客,对礼品也自不加甄别。你虽有御赐金牌在手,但父皇并未授你上朝议政署理国事之权。都说事有反常即为妖,诸多王公贵戚与文武重臣对你如此巴结,你就不觉得反常么?”
  杨致对她的疑问不置可否,只心不在焉的笑问道:“说完了?”
  “……还有,昨日小瑛妹子来时定要见你,我怕她惹你着恼,强自拖住她说了半晌话。小瑛只说带有耿超的书信,嘱她必须面交于你,对信中所言之事却又死活不愿透露一字。圣人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耿超乃是禁军大将,夫君与他有并肩血战之谊,平日若是堂堂正正有所交往,那也没什么稀奇。此时私下与其暗中勾连,似乎多有不妥。夫君,请念父皇待你不薄,望你切莫让这大夏江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够了!圣人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杨致骨子里对什么“皇恩浩荡”、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套教唆无条件与人做狗的荒唐说辞极为反感,挥手打断赵妍,皱眉道:“这世上谁也不欠谁的,我没欠任何人什么!我既非君子,也不是小人。什么事当做不当做,该如何做,想来还无需旁人教导。你所说的一切都是你的揣度臆测,你凭什么说皇上病得蹊跷?同为大夏皇族,阳成郡主好歹还能跑腿捎个信儿,可你瞧瞧你那宝贝弟弟!平时一口一个姐夫叫得比蜜还甜。只想赖在这儿不走,这一回倒好像会沾上瘟病似的,露个面就溜之大吉了!堂堂监国皇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日后人家会不会认我这个女婿还难说呢!”
  赵妍刻意回避太子弑父篡逆的字眼,固然是抹不开父女兄妹之情照拂皇家脸面,还顾忌到于此事眼前并无确凿证据。她从杨致话中听出了这层意思,也听出了他对越王一心耍滑头的怨气。
  赵妍有生以来除了受过杨致一次痛斥,其他没有任何人给过她脸色看。倔强的昂起头,竭力平静的劝道:“夫君。我既是进了你杨家的门,便永生永世都是你杨家的人了。请你务必相信,我绝对没有自外的心思。常言道妻贤夫祸少,我虽明知会惹你不喜,但我还是要说。”
  “小五毕竟只有十二岁,他还是个孩子,你莫要怪他。父皇在御驾亲征之前曾经说过,大夏之忧不在南楚,也不在北燕,而在萧墙之内。只要将来不出现兄弟阋墙束甲相争的局面,大夏便会百姓相安江山永固。大夏若是分崩离析,可想而知我杨家亦绝无宁日。我无意干涉夫君的所作所为,但此中之大义与小节,你定要心中有数才好。”
  杨致不喜赵妍从中掺和,原是一片好意。如今皇帝杳无音讯,梅妃与赵启母子又一意置身事外,提及于此难免生出点小牢骚,那也是真的。见赵妍眼圈发红,却强自忍住不让泪水滑落,不由大感不忍。
  牵过她冰凉颤抖的小手,将她带入怀中轻笑道:“我方才的话说得重了,对不起。我并非有意隐瞒,而是不想让你和玉儿担心。眼下局势极尽微妙。我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我的理由。总而言之,你尽管相信,我绝不会令你失望就是了。”
  赵妍说出纠结多日的心事,又得丈夫软语相哄,登时心中畅快了不少。一头钻进杨致怀里,佯怒道:“冤家,你又凶又哄的,好不折磨人!”
  杨致叹道:“越王虽然是个孩子,但他现在的身份首先是监国皇子,有些事他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我是不会强人所难,可别人就不见得会只当他是个孩子看待。你方便的时候,替我带句话给他吧!就问一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赵妍见他脸色不愉,相托带给赵启的问题也十分沉重,只若有所思的点头应承,不再接口。
  如此这般热热闹闹折腾了几日,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长安的大街小巷已经看不见几个人了。俗话说叫花子都有个大年三十日,这一日徐文瀚和秦空云都很识趣的没登杨府的大门。
  日暮时分,杨致正百无聊赖的在府里四处转悠,一个身穿杨府仆役服色却感觉有些面生的小厮蹭到他身边,小声嘀咕了一句什么。杨致顿时眉峰一抖,叫住小厮道:“我要去库房讨些东西出来,明日好赏给府里的侍卫和下人,你且随我去搭把手。”
  小厮垂头让到一侧,恭敬的伸手示意道:“是。侯爷,您请这边走。”
  小厮刚才嘀咕的正是杨致与秦空云约定的切口,手掌上赫然是秦氏特有的印记!
  杨致漫不经心的走在前头,眼角余光看到小厮正装作畏寒使劲搓手,显然是为了抹去掌上的印记。整个杨府诸方细作云集,早已成了近乎透明的玻璃盒子,杨致不由暗暗佩服秦氏行事缜密,对其手下训练有素。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行至僻静拐角处,小厮脚下并无半点停滞,低声道:“侯爷,有皇上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