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共同商议!
“别乱跑,到这边集合。”
“快点,排好队!”
“说你呢,老实点!”
此刻在边境首阳要塞的对端有着大片的难民,在严管之下,排成长队,经受着检验。
“哪国人?”
“巴国人。”
“几口?”
“路上死完了,就我自己,军爷,能给口吃的吗?”
“叫什么名字?”
“二广。”
“全名。”
“姓胡,我叫胡二广,军爷,能给口吃的不?”
“去那边。”
“谢军爷,你们都是好人,我给你们磕头了。”
类似的对话,在此处不断响起,足有数十条难民排成的长队,在首阳要塞之外。
他们都是巴国那边来的难民。
在接受检验登记之后,然后被带往指定的地点……
这段时间,首阳要塞驻军的正常训练守卫已经完全被破坏,每日所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
他国难民大量涌入,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否则就麻烦了。
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从最初的怜悯,到现在已经麻木……
即使是他们也恨不得将这些人拦截在边境之外,不让他们进入,让他们自生自灭!
因为人太多了。
就算是放进来,又怎么能救治的过来?
“怎么样?今天又有多少人?”
首阳要塞五千人将袁牧对着副官问道。
他站在要塞城墙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面色充满了忧虑。
最初就是他先发现的难民。
“具体的还没统计出来,怎么也有几千吧。”
副将低叹了口气。
“这么多人,可怎么救得过来,要我看,咱们就应该下狠心,把他们都赶出去……”
“胡说八道!”
袁牧开口道:“这可是陛下的命令,陛下有他的考量,你废什么话?”
“是。”
副官忙着应道。
是啊!
若不是陛下的命令,他们早就炸锅了,尽管有万般不愿,但也只能认真执行。
可终究是要面对实际。
袁牧很清楚,难民涌入时,他们边境守军首当其冲,只能分出粮食进行救助赈灾。
当然也只是打个牙祭。
但也架不住人太多,现在他们的口粮已经缩减……
这些难民当然不会一直在边境,会分流到周边郡城。
按照朝廷的救助方案,会根据难民人数,以及各郡城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分配。
总体的意思是共同分担。
但这本身就是将任务强压到这些郡城。
难民都是外国人,爱死爱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些郡城的官员积极性很差。
原本早就应该派人来接收,但迟迟不来,使得这些难民都积压在这。
为此。
他们专门划分出一片区域,用来隔离难民。
还好现在天气已经转暖,哪怕是在室外也不至于冻死,但总是要吃吧……
再这样下去,边境守军都没有吃的了!
这些难民,会把军队拖垮,会把地方拖垮,在这种情况下,敌军若攻打而来,那可真就是一场灾难了……
袁牧想着,面色凝重无比。
“大人,大将军那边通知,四郡各地官员来了,要您过去。”
“来了吗?”
袁牧开口道:“立即带我过去。”
局面混乱至此,当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要解决。
因此,首阳要塞大将军林远,以驻军在此最高统帅的名义把周边郡城的官员召集而来,共同商议……
边境驻军不止是担负着守土之责,同样也有震慑这些郡城之意。
这里离京都,天高皇帝远,才归附时间不久,也不像京都周边那样……
得到通知之后,袁牧很快便赶了过去,来到要塞下的大将军部。
这是连接成片的院落,是他们驻军在此新建。
对于这里,袁牧自然不陌生,直接去了一处把守严格的院落。
进入议事厅,已经有不少人坐着。
这里本是军事议事之地,如今将沙盘军图撤去,改为商议之地……
袁牧找了个位置坐下,打量着周边的人。
基本上他都不认识。
这些人都是地方官员,跟他们交集不多,只有一两个是见过的。
在他之后,陆续还有一些人过来,差不多都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可都边境守军的高层,还有地方高官。
人们相互间已经在小声谈论,袁牧注意到这些官员普遍带着情绪,牢骚不停……
“咳!”
等人都到齐,坐于主位一个身穿重甲的将军轻咳了一声,使得场中暂时静了下来。
这位将军年纪四旬往上,端坐在主位,自带一种铁血之意,见之就知道,经历过诸多大战,将场中多位地方官员震慑。
也确实如此。
这位大将军在军中声名极大,出自于平西军,仅此一条,就知道是王康嫡系。
而他曾更是平西军的精骑营统领,南征北战,血战四方,而今成为大将军,坐镇一方,可谓是威风凛凛。
大将军也是分级别的。
杨远的身份极高。
边境守军是一个统称,横跨大秦南北线上,大帅是温通书率主力驻扎在陇城一带,主要防守卫国。
其二,便是杨远驻扎首阳要塞,主要防守巴国来犯敌军。
其三,也是一处,主要防守吴国方向的敌军进攻。
首阳要塞居中,而杨远任大将军,可想其地位。
“本将杨远,相信各位有所耳闻,今日将诸位都召集在此,是有要事相谈,想必你们也知道什么事情。”
杨远开口道:“边境不同于地方,条件艰苦,望各位大人能够理解海涵。”
“杨将军客气了,若不是杨将军驻守边境,我等哪会安宁。”
杨远话音落下,立即有一人笑着开口。
此人年近四旬,肤色略白,穿着一件官袍,他正是周边四郡之一阳祥郡的郡守,腾茂。
腾家也曾是该处诸侯国的大家族,阳祥郡也是离首阳要塞最近的。
当初为了边境顺利驻军,对地方进行了严格整治,腾家识时务,便保留了下来。
这种模式,跟平里郡的平家相似一些。
只不过在东部,东南区域朝廷所派官员的比例少,大多都是原地人治理,这样也是为了地方稳定……
“快点,排好队!”
“说你呢,老实点!”
此刻在边境首阳要塞的对端有着大片的难民,在严管之下,排成长队,经受着检验。
“哪国人?”
“巴国人。”
“几口?”
“路上死完了,就我自己,军爷,能给口吃的吗?”
“叫什么名字?”
“二广。”
“全名。”
“姓胡,我叫胡二广,军爷,能给口吃的不?”
“去那边。”
“谢军爷,你们都是好人,我给你们磕头了。”
类似的对话,在此处不断响起,足有数十条难民排成的长队,在首阳要塞之外。
他们都是巴国那边来的难民。
在接受检验登记之后,然后被带往指定的地点……
这段时间,首阳要塞驻军的正常训练守卫已经完全被破坏,每日所做的都是这样的事情……
他国难民大量涌入,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否则就麻烦了。
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从最初的怜悯,到现在已经麻木……
即使是他们也恨不得将这些人拦截在边境之外,不让他们进入,让他们自生自灭!
因为人太多了。
就算是放进来,又怎么能救治的过来?
“怎么样?今天又有多少人?”
首阳要塞五千人将袁牧对着副官问道。
他站在要塞城墙上,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面色充满了忧虑。
最初就是他先发现的难民。
“具体的还没统计出来,怎么也有几千吧。”
副将低叹了口气。
“这么多人,可怎么救得过来,要我看,咱们就应该下狠心,把他们都赶出去……”
“胡说八道!”
袁牧开口道:“这可是陛下的命令,陛下有他的考量,你废什么话?”
“是。”
副官忙着应道。
是啊!
若不是陛下的命令,他们早就炸锅了,尽管有万般不愿,但也只能认真执行。
可终究是要面对实际。
袁牧很清楚,难民涌入时,他们边境守军首当其冲,只能分出粮食进行救助赈灾。
当然也只是打个牙祭。
但也架不住人太多,现在他们的口粮已经缩减……
这些难民当然不会一直在边境,会分流到周边郡城。
按照朝廷的救助方案,会根据难民人数,以及各郡城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分配。
总体的意思是共同分担。
但这本身就是将任务强压到这些郡城。
难民都是外国人,爱死爱活,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些郡城的官员积极性很差。
原本早就应该派人来接收,但迟迟不来,使得这些难民都积压在这。
为此。
他们专门划分出一片区域,用来隔离难民。
还好现在天气已经转暖,哪怕是在室外也不至于冻死,但总是要吃吧……
再这样下去,边境守军都没有吃的了!
这些难民,会把军队拖垮,会把地方拖垮,在这种情况下,敌军若攻打而来,那可真就是一场灾难了……
袁牧想着,面色凝重无比。
“大人,大将军那边通知,四郡各地官员来了,要您过去。”
“来了吗?”
袁牧开口道:“立即带我过去。”
局面混乱至此,当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必须要解决。
因此,首阳要塞大将军林远,以驻军在此最高统帅的名义把周边郡城的官员召集而来,共同商议……
边境驻军不止是担负着守土之责,同样也有震慑这些郡城之意。
这里离京都,天高皇帝远,才归附时间不久,也不像京都周边那样……
得到通知之后,袁牧很快便赶了过去,来到要塞下的大将军部。
这是连接成片的院落,是他们驻军在此新建。
对于这里,袁牧自然不陌生,直接去了一处把守严格的院落。
进入议事厅,已经有不少人坐着。
这里本是军事议事之地,如今将沙盘军图撤去,改为商议之地……
袁牧找了个位置坐下,打量着周边的人。
基本上他都不认识。
这些人都是地方官员,跟他们交集不多,只有一两个是见过的。
在他之后,陆续还有一些人过来,差不多都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可都边境守军的高层,还有地方高官。
人们相互间已经在小声谈论,袁牧注意到这些官员普遍带着情绪,牢骚不停……
“咳!”
等人都到齐,坐于主位一个身穿重甲的将军轻咳了一声,使得场中暂时静了下来。
这位将军年纪四旬往上,端坐在主位,自带一种铁血之意,见之就知道,经历过诸多大战,将场中多位地方官员震慑。
也确实如此。
这位大将军在军中声名极大,出自于平西军,仅此一条,就知道是王康嫡系。
而他曾更是平西军的精骑营统领,南征北战,血战四方,而今成为大将军,坐镇一方,可谓是威风凛凛。
大将军也是分级别的。
杨远的身份极高。
边境守军是一个统称,横跨大秦南北线上,大帅是温通书率主力驻扎在陇城一带,主要防守卫国。
其二,便是杨远驻扎首阳要塞,主要防守巴国来犯敌军。
其三,也是一处,主要防守吴国方向的敌军进攻。
首阳要塞居中,而杨远任大将军,可想其地位。
“本将杨远,相信各位有所耳闻,今日将诸位都召集在此,是有要事相谈,想必你们也知道什么事情。”
杨远开口道:“边境不同于地方,条件艰苦,望各位大人能够理解海涵。”
“杨将军客气了,若不是杨将军驻守边境,我等哪会安宁。”
杨远话音落下,立即有一人笑着开口。
此人年近四旬,肤色略白,穿着一件官袍,他正是周边四郡之一阳祥郡的郡守,腾茂。
腾家也曾是该处诸侯国的大家族,阳祥郡也是离首阳要塞最近的。
当初为了边境顺利驻军,对地方进行了严格整治,腾家识时务,便保留了下来。
这种模式,跟平里郡的平家相似一些。
只不过在东部,东南区域朝廷所派官员的比例少,大多都是原地人治理,这样也是为了地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