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暮云这边买买买!花钱如流水似的,看得冯氏眼热不已,回去后还跟丈夫嘀咕:“我还真没见过像弟妹这样疼女儿的。暖姐儿才十岁都还没到,这嫁妆就一大堆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预备的。你要说玉兰她疼爱淑华也就算了,那是因为她只有淑华这么一个女儿,不给她给谁呢?可弟妹不一样,她还有两个儿子呢!我看她买各种珍珠、宝石都是整盒整盒的买,这两日每日都快有近万两的开销了呢。我听她的意思,这些都是给暖姐儿提前预备的。她这样大手笔,也不想想她两个儿子以后娶媳妇怎么办?”
闻言,云帆也知道自家这个老娘们比较看重儿子,只能无奈的摇摇头道:“前两日我才刚夸了你,今儿你怎么又犯老毛病了。表弟妹花的都是他们自家银子,又没用你的,你在这瞎着急什么?再说了表弟妹又不是那种心里没点谱的,她这样做自有她的道理。多少大户人家不都是这样吗?只要有了嫡女,都是从小就开始给积攒嫁妆的。小到针线布头大到田庄地铺,吃的喝的用的样样俱全。咱们家以前家底薄也就算了,如今也算是有些家底,你也趁着这个机会多给萍姐儿采买些金银珠宝,将来嫁到婆家这些嫁妆都是她的底气。”
冯氏连忙点头附和:“知道了,我这不是也跟着表弟妹买了不少吗?”
说完她便拿出自己买的几盒子东西给他看,心里却是舍不得将这些东西都给女儿。她虽然也疼女儿但是心里总觉得女儿将来是要嫁人的,因此只愿分出一小部分来给萍姐儿,剩下的预备将来留给儿孙。
云帆打眼一扫,见那些东西俱都是些一般,甚至次等的货色,知道这老娘们心疼银子,有些偏爱长子和幼子,舍不得在女儿身上花太多钱。因此他也懒得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于是他自个儿暗地里采买了两盒子水头极好的宝石和珍珠加上以前他攒下的一些东西托给暮云保存,预备留给萍姐儿将来出嫁时用。
暮云见到这些东西时还有些疑惑:“表哥既然是给萍姐儿的做嫁妆用的,怎的不让表嫂收起来,这么巴巴的放到我这里?”
云帆也是没办法,他叹口气道:“唉~弟妹,我也不怕你笑话,你表嫂那人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她一向有些偏宠良儿和幻儿,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她那里,以后萍姐儿还不知能得到多少呢?我想着还是你先帮忙收着吧,等将来萍姐儿出阁时我直接放到她的嫁妆里去,省的和你嫂子啰嗦半天。”
云帆说的这事也是世间常态,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多少年来人们受这种思想熏陶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就是讲究男女平等的现代,重男轻女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她也无法去改变什么,这事也不是凭她一己之力能改变的。因此暮云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这些女孩儿们好一些。
暮云不断的找事情给自己做,每每都是到深夜才睡,没有多久她好不容易养得略微丰满的身材又重新瘦了下来。
因为她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只要一闲下来,她就会忍不住担心出征在外的温廷舟。她怕自己胡思乱想做出什么纰漏来,因此把自己弄得忙忙碌碌的。
虽然这不是温廷舟第一次出征了,但却是最让她挂心的一次,毕竟背后还有一个皇帝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盼着温廷舟死呢。好在一个月后她就收到了温廷舟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经平安抵达云召,让她不要牵挂。
当然要说不牵挂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暮云一向是个感情内敛的人,当着孩子们的面,她自然不会每日愁眉苦脸的,每天都尽量保持着原先的模样处事。
不过他们家三个孩子是极为懂事的,他们都明白母亲担心远在云召的父亲,于是每日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状况来分散暮云的大部分精力。不过搁不住两个男孩天性就爱调皮捣蛋,常常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暮云猜测莫不是他们快到叛逆期了?于是她每日也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和他们交流一番。
再加上一些人情往来等琐事,她也没空去想温廷舟了。时间就在不经意间一下子到了年底。温廷舟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封信,信上说他们已经将蛮国的敌军打退到兰寨国境内,大辕如今已是无忧。只是朝廷对于兰寨太子想要大辕帮助收复失地的请求一直未给明确的答复,因此战事才一直胶着。
暮云从温廷舟给她的来信上看,打败蛮国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如果说云召那边的战事是大辕刻意如此,那么西北玉门关那里就真的是陷入了僵局。
暮云想到单渊一家现在就在玉门关,顿时也有些担心起来。心里也对皇帝更加不满了。
她从朝廷邸报和一些小道消息大体拼凑了一些西北的局势:原本,西北边境经过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就变的荒凉了许多。当地百姓都想方设法的逃到了关内,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致使当地兵源严重短缺。朝廷的援兵虽然已经到了,但是大军长途跋涉之下身体极为疲惫,再加上一些士兵水土不服,许多将士到了西北就病倒了。因此单渊作为西北统帅也只是拼尽全力收复了些许失地而已,想要彻底打退敌人,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
如此局面之下,朝中能打仗的将帅本来就不多,除去几个老弱病残的,还真没几个可用之才,因此不管那位心底如何猜忌,他现在都不能在此时对温廷舟和单渊下手。一旦他弄死单渊,西北就要失守,温廷舟就是快马加鞭赶过去也救不了西北。
暮云现在心里只希望那位可别脑袋反抽弄死单渊才好。
年前,云帆一家在暮云的示意下以探亲送年礼的名头先行回了京城。同时,暮云也托他将自家在这边积攒的那些木材和一些比较笨重的大件物品带了回去。留在江城的不过是些金银细软而已,相对而言比较好携带。
只是原本家里的人就不多,一下子又走了云帆家一家,整个宅子顿时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就连今年过年都有几份冷清。倒是家里男人们不在,今年小猴子头一次显出了他身为长子该有的担当和气概。不管是人情往来还是管束下人,小猴子做的都比暮云想象中的要好许多。
眼瞅着当初的软绵绵的奶团子一下子成了做事稳重有礼的小小少年,看到长子这般出息稳重,暮云自是倍感欣慰的。
暮云估摸着朝廷绝对不会让云召那边的战事胶着太久,毕竟,加上云召郡原有的近十万兵马和温廷舟带的五万援军,如今聚在云召郡那里的足有十五万多人。单这么多将士每日所需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先帝在位的后几年,朝中大事频出,国库并不是十分充盈,因此于公于私,皇帝都不会让这场战争打太久。如今这样拖着也不过是为了多跟兰寨要些好处罢了。
因此这一出了正月,暮云就开始着手收拾行李,除了惯常用的一些摆设器具,其余的该装箱的装箱,只等着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后就动身北上。
事情果然和暮云预想的一样,还没出二月,朝廷邸报上便传来好消息。云召郡将士大胜蛮国,作为统帅的温廷舟已经带着军队在凯旋归京的路上了。
紧接过了几天后朝廷的封赏便下来了,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有一道太后懿旨,命西南统帅首领温廷舟的家眷即刻进京领赏。
虽说没有准信的时候,暮云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闽海。但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她又突的生出了一股浓浓的不舍来。
到底也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了,怎么也会有些感情。再加上路途有千里之遥,古代出一趟门并不容易,这一走,恐怕她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这样一想,暮云就更加有些不舍了。
只是钦差就在驿馆等着,暮云也不过只有三天的时间收拾东西,和这边交好的女眷辞行告别。
众人眼见温廷舟是立了军功回京述职的,自然也都愿意来烧温家的热灶。圣旨一下,温家就再没片刻清净,每日都被前来送行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饶是暮云只见了几家不得不见的人家,还是让她忙的脚不沾地。幸亏大部分的东西她们早就收拾妥当了,要不然这会儿估摸着她们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了。
几日之后,暮云再次登上官船,一路往京城而去。
闻言,云帆也知道自家这个老娘们比较看重儿子,只能无奈的摇摇头道:“前两日我才刚夸了你,今儿你怎么又犯老毛病了。表弟妹花的都是他们自家银子,又没用你的,你在这瞎着急什么?再说了表弟妹又不是那种心里没点谱的,她这样做自有她的道理。多少大户人家不都是这样吗?只要有了嫡女,都是从小就开始给积攒嫁妆的。小到针线布头大到田庄地铺,吃的喝的用的样样俱全。咱们家以前家底薄也就算了,如今也算是有些家底,你也趁着这个机会多给萍姐儿采买些金银珠宝,将来嫁到婆家这些嫁妆都是她的底气。”
冯氏连忙点头附和:“知道了,我这不是也跟着表弟妹买了不少吗?”
说完她便拿出自己买的几盒子东西给他看,心里却是舍不得将这些东西都给女儿。她虽然也疼女儿但是心里总觉得女儿将来是要嫁人的,因此只愿分出一小部分来给萍姐儿,剩下的预备将来留给儿孙。
云帆打眼一扫,见那些东西俱都是些一般,甚至次等的货色,知道这老娘们心疼银子,有些偏爱长子和幼子,舍不得在女儿身上花太多钱。因此他也懒得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于是他自个儿暗地里采买了两盒子水头极好的宝石和珍珠加上以前他攒下的一些东西托给暮云保存,预备留给萍姐儿将来出嫁时用。
暮云见到这些东西时还有些疑惑:“表哥既然是给萍姐儿的做嫁妆用的,怎的不让表嫂收起来,这么巴巴的放到我这里?”
云帆也是没办法,他叹口气道:“唉~弟妹,我也不怕你笑话,你表嫂那人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吗?她一向有些偏宠良儿和幻儿,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她那里,以后萍姐儿还不知能得到多少呢?我想着还是你先帮忙收着吧,等将来萍姐儿出阁时我直接放到她的嫁妆里去,省的和你嫂子啰嗦半天。”
云帆说的这事也是世间常态,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多少年来人们受这种思想熏陶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就是讲究男女平等的现代,重男轻女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她也无法去改变什么,这事也不是凭她一己之力能改变的。因此暮云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这些女孩儿们好一些。
暮云不断的找事情给自己做,每每都是到深夜才睡,没有多久她好不容易养得略微丰满的身材又重新瘦了下来。
因为她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只要一闲下来,她就会忍不住担心出征在外的温廷舟。她怕自己胡思乱想做出什么纰漏来,因此把自己弄得忙忙碌碌的。
虽然这不是温廷舟第一次出征了,但却是最让她挂心的一次,毕竟背后还有一个皇帝在后面虎视眈眈的盼着温廷舟死呢。好在一个月后她就收到了温廷舟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经平安抵达云召,让她不要牵挂。
当然要说不牵挂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暮云一向是个感情内敛的人,当着孩子们的面,她自然不会每日愁眉苦脸的,每天都尽量保持着原先的模样处事。
不过他们家三个孩子是极为懂事的,他们都明白母亲担心远在云召的父亲,于是每日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状况来分散暮云的大部分精力。不过搁不住两个男孩天性就爱调皮捣蛋,常常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暮云猜测莫不是他们快到叛逆期了?于是她每日也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和他们交流一番。
再加上一些人情往来等琐事,她也没空去想温廷舟了。时间就在不经意间一下子到了年底。温廷舟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封信,信上说他们已经将蛮国的敌军打退到兰寨国境内,大辕如今已是无忧。只是朝廷对于兰寨太子想要大辕帮助收复失地的请求一直未给明确的答复,因此战事才一直胶着。
暮云从温廷舟给她的来信上看,打败蛮国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如果说云召那边的战事是大辕刻意如此,那么西北玉门关那里就真的是陷入了僵局。
暮云想到单渊一家现在就在玉门关,顿时也有些担心起来。心里也对皇帝更加不满了。
她从朝廷邸报和一些小道消息大体拼凑了一些西北的局势:原本,西北边境经过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就变的荒凉了许多。当地百姓都想方设法的逃到了关内,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致使当地兵源严重短缺。朝廷的援兵虽然已经到了,但是大军长途跋涉之下身体极为疲惫,再加上一些士兵水土不服,许多将士到了西北就病倒了。因此单渊作为西北统帅也只是拼尽全力收复了些许失地而已,想要彻底打退敌人,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
如此局面之下,朝中能打仗的将帅本来就不多,除去几个老弱病残的,还真没几个可用之才,因此不管那位心底如何猜忌,他现在都不能在此时对温廷舟和单渊下手。一旦他弄死单渊,西北就要失守,温廷舟就是快马加鞭赶过去也救不了西北。
暮云现在心里只希望那位可别脑袋反抽弄死单渊才好。
年前,云帆一家在暮云的示意下以探亲送年礼的名头先行回了京城。同时,暮云也托他将自家在这边积攒的那些木材和一些比较笨重的大件物品带了回去。留在江城的不过是些金银细软而已,相对而言比较好携带。
只是原本家里的人就不多,一下子又走了云帆家一家,整个宅子顿时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就连今年过年都有几份冷清。倒是家里男人们不在,今年小猴子头一次显出了他身为长子该有的担当和气概。不管是人情往来还是管束下人,小猴子做的都比暮云想象中的要好许多。
眼瞅着当初的软绵绵的奶团子一下子成了做事稳重有礼的小小少年,看到长子这般出息稳重,暮云自是倍感欣慰的。
暮云估摸着朝廷绝对不会让云召那边的战事胶着太久,毕竟,加上云召郡原有的近十万兵马和温廷舟带的五万援军,如今聚在云召郡那里的足有十五万多人。单这么多将士每日所需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先帝在位的后几年,朝中大事频出,国库并不是十分充盈,因此于公于私,皇帝都不会让这场战争打太久。如今这样拖着也不过是为了多跟兰寨要些好处罢了。
因此这一出了正月,暮云就开始着手收拾行李,除了惯常用的一些摆设器具,其余的该装箱的装箱,只等着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后就动身北上。
事情果然和暮云预想的一样,还没出二月,朝廷邸报上便传来好消息。云召郡将士大胜蛮国,作为统帅的温廷舟已经带着军队在凯旋归京的路上了。
紧接过了几天后朝廷的封赏便下来了,除了金银珠宝之外,还有一道太后懿旨,命西南统帅首领温廷舟的家眷即刻进京领赏。
虽说没有准信的时候,暮云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闽海。但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她又突的生出了一股浓浓的不舍来。
到底也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了,怎么也会有些感情。再加上路途有千里之遥,古代出一趟门并不容易,这一走,恐怕她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这样一想,暮云就更加有些不舍了。
只是钦差就在驿馆等着,暮云也不过只有三天的时间收拾东西,和这边交好的女眷辞行告别。
众人眼见温廷舟是立了军功回京述职的,自然也都愿意来烧温家的热灶。圣旨一下,温家就再没片刻清净,每日都被前来送行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饶是暮云只见了几家不得不见的人家,还是让她忙的脚不沾地。幸亏大部分的东西她们早就收拾妥当了,要不然这会儿估摸着她们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了。
几日之后,暮云再次登上官船,一路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