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美国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欧洲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都深陷战争泥潭难以自拔。尤其是当交战国双方的战争能力与意志搏击互抵,以及国力的消耗、秩序的混乱,再经1916年的凡尔登“绞肉机”和长达四个月的索姆河拉锯战。双方都严重失血衰弱,难以为继。无数的士兵与平民都被卷入了无边无际的战争灾难深渊,消耗战、堑壕战、毒气、饥饿、寒冷、泥泞、疾病……英国人法国人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对胜利也日益丧失信心,而国内人民因战争生活困苦不堪,经济凋蔽,国力已见底,如果不尽快结束战争,将落入万劫不复的灾难深渊!
  重伤、流血、疲累不堪的法国坐在地上,一边包扎伤口,大口喘息,茫然的目光四下逡巡,出路退路在哪里?援军救星在哪里?――美国,美国!只有美国能够挽救法国,只有美国能够用它的强大与正义来强行结束战争!
  其实双方从开始都没有忽视轻视美国,他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繁荣的工业国,双方都想争取他的帮助和加入,至少维护他中立的立场。但在后来双方在美国的外交战、间谍战、宣传战中,德国人损招昏招迭出,协约国方面的反谍报、反宣传却连创胜绩,一来二去几个回合,美利坚的民心与舆情都转向了协约国方面。
  而德国完全打红了眼,丧失了理智与风度,只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无情,更激起美国人的愤恨。反德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15始不断有德国潜艇向载有美国国民的商船发射鱼雷。英国的海上封锁是要求船停下,接受检查并没收违禁品,还讲一点绅士做派,按一定规则打牌;但德国的做法却是潜艇不发警告地就把商船击沉,而且。德国潜艇的每一“胜利”,总有美国人为此丧命。这无疑是愚蠢的挑衅。更疯狂更愚蠢的是,日德兰海战失利之后,丧失了制海权的德国,开始发动了“无限制潜艇战”,不问交战国中立国的货船。格击勿论!至此,可以说,德国佬完全疯了,德国的疯狂举动,可以说是彻底激怒了美国。让美国彻底倒向了协约国一方。
  而且出于美国的自身利益考虑,加入协约国一方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尤其是华夏帝国参战之后,华夏帝国的强大就连美国人也是忌惮不已。如果让华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一方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先不说美国贷给英法等国高达几百亿美元的战争贷款泡汤了。战后也很可能出现华夏帝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因为此时的欧洲列强已经被极度的削弱,而华夏帝国却在此次战争中成功的占领了英国广大的殖民地,可以预见新的日不落帝国即将出现。这是美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美国人倒向协约国一方也成为了必然。
  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大声疾呼:“我们必须为民主创建一个安全的世界。为它珍视的和平和幸福美国可以抛洒热血,竭尽其能!上帝保佑美国,它别无选择!”
  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其实际不过就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罢了,为美国争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美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华夏帝国也从来没有轻视过这个潜在的对手。尤其是任超。作为一名穿越众,他心里十分的清楚。一旦美国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所能发挥出的强大威力。因此为了避免美国的参战。或者是延迟美国的参战时间,华夏帝国方面一直以来也在做着相应的努力。希望能够拉拢美国加入同盟国一方,或者尽量的拖住美国,使其能够继续保持中立地位。
  华夏帝国一再承诺,战争结束之后绝对不会威胁美国的地位,承认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地位,承诺在战后不会插手美洲事物。但是这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虽然很多美国人也意识到,一旦参战必将面对华夏帝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华夏帝国的强大使得美国人也是忌惮不已。但是华夏帝国与美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近十几年来华夏帝国逐渐崛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华夏帝国的崛起不断的侵犯着美国的利益,争夺美国的市场。这样便使得华夏帝国与美国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有击败华夏这个对手,才能保障其利益,而击败华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战场上彻底击败华夏。
  因此最终美国参众两院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参战提案,彻底倒向了协约国一方。1916年10月下旬,美国正式对华夏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集团宣战。
  美国的参战使得战争规模进一步加大,至此世界各大洲的各主要强国都参与到了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中。
  此时在欧洲战场上,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索姆河会战,是目前为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作战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为67个师。英、法联军伤亡79万4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5~12公里。德军损失53万8千人,虽然失去240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
  从政治角度来看,索姆河之战更是直接导致了政府内阁的更迭。大卫?劳埃德?乔治被任命为英国新首相,新内阁宣布成立,年轻的丘吉尔也是成员之一。(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