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果说三国的城墙,就是荆州古城这棵参天大树目前所能够见到的最早根基,那么培育这最早根基的关键人物,就是关羽和朱然。关羽是最早的扩建者,朱然则是紧接其后的大规模翻修加固者,而且作用完全不亚于关羽,原因在哪里呢?
关羽曾经建造江陵城池,郦道元《水经注》有明确记载,这在上一节已经提到。另外,散佚的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还记载,关羽是在旧城的南面扩建新城:“江陵府城。州城本有中隔: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关羽被孙吴攻杀之后,他扩建的城池自然就被吕蒙所推荐的朱然所占据。朱然因此在黄武元年(222),打了一场漂亮的江陵保卫战。之后,朱然继续在江陵镇守,又镇守了二十七年,直到他在这里去世,加起来长达三十年之久。
到了朱然临死前一年,即赤乌十一年(245),朱然开始大规模翻修加固江陵城池,史书记载:“赤乌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这段记载见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此处的“城”字是动词,即修建城池的意思。朱然这一次举措,在荆州古城最早根基的培育上,意义非同一般,理由有三:
第一,《三国志》中对此进行记载的《吴主传》,是孙权时期的国家编年大事档案,所以措辞非常精炼。整个《吴主传》,对孙权在位时期大规模修建城池的档案记载,总共只有六处。孙权在位长达五十二年,曾经一再下令“诸郡县,治城郭”。全国大大小小的城池,虽然修建很多,然而记入国家档案的,却只有这寥寥六处,可见这六处的规模必定非同一般。
第二,最早出现在《吴主传》中的两处记载,是建安十七年(212)的“城石头”,建安二十五年(220)的“城武昌”。所谓“城石头”,就是兴修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内清凉山),在秦淮河边修建城堡,以拱卫首都建业;“城武昌”,则是修建武昌县的城池(今湖北省鄂州市)。当时的建业和武昌,是孙吴的两大都城。所以这两次工程,都是属于首都基本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修建江陵城池能够与两者并列,可见也具有国家重点工程的性质。
第三,关羽单独镇守荆州,是从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前往益州后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历时只有八年。但是朱然在江陵镇守,是从建安二十四年(219)起,直到赤乌十二年(249)去世为止,历时长达三十年,是关羽的三倍还不止。不言而喻,镇守的时间越长,在城池修建上,积累的资源就越是丰富,经验也越是充足。
规模非同一般,重要性堪比国家重点工程,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又更加丰富和充足,那么这次江陵城池的大规模翻修加固,效果究竟如何呢?客观的见证者,是我们在后面将要讲到的陆抗。凤凰元年(272),也就是朱然这次修建工程完成二十四年之后,陆抗凭借超级坚固的江陵城池,使得西晋大军在进攻江陵时无功而返,可见工程质量非常优良,绝非现今那些人一踩就塌,车一压就垮,甚至是不踩不压也要垮塌的豆腐渣工程。
既然这次城池修建,朱然拥有的各种条件都比关羽优越,二十四年后质量又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加之他在时间上又紧接在关羽之后,关羽修的城池,残缺了的他必定要修补,薄弱了的他必定要加强,崩塌了的他必定要加固。因此,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这段三国高大城墙,真正起主要作用的主持修建者,应当是朱然。换言之,这段三国城墙,以及还埋藏在地下的其他部分,就是关羽和朱然,特别是朱然朱大帅留给后世的珍贵实物遗产。
朱然的第一笔珍贵实物遗产,其特征是体量巨大但又深藏不露,静静等待重见天日。他留给后世的第二笔珍贵实物遗产,特征则是品种丰富而且光彩璀璨,这又是一笔什么样的实物性遗产呢?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南郊发现一座墓葬,出土了上百件木器、漆器、瓷器、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被评为当时中国十大考古收获之一,这就是朱然的墓地。现今,在原址上建立起“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朱然墓葬中的文物,就是他朱大帅留给后世的第二笔珍贵实物性遗产。现在就选择其中与我们名将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精品,与大家共同欣赏。
首先欣赏两件物品,这是笔者亲手按照原尺寸做的模型。这是什么东西呢?答案是朱然朱大帅生前所使用的名片,现今名片的老祖宗。
图1 名刺模型图
体形苗条的这一种,三国时的全名叫“爵里刺”,简称为“奏刺”或“名刺”。共出土十四枚,用本色木料制成,长度是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厘米左右。正面直行书写礼节性措辞,字体是向楷书转变的隶书。图1这一枚是:故鄣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
措辞被空格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故鄣”,是朱然籍贯所在的县名,后面是姓名“朱然”和敬语“再拜”;第二段是固定的问候语“问起居”,即问候对方生活起居。再拜,意思是向您致敬两次;问起居,意思是问候您身体安好。第三段标明自己“字义封”,是方便让对方称呼自己。因为按照当时的社交礼仪,称呼自己要称名,比如朱然要自称“然”,以表示谦虚;称呼对方则要称字,比如称朱然要叫“义封”,以表示尊敬。总结起来,措辞包括籍贯、姓氏、名字、敬语和问候语共计五项,其中的籍贯一项,可以根据对方对自己的熟悉程度而增减变化,其余四项则必须具备,所以十四枚的措辞大同而小异。
体形壮实的这一种,叫做“谒”或“版谒”,共出土三枚。也用本色木料制成,长度也是一尺,但是宽度和厚度都超过了名刺。正面顶端中央书写“谒”字,然后在右侧边缘,用小一点的字体,直行书写同样字体的礼节性措辞。图2这一枚是:假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杨朱然再拜。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朱然临终前,担任的职务正是右军师、左大司马,被封为当阳侯,与此处的措辞完全吻合。开头的“假”字,出土时完全腐蚀缺损,但是《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记载,孙权曾经“假然节”,即给予朱然一柄节旄。所谓“假节”,是当时军事上一种专门名号。“假”的意思是给予,“节”是用竹竿与牦牛尾做成,作为君主所赐威权的凭证。享有这一名号者,有权诛杀违反军法的普通将士。据《三国志》记载,陆逊、陆抗父子,都曾拥有“假节”的名号。比照陆氏父子,这版谒上缺损的第一个字,可以肯定是“假”字。
图2 版谒模型图
大体说来,名刺应当用于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而版谒则用在比较正式的官方场合。
不要看这些名片的老祖宗原生态十足,文化价值却很高,堪称朱然家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因为有了它们,有关专家才能够将墓主确凿无误地锁定为朱然;因为有了它们,我们也才能够穿越时空,直接感知一千七百年前三国历史文化的动人风韵。在当时,与名刺、版谒相关的有趣故事很多。比如《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松之注引《祢衡传》记载,那位恃才傲物的老愤青祢衡,漫游到东汉朝廷所在的许县,自己书写了一枚名刺,揣在怀里想去访问社会名流。谁知走了一圈,他一个都看不上眼,最后名刺上的字迹都褪了色看不清了,也没能递送出去:“衡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无所适。”还有《三国志》卷九《夏侯渊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记载,夏侯渊七岁的儿子夏侯荣,记忆力相当惊人,曹丕曾经在一次大会上,让他先看一遍在座上百位宾客的奏刺,然后逐一测试,他能够将每个人的姓氏、名字、籍贯全部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宾客百余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还有《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记载,曹操北伐塞外乌丸之后凯旋途中,门口送进一块社会名流的版谒,此人叫做邴原,曹操见了大喜,抓起鞋子一边穿一边跑出去迎接:“邴原先至,门下通谒。太祖大惊喜,揽履而起。”还有《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记载,刘备第一次当官当了一个分管全县治安的县尉。不料没有当几天,就碰上精简机构,上级郡政府的督邮老爷来到县里,准备通知刘备下岗。刘备去向督邮大人求情,门口拒绝把他的版谒递送进去通报:“先主求谒,不通。”刘备大怒,暴打督邮一顿之后弃官而去。
这些故事非常有趣,但是名刺、版谒的实物,却长期无缘看到,实在遗憾之至。现今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要知道在三国的风云人物当中,名刺和版谒同时出土从而呈现在人间者,迄今还只有朱然朱大帅这独一份,实在是极其珍贵!
这些名片的老祖宗,看起来有点土,但是蕴含的文化格调却很高,在措辞上充分展现出咱们古人的高尚风范。什么风范?也就是礼仪之邦的风范。现今流行的名片,特征是突出自己:姓名用大字,放在正中,所有头衔,这个总,那个董,这个局长,那个主任,全部罗列,不把对方雷倒不算完。但是你看人家朱然朱大帅的名片,格调完全不同。他的名片,特征是尊重对方。用在一般场合的名刺,自己的官衔、爵位一律不写,只有姓名和表字,而且“字义封”三个字还特别写得小一点,那是非常之低调。为何这三个字写得小?前面说了,古人在社交场合中,对自己要称名,以示谦卑;对别人却要称字,以示尊重。写出自己的字,是为了便于别人显示礼貌;但是写小一点,则是预先表示对别人的感谢,意思是您对我的尊敬,实在不敢当,实在承受不起。但是对于对方,既有“再拜”的敬语,接着又有“问起居”的问候语,那是非常之尊重。至于用在正式官场的版谒,虽然罗列了自己的职务和爵位,却是用小字写在右侧的边缘,而把向对方致敬拜谒的“谒”字,用大字放在上端的正中位置,下面还空出一大块空白,表明这也属于对方的范围,自己不敢使用。其特征也是充分尊重对方,而不是突出自己。堂堂孙吴军界的头号人物,皇帝孙权的陪读发小,如此谦虚低调,如此尊重对方,这种礼仪风范,本身就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值得注意。只要仔细端详就会发现,这十七枚名刺和名谒,其笔迹的书写特征完全相同,应当是出自一人之手。比照上面祢衡自己书写名刺的事例,再考虑到朱然为人的谦虚低调和尊重对方,这些名刺和版谒上文字的书写,极有可能是他亲力亲为。换句话说,这些文字,应当是朱然本人生前的亲笔。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笔遗产更是他朱大帅对后世的亲手馈赠,就更是非常珍贵的镇馆之宝了。
在朱然墓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漆器。这些漆器不仅制作工艺令人赞叹,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这些漆器来自何方?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欣赏的精品呢?
三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郡,是精品漆器的制造中心。漆器和丝锦,是蜀汉两大拳头外贸产品。朱然墓的漆器上就有“蜀郡作牢”字样,可以确认为蜀郡的产品。前面说到,朱然曾经在江陵镇守长达三十年。不仅在地理上接近蜀汉,而且在时间上,除了前面三年孙刘两家处于交战状态之外,从第四年诸葛亮开始辅佐刘禅起,两国就重新变成盟国,友好往来不断。因此,朱然完全有充分的条件,得到来自蜀郡的漆器。
先欣赏一件漆盒的盒盖。盒盖呈椭圆形,长约十五厘米,宽约九厘米,高七厘米。隆起的顶部中央,镶嵌一块方形铁片,铁片的两侧和中央,横刻三道细缝。这漆盒究竟是什么器物呢?
考虑到朱然的军队主帅身份,这应当是当时军事机密文件的传送盒,也就是三国版的密码箱。使用程序应当是五步:1使用丝绢或纸张书写机密文件,折叠之后放进漆盒,再盖上盒盖;2在铁片的位置,用细绳横向依次紧紧缠绕盒身,形成一排细绳的平面。3与三条细缝对应位置的细绳,要借助类似于针的工具,横向穿过细缝,从而使得整个绳圈完全固定,绝不会从盒身上滑脱出去。4将细绳打上死结,剪去多余部分,再用黏性很强的封泥,平铺在铁片上,压紧压平后,加盖印章进行密封。5等封泥干硬之后,即可派专人送出。如果途中有人想要偷看盒子里面的机密文件,必须破坏封泥或者细绳,一旦破坏就不可复原,所以必定会被发现。因此,三国版密码箱的构造虽然很简单,设计却极为巧妙,保密功能堪称一流。图3是笔者亲手制作的示意模型,读者诸君可以参看。
图3 漆盒模型图
前面讲陆逊之死时就提到,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建立联盟后,镇守上游荆州的陆逊,成为孙权与蜀汉的联系纽带。孙权给对方的公文,中途要给陆逊过目,陆逊可以自行修改,然后再用孙权留给他的大印,重新加封后送出。孙权的公文,正是用这样的漆盒传送,所以陆逊打开看了再放进去之后,才会用孙权本人的印章在外面重新加封。
说到印章,现今三国影视画面上出现的官印,几乎有人头那样大,完全不对。究竟当时印章的尺寸有多大?“三国探客”告诉你。
当时的官方印章,由中央专门机构统一制作,规格是见方一寸,习称“方寸印”。当时的一寸,是二点四厘米,大约是成人食指一个指节的长度。至于官印的材质,以及系在印纽上绶带的颜色,也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顶级高官金印紫绶;次高级官员银印青绶;中级官员铜印黑绶;低级官员铜印黄绶。不仅官印是如此,就连皇帝、亲王的玺印,尺寸也是如此,故有“方寸玺”之称。孙坚攻入洛阳得到西汉高祖传下来的“传国玺”,其大小是“方圜四寸”,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所谓“方圜四寸”,即方形的圆周共计四寸,正好每边一寸。1981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出土的东汉初广陵王金玺,正方形边长二点三厘米,正是东汉初期的一寸。至于三国的私人印章,尺寸比官印还要小一点。2010年5月河南省孟津县出土的曹魏大将曹休私印,正方形边长就只有两厘米。
再欣赏一件敞口漆盘:上部口径十四厘米,底部口径六点八厘米,高度一点八厘米。值得注意的是盘底中央的彩绘:两名五六岁的儿童,将衣衫缠在腰间,各自手持木棍,正在比试武功的高低。右边那位向左跨步,双手举棍出击;左边那位一面向左撤步避让,一面举棍伺机还击,全都是像模像样的练家子。前面讲吕蒙时说过,孙吴的军队,与领兵将领有强烈的依附关系;家属也在驻地一起生活,儿孙是军队兵员的主要补充。这件漆盘的图景,应当就是朱然军营中将士后代真实生活的写照。三国时代,不仅武功从娃娃就开始抓起,而且就连“武艺”这个词汇,也最早出现在三国的史书中。陈寿评价曹操的儿子曹彰,“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这见于《三国志》卷十九《曹彰传》。刘备的养子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这见于《三国志》卷四十《刘封传》。“袁敏有武艺”,这见于《三国志》卷十一《袁涣传》。就连女性,比如孙权的老妹,也是“才捷刚猛,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三国啊三国,真是一个充满尚武精神的时代啊!
最后欣赏漆尺。根据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的陈列说明,是用木胎打底,再涂腻子油漆,长度为二十四厘米。三国的一尺,以往大多认为相当于二十三厘米,那是因为没有实物,只好书面折算出来的近似值。现在有了朱然本人给出的实物证据,准确数值从此可以确定为二十四厘米。没有实物,刘备七尺五寸的身高,只相当于一米七二,那很平常,完全不值得在史书中写上一笔;有了实物,刘备的身高一下子提高到了一米八零,在营养远不及当今的三国时代,着实是引人注目的大个儿了!
笔者最近一次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考察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是在2012年的10月,笔者同时还考察了该市的采石矶名胜区。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就是孙策攻取江东时的登陆渡口。俯瞰长江,波涛东去;回首三国,浮想联翩。想当年孙策挥兵数千在此渡江,打拼孙吴基业,才不过二十一虚岁,年轻得被人称为“孙郎”。为何会“自古英雄出少年”呢?主要原因之一,是古人尚武,特别是在三国时代,从娃娃就抓起,朱然墓中出土的漆盘彩绘就是明证。尚武,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健精神。精神和体魄都强健的下一代,就是少年英雄的后备军。难怪当时会出现名将辈出的闪亮图景,因为有充足的后备军啊!如果当今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拥有雄厚的少年英雄后备军,再嚣张的恶邻也不敢小觑我们,对不对?看来尚武还是不尚武,能不能从娃娃就开始抓尚武,可以算得上关乎民族兴衰的大事了。这正是:
尚武优良传统在,发扬光大待何时?
关于朱然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五名,陆逊的儿子陆抗。
主帅型名将第五名——陆抗
他是全力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因为有他在,北面的强敌西晋不敢对孙吴动兵;因为他去世,几年后孙吴就被西晋大军灭亡;他四个儿子全都成器,老大和老二为国尽忠,牺牲在疆场,老三和老四则是西晋文坛的兄弟双星,留名于青史……
将门虎子
本节要说的这位名将,他父亲是孙吴中期的军界首脑,本人则继承父业,成为孙吴后期的杰出主帅;他是全力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在上游荆州镇守整整十五年;因为有他在,北面的强敌西晋不敢对孙吴动兵;因为他去世,几年后孙吴就被西晋大军灭亡;他四个儿子全都成器,老大和老二为国尽忠,牺牲在疆场,老三和老四则是西晋文坛的兄弟双星,留名青史。他,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陆抗究竟是怎么从高门公子哥,成长为三国名将的呢?他是靠吃父亲的老本,还是凭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呢?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氏,是陆逊的次子。因为大哥陆延早死,所以赤乌八年(245)其父陆逊去世的时候,刚刚才满二十岁的他,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并且经受了一场突然的严峻考验。考验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上一节讲过,陆逊是在孙权的有意打击之下,悲愤含冤而死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的。陆逊死后,陆抗护送父亲的遗体,准备回下游江东的故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安葬。途中经过京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时,他顾全大局,特地去向皇帝孙权谢恩。孙权刚刚逼死了他的父亲,他去向孙权谢什么恩呢?原来,陆逊死的时候,他手下长期追随的亲兵,还有五千人马。前面讲过,孙吴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军队制度,后世学者称为“领兵制”。领兵将领与他部下之间,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部下长期跟随将领,部下的妻室儿女家属长期随军驻防,子弟成年后也继续在这支军队当兵。为了暂时安抚这支长期依附陆逊的部队,防止出现动乱,孙权便任命陆抗为建武校尉,作为这支部队的首领。陆抗去谢恩,就是谢这个职务的恩。
但是陆抗一到京城,就被孙权下令软禁在规定的地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而且不准与外界来往,等于是被双规了。他才二十岁,此前没有介入政治,也没有违法乱纪,为何会遭到如此对待呢?原因是孙权还想在他身上,继续清查他父亲陆逊的问题。于是,孙权又从皇宫中派出特使,拿出当初一个名叫杨竺的告密者告发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条又一条地追根究底,要陆抗如实回答。《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是“送葬东还,诣都谢恩,孙权以杨竺所白二十事问抗,禁绝宾客,中使临诘”。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如果碰上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早吓得尿裤子了。而陆抗的表现如何呢?两个字:淡定。他一条一条地回答,而且回答得比当初他父亲还冷静,还清晰,还更有说服力。孙权本来以为,当初在陆逊那里没有追问出什么罪过的问题,在陆抗这里,总会挖出一点纰漏或差错来,却没有想到竟然问出这样的结果。一点没有抓到小辫子的孙权,反应究竟如何呢?《陆抗传》上的描述,说是“权意渐解”,即孙权的心结逐渐消解了。其实,孙权恐怕还有相当大的尴尬,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第二年,也就是赤乌九年(246),陆抗晋升为立节中郎将。当时军官的名称,按等级的高低,大体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和都尉几大类。每一类的前面,又冠以不同的形容词。陆抗从建武校尉,变成立节中郎将,属于提升。所谓“立节”,即建立节操,从这一官职的命名看,孙权是有深意的,他希望陆抗建立节操,实际上就是要陆抗放下父亲被逼死的恩怨,继续效忠自己。在陆抗这一方面,他的家族是深深扎根在江东的土著,而且一直是名门大族,脱离不了江东。既然脱离不了江东,从整个家族和自己的发展前途考虑,除了继续为孙吴政权效力,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他带领手下兵马,前往新的江防要塞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驻守,以便将武昌的大营腾出来,交给新来的长官诸葛恪。而陆抗的节操究竟如何,从驻地交换的行动中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来。
新来的诸葛恪,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长子,新生代将领中最受孙权青睐的风头人物。他人很聪慧,特别是玩脑筋急转弯,反应极快。《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中记载,孙权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令人牵进一头驴,驴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一见,不禁大笑。原来,诸葛瑾字子瑜,他是长条脸,很像驴。好开玩笑的孙权,就拿忠厚的他来取乐。在座的诸葛恪,立刻拿笔上前,加上“之驴”二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了。众人莫不佩服,孙权马上把驴赏给诸葛恪。但是他又骄傲自满,当初陆逊就因此对他有看法。现今孙权提拔他为大将军,兼任荆州牧,接替陆逊镇守武昌。对于这位过去与父亲不和睦,现今又来占据父亲老地盘的同辈,陆抗会如何对待呢?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陆抗临走之前,下令将武昌大营的城池、营垒、围墙、房屋,全部修缮一新;营地周围的园林,包括桑树、果树等,全部保持完好不准砍伐;整个大营,如同全新建成的一般。但是,诸葛恪在柴桑留下的营地,却是一片脏乱差,到处破破烂烂。诸葛恪进驻武昌大营后,看到陆抗给自己留下的,与自己留给陆抗的截然不同,这位平常自视甚高的风头人物,史书说是“深以为惭”,也就是自感惭愧得很。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诸葛恪和陆抗身上,得到了准确的验证。七年之后,做事依旧粗疏轻率的诸葛恪,被政敌杀死在皇宫的酒宴上。而做事更加细致踏实的陆抗,却在十年之后,开始镇守孙吴西部,逐渐成为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那么陆抗充分发挥国家栋梁作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
标志性事件,就是充分展示他军事才能的“西陵之战”。
要弄清楚“西陵之战”,先必须对陆抗当时的军事职务了解清楚。《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假节。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孙皓即位以后,陆抗升任镇军大将军,给予“假节”的威权。建衡二年(270),孙皓又任命陆抗担任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把治所放在乐乡。你就会问了:陆抗既然升任了镇军大将军,为何又让他担任都督信陵等处的诸军事呢?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三国是古代军事制度的变革期,其中最重要而又与陆抗职务密切相关的变革有二:一是督将战区制的形成,二是高级将领身上,出现了军阶、职务、威权三者的明确区分。在此之前,如有军事行动,一般是临时选拔将领,征调军队;行动结束,将领交出军权,士兵各回原地。到了三国,战火长期不断,各国开始在地盘中,划出固定的战区,派遣常驻的部队,任命常驻的指挥官,以适应战争的需要。战区的指挥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军区司令,一般带有“督”或“都督”的字样,于是督将战区制诞生。陆抗担任的“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就是这五个军分区上面的总司令。至于每个军分区的司令,就称某某督,比如信陵督、西陵督。后来唐代的节度使、明清的总督,与此都有渊源关系。
督将战区制出现后,高级将领身上,就不再如以前只有军阶,而是有军阶、职务、威权三种不同的名号。陆抗的“镇军大将军”,是他的军阶,类似后世的军衔,决定他官阶高低,领多少工资。而“都督诸军事”是他的职务,决定他的具体职责范围,是指挥信陵等五个分战区的各路军队。至于“假节”,则是他拥有的威权,决定他有权自行诛杀违犯违反军法的将士,后世没有类似的名号。此处的“假”,意为给予;“节”是用竹与牦牛尾做成的节旄,是君主授权的特殊凭证。
陆抗所指挥的五个战区,是从三峡中段起,直到三峡东口以下的江陵,这一大段的长江防线。最西边的信陵县,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的长江北岸,与蜀汉地盘接壤。西陵县,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峡东口的长江北岸。夷道县,即今湖北省宜都市,在长江南岸。乐乡,在今湖北省松滋市东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南的长江南岸。公安县,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也在长江南岸。这么一大段长江防线,绵延将近千里,在西面的三峡方向,北面的襄阳方向,都面临着同一个强敌。这个强敌是谁?就是当时先后吞灭了蜀汉和曹魏的西晋王朝。
凤凰元年(272)八月,陆抗下属的西陵军分区指挥官,西陵督步阐,宣布投降西晋,据守西陵的坚固城池,等待对方的援助大军。九月,西晋王朝立即调派八万大军,在荆州战区总指挥官羊祜的统领下,从襄阳大举南下,接应步阐。孙吴政权,顿时面临严重危机。要知道危机为何严重,就必须对当地的军事地理有所了解。
陆抗所镇守的近千里长江防线,有两处军事重镇,即西陵和江陵这两个“陵”。西陵原名夷陵,正好位于三峡的东口,是通向西面益州的咽喉。江陵,即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正当北上襄阳进入中原的大道。换句话说,当时西晋如果要摧毁孙吴,西路要从益州出三峡东下,中路要从襄阳南下,而抵抗这两路进攻的坚固据点,就分别是西陵和江陵,因此孙吴对此两处要塞,进行了长期的打造经营,就一点不奇怪了。
西路的要塞西陵已经被出卖占据,中路的要塞江陵又面临西晋八万大军的进攻,一旦陷落,西部门户洞开,对方乘胜东下,那就是当年曹操占领荆州后挥兵东下的重演,孙吴可谓是危如累卵。面临如此严峻局面,陆抗指挥三万人马应战,对内要收拾投敌叛国的步阐,对外要应付强大的敌军,他能够像向他父亲陆逊那样,创造以弱胜强的用兵神话吗?
这时,真正考验陆抗在用兵本领和胆量上,是否得到他父亲真传的,而且他首先就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一道看似简单得很的双选题:他这三万兵马的使用方向,是选择在江陵呢,还是在西陵呢?
一般人肯定会选江陵。因为江陵一直是上游荆州的政治中心,价值更重要;与陆抗总指挥部所在的乐乡,基本上是隔江相望,出兵更近便;如今又直接面临西晋的大军来犯,情况更紧急。陆抗的下属将领,就是这样选择的。
但是,陆抗的选择却与众不同。据《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他对众将官说:“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他认为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抵抗敌人没有忧患。即便敌人暂时占领江陵,也会因为深入我方地盘而无法守住,损失不大。但是一旦西陵方面的敌对势力团聚起来,在它南面山区的少数族都会跟着发起动乱,那时忧虑就一言难尽了!所以宁可丢弃江陵而攻克西陵,更何况江陵还牢固无忧。总之,陆抗判断当前的要害是西陵的内乱,而非江陵的外患。他之所以敢于这样说,是因为他早就有预防的举措。
原来,当初陆抗看到江陵北面的地势平坦开阔,道路通畅方便,对西晋来犯的骑兵极为有利。为了加强防御,他指令江陵督张咸,在下游的水口附近修筑了一道大堤堰,阻断江陵西面从北向南流到长江的支流。于是,这条名叫沮漳水的河流下游,就变成了一个大湖泊,把北面襄阳通往江陵的道路全部淹没。敌人不要说进攻江陵城池,就连到达城池之下也办不到,江陵城就更保险了。
话说陆抗决心下定,争分夺秒指挥主力军团奔赴西陵。到了西陵城下,你猜他第一道命令是什么?立马发起战斗吗?非也!是立马投入劳动。他命令在西陵城池的外面,高筑墙,广积粮,再修一圈包围老城的新城墙,从而对内包围步阐,对外抗击西晋援军。他在现场严格监督,日夜催促,就好像西晋大军已经杀到眼面前一般。将士们觉得昼夜干活实在太苦,纷纷抱怨,说是东边才修了大堤堰,西边又来修城墙,我们不是工程兵部队,宁可拿武器向步阐进攻,也不愿拿工具上城墙做工。陆抗心想用事实来说服你们也好,就让抱怨最厉害的将领雷谭,领兵前去攻城,结果是无功而返。这下子,将士们没话说了,老老实实抓紧干活,终于将新城墙按时完工。
那边的羊祜统兵南下,快到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东)时,发现前面有人造大湖泊拦路,决心将计就计,利用湖泊来运送大批军粮。于是,他一面打造和征调船只,一面放出风声,说是将要破坏对方修建的堤堰,放水之后好通行步兵,以迷惑对方。得知消息的陆抗,又会怎么应对呢?
陆抗的反应,《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有如下记载:“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他一得知消息,立马下令江陵督张咸,赶紧挖开堤堰放水。部下将领都很不理解,多次劝阻他也不听从。结果怎么样?等到羊祜把船只刚刚准备停当,湖泊已经水位下降,变成了沼泽和湿地,船只毫无用处不说,连步行也难以通过。八万人马中,只有将领杨肇手下不到一万人,勉强越过这片泥泞地区赶到了西陵。其余部队在后面好不容易来到江陵时,西陵那边的失败已成定局了。
原来,这一年的十二月间,杨肇兵力不足,又远来疲乏,对西陵发起的进攻没有足够冲击力。等候多时的陆抗,凭借新修成的坚固城墙,把飞箭和礌石,如暴雨一般发射下来,杨肇的人马不死即伤,迅速减员。坚持一个月之后,孤军无援的杨肇见势不妙,在晚上悄悄撤军。陆抗派出一支小部队跟踪追击,就杀得杨肇大败而逃。羊祜得知消息,随即传令全军从江陵撤退,以免被对方压迫到沼泽和湿地的绝路当中。
这时的陆抗开始回过头来,全力对付老城里面的步阐。此前他就曾在西陵镇守,老城的防御体系均由他亲自打造完成。凭借对敌情的极为熟悉,对方又因失去外援而军心溃散,老城很快就被全力强攻的陆抗拿下。步阐的家族与其他领头反叛的骨干将领,被依法斩首。其余几万将士和民众,由陆抗上奏请求不搞株连大开杀戒之后,全部从宽赦免。大获全胜的陆抗,在下属面前依旧如以往一般谦虚和蔼,所以史书上说是深得将士们的拥护和欢心。
步阐所困守的城池,相传在今湖北省宜昌市的葛洲坝一带,现今尚有夯土城墙一段,称为步阐城或步阐垒,供游人观赏并发思古之幽情。
西陵大战,是三国最后一场以弱胜强的特大型战役。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周瑜的赤壁之战,刘备的汉中之战,陆逊的猇亭之战和石亭之战,组成了以弱胜强特大型战役的经典系列。至于陆抗的用兵特色,可谓深得其父陆逊的真传。真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前面《陆逊篇》讲过,陆逊的看家本领,是两个能够和充分:一是能够在动手之前,充分做到深思远虑;二是能够在作战之中,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孙子·地形篇》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对比陆抗,一是能够在动手之前,充分做到深思熟虑,在主攻目标究竟是西陵还是江陵的选择中,排除众议,做出眼光独到的明智判断。二是能够在作战之前,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做出可靠的应对预案。总之,他正好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看家本领。显然,他绝非只会败坏家业家风的纨绔公子哥,而是能够光大门楣,为豪门子弟树立好榜样的将门虎子。含冤而死的陆逊,也应该含笑于九泉了。
西陵之战,使得孙吴躲过了被强敌吞灭的危机。当时的晋武帝,已经起心消灭孙吴,而羊祜就是实施这一计划的领头主将。但是,此战大败后,朝廷舆论大哗,迫使晋武帝给予羊祜降职处分,吞灭孙吴的打算也被迫暂时搁置下来。因此,后来东晋的大臣何充,才有“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深沉慨叹,并且被记载于《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中。
但是,两年之后,这根国家的栋梁终于倒了。凤凰三年(274)秋天,陆抗因病去世,终年仅四十九岁。五年后的十一月,做了充分准备的西晋,出动六路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孙吴。其中,大将王濬统领的益州水军,东下三峡,声势最大,行动最快。第二年的三月十五日,王濬水军抵达建业的石头城下,孙吴举手投降,延续了八十六年的孙氏政权(从孙策攻取江东起)宣告灭亡,三国历史至此正式结束。用唐朝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来形容,就是“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了。
陆抗的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在对抗王濬水军的战斗中捐躯阵亡。四子陆机字士衡,五子陆云字士龙,却在西晋文坛大放光芒,特别是陆机,不仅作品丰富多彩,而且文学理论也有独特建树。唐代官方修撰《晋书》的时候,唐太宗专门为他写了一篇评论,放在《陆机传》的后面,推崇他“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评价相当之高。
陆家三代,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孙吴主帅级的名将;孙子陆机、陆云兄弟,则是西晋的文豪。三代人都留美名于青史,堪称人才辈出,文武交辉,在三国名将中堪称独一无二。陆逊是主帅型名将的季军,陆抗则可评为周瑜、吕蒙、陆逊、朱然之后的第五名。但如以继承父业的成功程度而论,陆抗堪称孙吴名将的第一名。
将陆逊与诸葛瑾两家进行对比,会有令人深思的发现:就第一代而言,官做到孙吴大将军的诸葛瑾,成就同陆逊大体相当,可谓两家不相上下。到了第二代,诸葛恪当上太傅,是少帝孙亮的指导老师兼首席辅佐大臣,此时的成就,还要高过陆抗;但是,诸葛恪很快就被政敌谋杀,家族子孙被剿灭,而陆抗却上升为支撑国家的栋梁。到了第三代,诸葛家早已灰飞烟灭,陆家却青史留名。为何陆家能够三代交辉,而诸葛家连第二代都没有得到善终呢?问题,就出在第二代的身上。因为第二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位置:他们如果足够优秀,就能不仅把上一辈的成就发扬光大,还能把下一辈也培养成器;他们如果不优秀,不要说培养下一辈,连他们自身的一切都可能毁在手里。陆家的第二代陆抗,在逆境中受到锻炼而成功;诸葛家的第二代诸葛恪,在顺境中受到腐蚀而毁灭。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看来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正是在于第二代的成长环境,实在是过分优越了。这正是:
非凡二代能光大,三代交辉赞陆家。
孙吴的名将就讲到这里。下面要开始讲蜀汉的名将。
蜀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诸葛亮
诸葛亮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会在襄阳的隆中等待了十二个年头之久?为何会被刘备深深打动而为之出山效劳?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颠覆传统印象的总税务官呢?
一 卧龙出山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节开始讲蜀汉的名将。首先登台的这一位,他的正式官职,是朝廷的行政首脑丞相,性质原本属于文臣;但是他又掌控了全国的军权,指挥千军万马南征北伐,实际上也是全军的总司令。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诸葛亮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今天我们是把他作为特殊的名将来介绍,所以着重在他的军事业绩。那么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诸葛亮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在襄阳的隆中等待了十二个年头?为何会被刘备深深打动而为之出山效劳?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颠覆传统印象的总税务官呢?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琅邪郡阳都县人氏。阳都县,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现今还有古城遗址留存。诸葛家族,本是官宦世家。他名字中的“亮”,是指光亮。而“孔明”的孔,有人说成是孔洞的孔,这是望文生义的误说,准确的含义,应当是非常,性质是副词;“孔明”者,非常之鲜明也。名和字两者配合,就是这道光亮将会非常之鲜明。可见家庭对他是寄予了厚望的,盼望他将来成为光彩照人的杰出人才。
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记载,他父亲诸葛珪死得早,留下儿子三人。大哥诸葛瑾,后来避乱江东,成为孙权手下的大臣。诸葛亮和小弟诸葛均,幼年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出任江南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带着两个侄儿去赴任,从此诸葛亮就离开故乡。后来,诸葛玄下了岗,生活困难,而北方老家又是一片战乱,只好带上侄儿到荆州的襄阳(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投奔在此当军政长官的老朋友刘表。不久,诸葛玄也不幸去世。诸葛亮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处名叫隆中的地方,开始了半耕半读的独立生活,即《诸葛亮传》中所谓的“躬耕陇亩”。山清水秀的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的邓县管辖,现今已经成为著名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
诸葛亮在襄阳停留的时间,是从东汉建安元年(196)前后,到建安十二年(207),前后十二个年头;从年龄上说,是从十六岁的少年,到二十七岁的青年。那么他在这里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外表上说,他就很特殊。《诸葛亮传》说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当时一尺,相当于现今二十四厘米,八尺就是一米九六,身材高大,容貌雄伟,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非同凡响。蜀汉名将赵云的身材,史书记载也是身长八尺,两人一文一武,都以忠诚正直著称,无论身材和品格,都是你高我也高。
从风度上说,他也很特殊。他空闲时最喜欢抱膝而坐,对着那绿水青山,放歌一曲《梁父吟》。《梁父吟》又名《梁甫吟》,这首古代乐曲,传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泰山下耕作时所作,正好出自诸葛亮的老家齐鲁一带,堪称熟悉的乡音。每当他放歌《梁父吟》时,胸中豪情奔涌,大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意味。
从读书上说,他也很特殊。特殊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当时他与徐庶、石韬、孟建在一起游学,那三位好友读书,“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见于《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徐庶三人努力把儒家经典读熟读精,那是在走东汉儒生应试教育的老路。什么是东汉应试教育的老路?前面讲吕蒙时我们有过详细介绍。东汉从地方推荐出来的人才,以孝廉为主体,到京城集中之后还要进行考试,题目选自儒家经典。如果对儒家经典读得不精不熟,就会考不及格,当不成官。诸葛亮读书,不走这条老路,采用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就是“观其大略”。所谓“观其大略”,不是随便乱翻草草了事,而是在阅读时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精华,而非面面俱到,纠缠在繁琐的细节上。
诸葛亮之所以采用新方法,除了他个人的明智选择之外,还与当地的文化大环境密切相关。当时南面的荆州,不仅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而且在首府襄阳,还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文化精英。他们在军政长官刘表的大力支持之下,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形成了后世所谓的“荆州学派”。这个学派,提倡简明扼要的新学风,反对东汉以来繁琐零碎的老学风,成为当时战乱年代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不难看出,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正好与荆州学派简明扼要的新学风相吻合。那么这是偶然吗?回答是,非也。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能在襄阳停留长达十二年之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特别是这里独特清新的文化环境。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与荆州学派的领军人物司马徽、庞德公,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妻子就是诸葛亮最小的姐姐,所以庞德公是他的姻伯。而司马徽比庞德公年轻十岁,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后来向刘备大力推荐诸葛亮的,不仅有一同游学的学友徐庶,更有这位老前辈名流司马徽。由此可见,他的读书新方法,是在充分吸收荆州学派的丰富营养之后形成的。
从志向上说,他就更特殊了。其实他读书方法上的特殊,就缘于志向的特殊。他曾经多次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二位是什么人呢?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完成了霸主之业。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率军攻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管仲“文治”了不起,却不会用兵;乐毅“武功”了不起,却不善治国。诸葛亮认为自己兼有二者之长,一个顶俩,文武全才,可见他的志向,就是后世所说的“出将入相”了。
最后从择偶上说,他也特殊得很有趣。《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记载,孔明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此时唯一的长辈叔父诸葛玄已经死去,所以就由他自己来物色对象。消息传开,襄阳当地的一位名士,名叫黄承彦,生性爽快开朗,就来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说孔明君正在选择妻室,本人有一个丑女儿,头发有点黄,皮肤有点黑,但是才能却配得上您呀。黄老先生真是爽快开朗,主动来提亲不说,还如实介绍女儿情况,谦称“丑女”。其实,黄小姐不过是头发有点黄,皮肤有点黑而已。放在现今,头发的黄,皮肤的黑,那都是时尚流行色,不黄也要染黄,不黑也要晒黑。真让孔明动心的是她的才能,她父亲敢说配得上自己,可见此女才能非凡。其实,长期居住在此的孔明先生,应当对黄小姐的情况早有耳闻。他也爽快开朗,马上同意。黄老先生立刻将女儿送到隆中,于是孔明先生就很快结婚了。翁婿俩人的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乡亲们常常开玩笑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莫要学孔明选媳妇儿啊,只得到阿承的丑女儿啊!孔明与乡亲们的亲近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诸葛亮在隆中时,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显得出类拔萃。难怪庞德公、司马徽两位老前辈,会给他两个字的高度评价:“卧龙”。“卧龙”者,还没有施展抱负的顶尖级英才也。
既然诸葛亮是顶尖级英才,照理说应该尽早登上政治舞台,施展抱负才是。为何他在二十七岁之前,一直都在隆中躬耕,没有出山进入仕途呢?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答案很简单——他在等人,等待那个符合自己条件的“意中人”。
隆中东面二十里外的襄阳,就有荆州的土皇帝刘表。诸葛亮当初跟随叔父诸葛玄来投靠刘表,与刘表早有关系。如果他想到刘表手下去当官,那是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去,因为刘表不是他的“意中人”。
关羽曾经建造江陵城池,郦道元《水经注》有明确记载,这在上一节已经提到。另外,散佚的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山南道》还记载,关羽是在旧城的南面扩建新城:“江陵府城。州城本有中隔:以北,旧城也;以南,关羽所筑。”关羽被孙吴攻杀之后,他扩建的城池自然就被吕蒙所推荐的朱然所占据。朱然因此在黄武元年(222),打了一场漂亮的江陵保卫战。之后,朱然继续在江陵镇守,又镇守了二十七年,直到他在这里去世,加起来长达三十年之久。
到了朱然临死前一年,即赤乌十一年(245),朱然开始大规模翻修加固江陵城池,史书记载:“赤乌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这段记载见于《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此处的“城”字是动词,即修建城池的意思。朱然这一次举措,在荆州古城最早根基的培育上,意义非同一般,理由有三:
第一,《三国志》中对此进行记载的《吴主传》,是孙权时期的国家编年大事档案,所以措辞非常精炼。整个《吴主传》,对孙权在位时期大规模修建城池的档案记载,总共只有六处。孙权在位长达五十二年,曾经一再下令“诸郡县,治城郭”。全国大大小小的城池,虽然修建很多,然而记入国家档案的,却只有这寥寥六处,可见这六处的规模必定非同一般。
第二,最早出现在《吴主传》中的两处记载,是建安十七年(212)的“城石头”,建安二十五年(220)的“城武昌”。所谓“城石头”,就是兴修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内清凉山),在秦淮河边修建城堡,以拱卫首都建业;“城武昌”,则是修建武昌县的城池(今湖北省鄂州市)。当时的建业和武昌,是孙吴的两大都城。所以这两次工程,都是属于首都基本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修建江陵城池能够与两者并列,可见也具有国家重点工程的性质。
第三,关羽单独镇守荆州,是从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前往益州后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历时只有八年。但是朱然在江陵镇守,是从建安二十四年(219)起,直到赤乌十二年(249)去世为止,历时长达三十年,是关羽的三倍还不止。不言而喻,镇守的时间越长,在城池修建上,积累的资源就越是丰富,经验也越是充足。
规模非同一般,重要性堪比国家重点工程,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又更加丰富和充足,那么这次江陵城池的大规模翻修加固,效果究竟如何呢?客观的见证者,是我们在后面将要讲到的陆抗。凤凰元年(272),也就是朱然这次修建工程完成二十四年之后,陆抗凭借超级坚固的江陵城池,使得西晋大军在进攻江陵时无功而返,可见工程质量非常优良,绝非现今那些人一踩就塌,车一压就垮,甚至是不踩不压也要垮塌的豆腐渣工程。
既然这次城池修建,朱然拥有的各种条件都比关羽优越,二十四年后质量又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加之他在时间上又紧接在关羽之后,关羽修的城池,残缺了的他必定要修补,薄弱了的他必定要加强,崩塌了的他必定要加固。因此,考古工作者发现的这段三国高大城墙,真正起主要作用的主持修建者,应当是朱然。换言之,这段三国城墙,以及还埋藏在地下的其他部分,就是关羽和朱然,特别是朱然朱大帅留给后世的珍贵实物遗产。
朱然的第一笔珍贵实物遗产,其特征是体量巨大但又深藏不露,静静等待重见天日。他留给后世的第二笔珍贵实物遗产,特征则是品种丰富而且光彩璀璨,这又是一笔什么样的实物性遗产呢?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南郊发现一座墓葬,出土了上百件木器、漆器、瓷器、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被评为当时中国十大考古收获之一,这就是朱然的墓地。现今,在原址上建立起“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朱然墓葬中的文物,就是他朱大帅留给后世的第二笔珍贵实物性遗产。现在就选择其中与我们名将主题密切相关的部分精品,与大家共同欣赏。
首先欣赏两件物品,这是笔者亲手按照原尺寸做的模型。这是什么东西呢?答案是朱然朱大帅生前所使用的名片,现今名片的老祖宗。
图1 名刺模型图
体形苗条的这一种,三国时的全名叫“爵里刺”,简称为“奏刺”或“名刺”。共出土十四枚,用本色木料制成,长度是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厘米左右。正面直行书写礼节性措辞,字体是向楷书转变的隶书。图1这一枚是:故鄣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
措辞被空格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故鄣”,是朱然籍贯所在的县名,后面是姓名“朱然”和敬语“再拜”;第二段是固定的问候语“问起居”,即问候对方生活起居。再拜,意思是向您致敬两次;问起居,意思是问候您身体安好。第三段标明自己“字义封”,是方便让对方称呼自己。因为按照当时的社交礼仪,称呼自己要称名,比如朱然要自称“然”,以表示谦虚;称呼对方则要称字,比如称朱然要叫“义封”,以表示尊敬。总结起来,措辞包括籍贯、姓氏、名字、敬语和问候语共计五项,其中的籍贯一项,可以根据对方对自己的熟悉程度而增减变化,其余四项则必须具备,所以十四枚的措辞大同而小异。
体形壮实的这一种,叫做“谒”或“版谒”,共出土三枚。也用本色木料制成,长度也是一尺,但是宽度和厚度都超过了名刺。正面顶端中央书写“谒”字,然后在右侧边缘,用小一点的字体,直行书写同样字体的礼节性措辞。图2这一枚是:假节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丹杨朱然再拜。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朱然临终前,担任的职务正是右军师、左大司马,被封为当阳侯,与此处的措辞完全吻合。开头的“假”字,出土时完全腐蚀缺损,但是《三国志》卷五十六《朱然传》记载,孙权曾经“假然节”,即给予朱然一柄节旄。所谓“假节”,是当时军事上一种专门名号。“假”的意思是给予,“节”是用竹竿与牦牛尾做成,作为君主所赐威权的凭证。享有这一名号者,有权诛杀违反军法的普通将士。据《三国志》记载,陆逊、陆抗父子,都曾拥有“假节”的名号。比照陆氏父子,这版谒上缺损的第一个字,可以肯定是“假”字。
图2 版谒模型图
大体说来,名刺应当用于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而版谒则用在比较正式的官方场合。
不要看这些名片的老祖宗原生态十足,文化价值却很高,堪称朱然家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因为有了它们,有关专家才能够将墓主确凿无误地锁定为朱然;因为有了它们,我们也才能够穿越时空,直接感知一千七百年前三国历史文化的动人风韵。在当时,与名刺、版谒相关的有趣故事很多。比如《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裴松之注引《祢衡传》记载,那位恃才傲物的老愤青祢衡,漫游到东汉朝廷所在的许县,自己书写了一枚名刺,揣在怀里想去访问社会名流。谁知走了一圈,他一个都看不上眼,最后名刺上的字迹都褪了色看不清了,也没能递送出去:“衡尝书一刺怀之,字漫灭无所适。”还有《三国志》卷九《夏侯渊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记载,夏侯渊七岁的儿子夏侯荣,记忆力相当惊人,曹丕曾经在一次大会上,让他先看一遍在座上百位宾客的奏刺,然后逐一测试,他能够将每个人的姓氏、名字、籍贯全部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宾客百余人,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客示之,一寓目,使之遍谈,不谬一人。”还有《三国志》卷十一《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记载,曹操北伐塞外乌丸之后凯旋途中,门口送进一块社会名流的版谒,此人叫做邴原,曹操见了大喜,抓起鞋子一边穿一边跑出去迎接:“邴原先至,门下通谒。太祖大惊喜,揽履而起。”还有《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记载,刘备第一次当官当了一个分管全县治安的县尉。不料没有当几天,就碰上精简机构,上级郡政府的督邮老爷来到县里,准备通知刘备下岗。刘备去向督邮大人求情,门口拒绝把他的版谒递送进去通报:“先主求谒,不通。”刘备大怒,暴打督邮一顿之后弃官而去。
这些故事非常有趣,但是名刺、版谒的实物,却长期无缘看到,实在遗憾之至。现今终于可以一饱眼福了,要知道在三国的风云人物当中,名刺和版谒同时出土从而呈现在人间者,迄今还只有朱然朱大帅这独一份,实在是极其珍贵!
这些名片的老祖宗,看起来有点土,但是蕴含的文化格调却很高,在措辞上充分展现出咱们古人的高尚风范。什么风范?也就是礼仪之邦的风范。现今流行的名片,特征是突出自己:姓名用大字,放在正中,所有头衔,这个总,那个董,这个局长,那个主任,全部罗列,不把对方雷倒不算完。但是你看人家朱然朱大帅的名片,格调完全不同。他的名片,特征是尊重对方。用在一般场合的名刺,自己的官衔、爵位一律不写,只有姓名和表字,而且“字义封”三个字还特别写得小一点,那是非常之低调。为何这三个字写得小?前面说了,古人在社交场合中,对自己要称名,以示谦卑;对别人却要称字,以示尊重。写出自己的字,是为了便于别人显示礼貌;但是写小一点,则是预先表示对别人的感谢,意思是您对我的尊敬,实在不敢当,实在承受不起。但是对于对方,既有“再拜”的敬语,接着又有“问起居”的问候语,那是非常之尊重。至于用在正式官场的版谒,虽然罗列了自己的职务和爵位,却是用小字写在右侧的边缘,而把向对方致敬拜谒的“谒”字,用大字放在上端的正中位置,下面还空出一大块空白,表明这也属于对方的范围,自己不敢使用。其特征也是充分尊重对方,而不是突出自己。堂堂孙吴军界的头号人物,皇帝孙权的陪读发小,如此谦虚低调,如此尊重对方,这种礼仪风范,本身就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值得注意。只要仔细端详就会发现,这十七枚名刺和名谒,其笔迹的书写特征完全相同,应当是出自一人之手。比照上面祢衡自己书写名刺的事例,再考虑到朱然为人的谦虚低调和尊重对方,这些名刺和版谒上文字的书写,极有可能是他亲力亲为。换句话说,这些文字,应当是朱然本人生前的亲笔。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笔遗产更是他朱大帅对后世的亲手馈赠,就更是非常珍贵的镇馆之宝了。
在朱然墓中,出土数量最多的是漆器。这些漆器不仅制作工艺令人赞叹,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这些漆器来自何方?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欣赏的精品呢?
三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郡,是精品漆器的制造中心。漆器和丝锦,是蜀汉两大拳头外贸产品。朱然墓的漆器上就有“蜀郡作牢”字样,可以确认为蜀郡的产品。前面说到,朱然曾经在江陵镇守长达三十年。不仅在地理上接近蜀汉,而且在时间上,除了前面三年孙刘两家处于交战状态之外,从第四年诸葛亮开始辅佐刘禅起,两国就重新变成盟国,友好往来不断。因此,朱然完全有充分的条件,得到来自蜀郡的漆器。
先欣赏一件漆盒的盒盖。盒盖呈椭圆形,长约十五厘米,宽约九厘米,高七厘米。隆起的顶部中央,镶嵌一块方形铁片,铁片的两侧和中央,横刻三道细缝。这漆盒究竟是什么器物呢?
考虑到朱然的军队主帅身份,这应当是当时军事机密文件的传送盒,也就是三国版的密码箱。使用程序应当是五步:1使用丝绢或纸张书写机密文件,折叠之后放进漆盒,再盖上盒盖;2在铁片的位置,用细绳横向依次紧紧缠绕盒身,形成一排细绳的平面。3与三条细缝对应位置的细绳,要借助类似于针的工具,横向穿过细缝,从而使得整个绳圈完全固定,绝不会从盒身上滑脱出去。4将细绳打上死结,剪去多余部分,再用黏性很强的封泥,平铺在铁片上,压紧压平后,加盖印章进行密封。5等封泥干硬之后,即可派专人送出。如果途中有人想要偷看盒子里面的机密文件,必须破坏封泥或者细绳,一旦破坏就不可复原,所以必定会被发现。因此,三国版密码箱的构造虽然很简单,设计却极为巧妙,保密功能堪称一流。图3是笔者亲手制作的示意模型,读者诸君可以参看。
图3 漆盒模型图
前面讲陆逊之死时就提到,诸葛亮与孙吴重新建立联盟后,镇守上游荆州的陆逊,成为孙权与蜀汉的联系纽带。孙权给对方的公文,中途要给陆逊过目,陆逊可以自行修改,然后再用孙权留给他的大印,重新加封后送出。孙权的公文,正是用这样的漆盒传送,所以陆逊打开看了再放进去之后,才会用孙权本人的印章在外面重新加封。
说到印章,现今三国影视画面上出现的官印,几乎有人头那样大,完全不对。究竟当时印章的尺寸有多大?“三国探客”告诉你。
当时的官方印章,由中央专门机构统一制作,规格是见方一寸,习称“方寸印”。当时的一寸,是二点四厘米,大约是成人食指一个指节的长度。至于官印的材质,以及系在印纽上绶带的颜色,也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顶级高官金印紫绶;次高级官员银印青绶;中级官员铜印黑绶;低级官员铜印黄绶。不仅官印是如此,就连皇帝、亲王的玺印,尺寸也是如此,故有“方寸玺”之称。孙坚攻入洛阳得到西汉高祖传下来的“传国玺”,其大小是“方圜四寸”,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四十六《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所谓“方圜四寸”,即方形的圆周共计四寸,正好每边一寸。1981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出土的东汉初广陵王金玺,正方形边长二点三厘米,正是东汉初期的一寸。至于三国的私人印章,尺寸比官印还要小一点。2010年5月河南省孟津县出土的曹魏大将曹休私印,正方形边长就只有两厘米。
再欣赏一件敞口漆盘:上部口径十四厘米,底部口径六点八厘米,高度一点八厘米。值得注意的是盘底中央的彩绘:两名五六岁的儿童,将衣衫缠在腰间,各自手持木棍,正在比试武功的高低。右边那位向左跨步,双手举棍出击;左边那位一面向左撤步避让,一面举棍伺机还击,全都是像模像样的练家子。前面讲吕蒙时说过,孙吴的军队,与领兵将领有强烈的依附关系;家属也在驻地一起生活,儿孙是军队兵员的主要补充。这件漆盘的图景,应当就是朱然军营中将士后代真实生活的写照。三国时代,不仅武功从娃娃就开始抓起,而且就连“武艺”这个词汇,也最早出现在三国的史书中。陈寿评价曹操的儿子曹彰,“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这见于《三国志》卷十九《曹彰传》。刘备的养子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这见于《三国志》卷四十《刘封传》。“袁敏有武艺”,这见于《三国志》卷十一《袁涣传》。就连女性,比如孙权的老妹,也是“才捷刚猛,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三国啊三国,真是一个充满尚武精神的时代啊!
最后欣赏漆尺。根据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的陈列说明,是用木胎打底,再涂腻子油漆,长度为二十四厘米。三国的一尺,以往大多认为相当于二十三厘米,那是因为没有实物,只好书面折算出来的近似值。现在有了朱然本人给出的实物证据,准确数值从此可以确定为二十四厘米。没有实物,刘备七尺五寸的身高,只相当于一米七二,那很平常,完全不值得在史书中写上一笔;有了实物,刘备的身高一下子提高到了一米八零,在营养远不及当今的三国时代,着实是引人注目的大个儿了!
笔者最近一次到安徽省马鞍山市考察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是在2012年的10月,笔者同时还考察了该市的采石矶名胜区。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就是孙策攻取江东时的登陆渡口。俯瞰长江,波涛东去;回首三国,浮想联翩。想当年孙策挥兵数千在此渡江,打拼孙吴基业,才不过二十一虚岁,年轻得被人称为“孙郎”。为何会“自古英雄出少年”呢?主要原因之一,是古人尚武,特别是在三国时代,从娃娃就抓起,朱然墓中出土的漆盘彩绘就是明证。尚武,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健精神。精神和体魄都强健的下一代,就是少年英雄的后备军。难怪当时会出现名将辈出的闪亮图景,因为有充足的后备军啊!如果当今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拥有雄厚的少年英雄后备军,再嚣张的恶邻也不敢小觑我们,对不对?看来尚武还是不尚武,能不能从娃娃就开始抓尚武,可以算得上关乎民族兴衰的大事了。这正是:
尚武优良传统在,发扬光大待何时?
关于朱然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孙吴主帅型名将的第五名,陆逊的儿子陆抗。
主帅型名将第五名——陆抗
他是全力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因为有他在,北面的强敌西晋不敢对孙吴动兵;因为他去世,几年后孙吴就被西晋大军灭亡;他四个儿子全都成器,老大和老二为国尽忠,牺牲在疆场,老三和老四则是西晋文坛的兄弟双星,留名于青史……
将门虎子
本节要说的这位名将,他父亲是孙吴中期的军界首脑,本人则继承父业,成为孙吴后期的杰出主帅;他是全力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在上游荆州镇守整整十五年;因为有他在,北面的强敌西晋不敢对孙吴动兵;因为他去世,几年后孙吴就被西晋大军灭亡;他四个儿子全都成器,老大和老二为国尽忠,牺牲在疆场,老三和老四则是西晋文坛的兄弟双星,留名青史。他,就是陆逊的儿子陆抗。陆抗究竟是怎么从高门公子哥,成长为三国名将的呢?他是靠吃父亲的老本,还是凭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呢?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氏,是陆逊的次子。因为大哥陆延早死,所以赤乌八年(245)其父陆逊去世的时候,刚刚才满二十岁的他,就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并且经受了一场突然的严峻考验。考验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上一节讲过,陆逊是在孙权的有意打击之下,悲愤含冤而死在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的。陆逊死后,陆抗护送父亲的遗体,准备回下游江东的故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安葬。途中经过京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时,他顾全大局,特地去向皇帝孙权谢恩。孙权刚刚逼死了他的父亲,他去向孙权谢什么恩呢?原来,陆逊死的时候,他手下长期追随的亲兵,还有五千人马。前面讲过,孙吴实行了一种特殊的军队制度,后世学者称为“领兵制”。领兵将领与他部下之间,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部下长期跟随将领,部下的妻室儿女家属长期随军驻防,子弟成年后也继续在这支军队当兵。为了暂时安抚这支长期依附陆逊的部队,防止出现动乱,孙权便任命陆抗为建武校尉,作为这支部队的首领。陆抗去谢恩,就是谢这个职务的恩。
但是陆抗一到京城,就被孙权下令软禁在规定的地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而且不准与外界来往,等于是被双规了。他才二十岁,此前没有介入政治,也没有违法乱纪,为何会遭到如此对待呢?原因是孙权还想在他身上,继续清查他父亲陆逊的问题。于是,孙权又从皇宫中派出特使,拿出当初一个名叫杨竺的告密者告发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一条又一条地追根究底,要陆抗如实回答。《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是“送葬东还,诣都谢恩,孙权以杨竺所白二十事问抗,禁绝宾客,中使临诘”。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如果碰上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早吓得尿裤子了。而陆抗的表现如何呢?两个字:淡定。他一条一条地回答,而且回答得比当初他父亲还冷静,还清晰,还更有说服力。孙权本来以为,当初在陆逊那里没有追问出什么罪过的问题,在陆抗这里,总会挖出一点纰漏或差错来,却没有想到竟然问出这样的结果。一点没有抓到小辫子的孙权,反应究竟如何呢?《陆抗传》上的描述,说是“权意渐解”,即孙权的心结逐渐消解了。其实,孙权恐怕还有相当大的尴尬,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第二年,也就是赤乌九年(246),陆抗晋升为立节中郎将。当时军官的名称,按等级的高低,大体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和都尉几大类。每一类的前面,又冠以不同的形容词。陆抗从建武校尉,变成立节中郎将,属于提升。所谓“立节”,即建立节操,从这一官职的命名看,孙权是有深意的,他希望陆抗建立节操,实际上就是要陆抗放下父亲被逼死的恩怨,继续效忠自己。在陆抗这一方面,他的家族是深深扎根在江东的土著,而且一直是名门大族,脱离不了江东。既然脱离不了江东,从整个家族和自己的发展前途考虑,除了继续为孙吴政权效力,没有其他的选择。因此,他带领手下兵马,前往新的江防要塞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驻守,以便将武昌的大营腾出来,交给新来的长官诸葛恪。而陆抗的节操究竟如何,从驻地交换的行动中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来。
新来的诸葛恪,是诸葛亮大哥诸葛瑾的长子,新生代将领中最受孙权青睐的风头人物。他人很聪慧,特别是玩脑筋急转弯,反应极快。《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中记载,孙权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令人牵进一头驴,驴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一见,不禁大笑。原来,诸葛瑾字子瑜,他是长条脸,很像驴。好开玩笑的孙权,就拿忠厚的他来取乐。在座的诸葛恪,立刻拿笔上前,加上“之驴”二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了。众人莫不佩服,孙权马上把驴赏给诸葛恪。但是他又骄傲自满,当初陆逊就因此对他有看法。现今孙权提拔他为大将军,兼任荆州牧,接替陆逊镇守武昌。对于这位过去与父亲不和睦,现今又来占据父亲老地盘的同辈,陆抗会如何对待呢?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陆抗临走之前,下令将武昌大营的城池、营垒、围墙、房屋,全部修缮一新;营地周围的园林,包括桑树、果树等,全部保持完好不准砍伐;整个大营,如同全新建成的一般。但是,诸葛恪在柴桑留下的营地,却是一片脏乱差,到处破破烂烂。诸葛恪进驻武昌大营后,看到陆抗给自己留下的,与自己留给陆抗的截然不同,这位平常自视甚高的风头人物,史书说是“深以为惭”,也就是自感惭愧得很。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诸葛恪和陆抗身上,得到了准确的验证。七年之后,做事依旧粗疏轻率的诸葛恪,被政敌杀死在皇宫的酒宴上。而做事更加细致踏实的陆抗,却在十年之后,开始镇守孙吴西部,逐渐成为支撑国家危难局面的栋梁。那么陆抗充分发挥国家栋梁作用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呢?
标志性事件,就是充分展示他军事才能的“西陵之战”。
要弄清楚“西陵之战”,先必须对陆抗当时的军事职务了解清楚。《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假节。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孙皓即位以后,陆抗升任镇军大将军,给予“假节”的威权。建衡二年(270),孙皓又任命陆抗担任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把治所放在乐乡。你就会问了:陆抗既然升任了镇军大将军,为何又让他担任都督信陵等处的诸军事呢?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三国是古代军事制度的变革期,其中最重要而又与陆抗职务密切相关的变革有二:一是督将战区制的形成,二是高级将领身上,出现了军阶、职务、威权三者的明确区分。在此之前,如有军事行动,一般是临时选拔将领,征调军队;行动结束,将领交出军权,士兵各回原地。到了三国,战火长期不断,各国开始在地盘中,划出固定的战区,派遣常驻的部队,任命常驻的指挥官,以适应战争的需要。战区的指挥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军区司令,一般带有“督”或“都督”的字样,于是督将战区制诞生。陆抗担任的“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就是这五个军分区上面的总司令。至于每个军分区的司令,就称某某督,比如信陵督、西陵督。后来唐代的节度使、明清的总督,与此都有渊源关系。
督将战区制出现后,高级将领身上,就不再如以前只有军阶,而是有军阶、职务、威权三种不同的名号。陆抗的“镇军大将军”,是他的军阶,类似后世的军衔,决定他官阶高低,领多少工资。而“都督诸军事”是他的职务,决定他的具体职责范围,是指挥信陵等五个分战区的各路军队。至于“假节”,则是他拥有的威权,决定他有权自行诛杀违犯违反军法的将士,后世没有类似的名号。此处的“假”,意为给予;“节”是用竹与牦牛尾做成的节旄,是君主授权的特殊凭证。
陆抗所指挥的五个战区,是从三峡中段起,直到三峡东口以下的江陵,这一大段的长江防线。最西边的信陵县,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南的长江北岸,与蜀汉地盘接壤。西陵县,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峡东口的长江北岸。夷道县,即今湖北省宜都市,在长江南岸。乐乡,在今湖北省松滋市东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南的长江南岸。公安县,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也在长江南岸。这么一大段长江防线,绵延将近千里,在西面的三峡方向,北面的襄阳方向,都面临着同一个强敌。这个强敌是谁?就是当时先后吞灭了蜀汉和曹魏的西晋王朝。
凤凰元年(272)八月,陆抗下属的西陵军分区指挥官,西陵督步阐,宣布投降西晋,据守西陵的坚固城池,等待对方的援助大军。九月,西晋王朝立即调派八万大军,在荆州战区总指挥官羊祜的统领下,从襄阳大举南下,接应步阐。孙吴政权,顿时面临严重危机。要知道危机为何严重,就必须对当地的军事地理有所了解。
陆抗所镇守的近千里长江防线,有两处军事重镇,即西陵和江陵这两个“陵”。西陵原名夷陵,正好位于三峡的东口,是通向西面益州的咽喉。江陵,即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正当北上襄阳进入中原的大道。换句话说,当时西晋如果要摧毁孙吴,西路要从益州出三峡东下,中路要从襄阳南下,而抵抗这两路进攻的坚固据点,就分别是西陵和江陵,因此孙吴对此两处要塞,进行了长期的打造经营,就一点不奇怪了。
西路的要塞西陵已经被出卖占据,中路的要塞江陵又面临西晋八万大军的进攻,一旦陷落,西部门户洞开,对方乘胜东下,那就是当年曹操占领荆州后挥兵东下的重演,孙吴可谓是危如累卵。面临如此严峻局面,陆抗指挥三万人马应战,对内要收拾投敌叛国的步阐,对外要应付强大的敌军,他能够像向他父亲陆逊那样,创造以弱胜强的用兵神话吗?
这时,真正考验陆抗在用兵本领和胆量上,是否得到他父亲真传的,而且他首先就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一道看似简单得很的双选题:他这三万兵马的使用方向,是选择在江陵呢,还是在西陵呢?
一般人肯定会选江陵。因为江陵一直是上游荆州的政治中心,价值更重要;与陆抗总指挥部所在的乐乡,基本上是隔江相望,出兵更近便;如今又直接面临西晋的大军来犯,情况更紧急。陆抗的下属将领,就是这样选择的。
但是,陆抗的选择却与众不同。据《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记载,他对众将官说:“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没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竟言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他认为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抵抗敌人没有忧患。即便敌人暂时占领江陵,也会因为深入我方地盘而无法守住,损失不大。但是一旦西陵方面的敌对势力团聚起来,在它南面山区的少数族都会跟着发起动乱,那时忧虑就一言难尽了!所以宁可丢弃江陵而攻克西陵,更何况江陵还牢固无忧。总之,陆抗判断当前的要害是西陵的内乱,而非江陵的外患。他之所以敢于这样说,是因为他早就有预防的举措。
原来,当初陆抗看到江陵北面的地势平坦开阔,道路通畅方便,对西晋来犯的骑兵极为有利。为了加强防御,他指令江陵督张咸,在下游的水口附近修筑了一道大堤堰,阻断江陵西面从北向南流到长江的支流。于是,这条名叫沮漳水的河流下游,就变成了一个大湖泊,把北面襄阳通往江陵的道路全部淹没。敌人不要说进攻江陵城池,就连到达城池之下也办不到,江陵城就更保险了。
话说陆抗决心下定,争分夺秒指挥主力军团奔赴西陵。到了西陵城下,你猜他第一道命令是什么?立马发起战斗吗?非也!是立马投入劳动。他命令在西陵城池的外面,高筑墙,广积粮,再修一圈包围老城的新城墙,从而对内包围步阐,对外抗击西晋援军。他在现场严格监督,日夜催促,就好像西晋大军已经杀到眼面前一般。将士们觉得昼夜干活实在太苦,纷纷抱怨,说是东边才修了大堤堰,西边又来修城墙,我们不是工程兵部队,宁可拿武器向步阐进攻,也不愿拿工具上城墙做工。陆抗心想用事实来说服你们也好,就让抱怨最厉害的将领雷谭,领兵前去攻城,结果是无功而返。这下子,将士们没话说了,老老实实抓紧干活,终于将新城墙按时完工。
那边的羊祜统兵南下,快到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东)时,发现前面有人造大湖泊拦路,决心将计就计,利用湖泊来运送大批军粮。于是,他一面打造和征调船只,一面放出风声,说是将要破坏对方修建的堤堰,放水之后好通行步兵,以迷惑对方。得知消息的陆抗,又会怎么应对呢?
陆抗的反应,《三国志》卷五十八《陆抗传》有如下记载:“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他一得知消息,立马下令江陵督张咸,赶紧挖开堤堰放水。部下将领都很不理解,多次劝阻他也不听从。结果怎么样?等到羊祜把船只刚刚准备停当,湖泊已经水位下降,变成了沼泽和湿地,船只毫无用处不说,连步行也难以通过。八万人马中,只有将领杨肇手下不到一万人,勉强越过这片泥泞地区赶到了西陵。其余部队在后面好不容易来到江陵时,西陵那边的失败已成定局了。
原来,这一年的十二月间,杨肇兵力不足,又远来疲乏,对西陵发起的进攻没有足够冲击力。等候多时的陆抗,凭借新修成的坚固城墙,把飞箭和礌石,如暴雨一般发射下来,杨肇的人马不死即伤,迅速减员。坚持一个月之后,孤军无援的杨肇见势不妙,在晚上悄悄撤军。陆抗派出一支小部队跟踪追击,就杀得杨肇大败而逃。羊祜得知消息,随即传令全军从江陵撤退,以免被对方压迫到沼泽和湿地的绝路当中。
这时的陆抗开始回过头来,全力对付老城里面的步阐。此前他就曾在西陵镇守,老城的防御体系均由他亲自打造完成。凭借对敌情的极为熟悉,对方又因失去外援而军心溃散,老城很快就被全力强攻的陆抗拿下。步阐的家族与其他领头反叛的骨干将领,被依法斩首。其余几万将士和民众,由陆抗上奏请求不搞株连大开杀戒之后,全部从宽赦免。大获全胜的陆抗,在下属面前依旧如以往一般谦虚和蔼,所以史书上说是深得将士们的拥护和欢心。
步阐所困守的城池,相传在今湖北省宜昌市的葛洲坝一带,现今尚有夯土城墙一段,称为步阐城或步阐垒,供游人观赏并发思古之幽情。
西陵大战,是三国最后一场以弱胜强的特大型战役。与曹操的官渡之战,周瑜的赤壁之战,刘备的汉中之战,陆逊的猇亭之战和石亭之战,组成了以弱胜强特大型战役的经典系列。至于陆抗的用兵特色,可谓深得其父陆逊的真传。真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前面《陆逊篇》讲过,陆逊的看家本领,是两个能够和充分:一是能够在动手之前,充分做到深思远虑;二是能够在作战之中,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孙子·地形篇》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对比陆抗,一是能够在动手之前,充分做到深思熟虑,在主攻目标究竟是西陵还是江陵的选择中,排除众议,做出眼光独到的明智判断。二是能够在作战之前,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做出可靠的应对预案。总之,他正好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看家本领。显然,他绝非只会败坏家业家风的纨绔公子哥,而是能够光大门楣,为豪门子弟树立好榜样的将门虎子。含冤而死的陆逊,也应该含笑于九泉了。
西陵之战,使得孙吴躲过了被强敌吞灭的危机。当时的晋武帝,已经起心消灭孙吴,而羊祜就是实施这一计划的领头主将。但是,此战大败后,朝廷舆论大哗,迫使晋武帝给予羊祜降职处分,吞灭孙吴的打算也被迫暂时搁置下来。因此,后来东晋的大臣何充,才有“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深沉慨叹,并且被记载于《晋书》卷七十七《何充传》中。
但是,两年之后,这根国家的栋梁终于倒了。凤凰三年(274)秋天,陆抗因病去世,终年仅四十九岁。五年后的十一月,做了充分准备的西晋,出动六路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孙吴。其中,大将王濬统领的益州水军,东下三峡,声势最大,行动最快。第二年的三月十五日,王濬水军抵达建业的石头城下,孙吴举手投降,延续了八十六年的孙氏政权(从孙策攻取江东起)宣告灭亡,三国历史至此正式结束。用唐朝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来形容,就是“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了。
陆抗的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在对抗王濬水军的战斗中捐躯阵亡。四子陆机字士衡,五子陆云字士龙,却在西晋文坛大放光芒,特别是陆机,不仅作品丰富多彩,而且文学理论也有独特建树。唐代官方修撰《晋书》的时候,唐太宗专门为他写了一篇评论,放在《陆机传》的后面,推崇他“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评价相当之高。
陆家三代,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孙吴主帅级的名将;孙子陆机、陆云兄弟,则是西晋的文豪。三代人都留美名于青史,堪称人才辈出,文武交辉,在三国名将中堪称独一无二。陆逊是主帅型名将的季军,陆抗则可评为周瑜、吕蒙、陆逊、朱然之后的第五名。但如以继承父业的成功程度而论,陆抗堪称孙吴名将的第一名。
将陆逊与诸葛瑾两家进行对比,会有令人深思的发现:就第一代而言,官做到孙吴大将军的诸葛瑾,成就同陆逊大体相当,可谓两家不相上下。到了第二代,诸葛恪当上太傅,是少帝孙亮的指导老师兼首席辅佐大臣,此时的成就,还要高过陆抗;但是,诸葛恪很快就被政敌谋杀,家族子孙被剿灭,而陆抗却上升为支撑国家的栋梁。到了第三代,诸葛家早已灰飞烟灭,陆家却青史留名。为何陆家能够三代交辉,而诸葛家连第二代都没有得到善终呢?问题,就出在第二代的身上。因为第二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位置:他们如果足够优秀,就能不仅把上一辈的成就发扬光大,还能把下一辈也培养成器;他们如果不优秀,不要说培养下一辈,连他们自身的一切都可能毁在手里。陆家的第二代陆抗,在逆境中受到锻炼而成功;诸葛家的第二代诸葛恪,在顺境中受到腐蚀而毁灭。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看来富不过三代的原因,正是在于第二代的成长环境,实在是过分优越了。这正是:
非凡二代能光大,三代交辉赞陆家。
孙吴的名将就讲到这里。下面要开始讲蜀汉的名将。
蜀国名将篇
主帅型名将第一名——诸葛亮
诸葛亮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会在襄阳的隆中等待了十二个年头之久?为何会被刘备深深打动而为之出山效劳?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颠覆传统印象的总税务官呢?
一 卧龙出山
三国多名将,正说也精彩。
本节开始讲蜀汉的名将。首先登台的这一位,他的正式官职,是朝廷的行政首脑丞相,性质原本属于文臣;但是他又掌控了全国的军权,指挥千军万马南征北伐,实际上也是全军的总司令。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诸葛亮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今天我们是把他作为特殊的名将来介绍,所以着重在他的军事业绩。那么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诸葛亮最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在襄阳的隆中等待了十二个年头?为何会被刘备深深打动而为之出山效劳?他出山后的第一个官职,又怎么会是颠覆传统印象的总税务官呢?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琅邪郡阳都县人氏。阳都县,在今山东省沂南县,现今还有古城遗址留存。诸葛家族,本是官宦世家。他名字中的“亮”,是指光亮。而“孔明”的孔,有人说成是孔洞的孔,这是望文生义的误说,准确的含义,应当是非常,性质是副词;“孔明”者,非常之鲜明也。名和字两者配合,就是这道光亮将会非常之鲜明。可见家庭对他是寄予了厚望的,盼望他将来成为光彩照人的杰出人才。
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的记载,他父亲诸葛珪死得早,留下儿子三人。大哥诸葛瑾,后来避乱江东,成为孙权手下的大臣。诸葛亮和小弟诸葛均,幼年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诸葛玄出任江南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带着两个侄儿去赴任,从此诸葛亮就离开故乡。后来,诸葛玄下了岗,生活困难,而北方老家又是一片战乱,只好带上侄儿到荆州的襄阳(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投奔在此当军政长官的老朋友刘表。不久,诸葛玄也不幸去世。诸葛亮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处名叫隆中的地方,开始了半耕半读的独立生活,即《诸葛亮传》中所谓的“躬耕陇亩”。山清水秀的隆中,当时属于南阳郡的邓县管辖,现今已经成为著名的三国历史名胜古迹。
诸葛亮在襄阳停留的时间,是从东汉建安元年(196)前后,到建安十二年(207),前后十二个年头;从年龄上说,是从十六岁的少年,到二十七岁的青年。那么他在这里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外表上说,他就很特殊。《诸葛亮传》说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当时一尺,相当于现今二十四厘米,八尺就是一米九六,身材高大,容貌雄伟,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非同凡响。蜀汉名将赵云的身材,史书记载也是身长八尺,两人一文一武,都以忠诚正直著称,无论身材和品格,都是你高我也高。
从风度上说,他也很特殊。他空闲时最喜欢抱膝而坐,对着那绿水青山,放歌一曲《梁父吟》。《梁父吟》又名《梁甫吟》,这首古代乐曲,传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泰山下耕作时所作,正好出自诸葛亮的老家齐鲁一带,堪称熟悉的乡音。每当他放歌《梁父吟》时,胸中豪情奔涌,大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意味。
从读书上说,他也很特殊。特殊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当时他与徐庶、石韬、孟建在一起游学,那三位好友读书,“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见于《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徐庶三人努力把儒家经典读熟读精,那是在走东汉儒生应试教育的老路。什么是东汉应试教育的老路?前面讲吕蒙时我们有过详细介绍。东汉从地方推荐出来的人才,以孝廉为主体,到京城集中之后还要进行考试,题目选自儒家经典。如果对儒家经典读得不精不熟,就会考不及格,当不成官。诸葛亮读书,不走这条老路,采用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就是“观其大略”。所谓“观其大略”,不是随便乱翻草草了事,而是在阅读时吸收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精华,而非面面俱到,纠缠在繁琐的细节上。
诸葛亮之所以采用新方法,除了他个人的明智选择之外,还与当地的文化大环境密切相关。当时南面的荆州,不仅社会相对安定,战乱较少,而且在首府襄阳,还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文化精英。他们在军政长官刘表的大力支持之下,推进学术文化建设,形成了后世所谓的“荆州学派”。这个学派,提倡简明扼要的新学风,反对东汉以来繁琐零碎的老学风,成为当时战乱年代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不难看出,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正好与荆州学派简明扼要的新学风相吻合。那么这是偶然吗?回答是,非也。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能在襄阳停留长达十二年之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特别是这里独特清新的文化环境。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与荆州学派的领军人物司马徽、庞德公,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妻子就是诸葛亮最小的姐姐,所以庞德公是他的姻伯。而司马徽比庞德公年轻十岁,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后来向刘备大力推荐诸葛亮的,不仅有一同游学的学友徐庶,更有这位老前辈名流司马徽。由此可见,他的读书新方法,是在充分吸收荆州学派的丰富营养之后形成的。
从志向上说,他就更特殊了。其实他读书方法上的特殊,就缘于志向的特殊。他曾经多次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二位是什么人呢?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完成了霸主之业。而乐毅则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率军攻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管仲“文治”了不起,却不会用兵;乐毅“武功”了不起,却不善治国。诸葛亮认为自己兼有二者之长,一个顶俩,文武全才,可见他的志向,就是后世所说的“出将入相”了。
最后从择偶上说,他也特殊得很有趣。《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记载,孔明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此时唯一的长辈叔父诸葛玄已经死去,所以就由他自己来物色对象。消息传开,襄阳当地的一位名士,名叫黄承彦,生性爽快开朗,就来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说孔明君正在选择妻室,本人有一个丑女儿,头发有点黄,皮肤有点黑,但是才能却配得上您呀。黄老先生真是爽快开朗,主动来提亲不说,还如实介绍女儿情况,谦称“丑女”。其实,黄小姐不过是头发有点黄,皮肤有点黑而已。放在现今,头发的黄,皮肤的黑,那都是时尚流行色,不黄也要染黄,不黑也要晒黑。真让孔明动心的是她的才能,她父亲敢说配得上自己,可见此女才能非凡。其实,长期居住在此的孔明先生,应当对黄小姐的情况早有耳闻。他也爽快开朗,马上同意。黄老先生立刻将女儿送到隆中,于是孔明先生就很快结婚了。翁婿俩人的故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乡亲们常常开玩笑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莫要学孔明选媳妇儿啊,只得到阿承的丑女儿啊!孔明与乡亲们的亲近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诸葛亮在隆中时,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显得出类拔萃。难怪庞德公、司马徽两位老前辈,会给他两个字的高度评价:“卧龙”。“卧龙”者,还没有施展抱负的顶尖级英才也。
既然诸葛亮是顶尖级英才,照理说应该尽早登上政治舞台,施展抱负才是。为何他在二十七岁之前,一直都在隆中躬耕,没有出山进入仕途呢?原因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答案很简单——他在等人,等待那个符合自己条件的“意中人”。
隆中东面二十里外的襄阳,就有荆州的土皇帝刘表。诸葛亮当初跟随叔父诸葛玄来投靠刘表,与刘表早有关系。如果他想到刘表手下去当官,那是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去,因为刘表不是他的“意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