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人头落地
  清晨。
  晨雾还未散去,可是在户部,无数的眼睛却是熬红了。
  当最后一份数据送到了秦少游的案头,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他们太累了,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过眼,。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很是兴奋,捧着厚厚一沓数据送到秦少游面前的王新也是激动万分。
  各学的生员都已经走了,不过那些博士和助教们却还在,他们陪在这里,倒不是要共体时艰,而是要看看这个秦少游到底怎么算法,一旦算错了,那么武尚书就还有用得上的地方。
  大家冷眼看着秦少游,心里只是觉得好笑。
  “这个家伙真以为能算得出来?”
  可是秦少游并不去理会这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他聚精会神地趴在案牍上翻阅着每一项数据,大致地比对没有差错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
  武承嗣见他抬头,也熬了一夜的他打了个激灵,道:“算出来了?”
  秦少游缓缓点头。
  武承嗣几乎是冲过去,一把抓住案头上的数据开始观看。
  吴博士人等,顿时脸色变了。
  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算错了。
  吴博士冷笑道:“秦少游,你可知道一旦出了差错,可是要杀头的。”
  秦少游给予他的侮辱已让他羞愤不已,一开始,若说他还只是忍让,为的是秦少游无功而返的时候来一个彻底清算,可是现在,秦少游口称已经算了出来,这使他震惊又勃然大怒,他豁然而起,猛的想到了什么,大喝道:“是了,我想起来了,你本来就是获罪之身,身首异处就在眼前,所以才故弄玄虚,你根本就没算出来,这不过是你的障眼法,哈……反正罪多了不愁,是么?”
  秦少游坐在案上,不去理会他。
  吴博士见其他各学的博士助教纷纷点头,心里更加笃定。自己的猜测极有可能是对的,否则其他各学算不出倒也罢了,算学好歹也是专精算术的学堂,自唐初到现在,天下的算学精英,哪一个不是算学之人?算学算不出,四门学怎么可能算得出?
  他狞笑道:“你竟然敢欺瞒武尚书,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你一个小小的厨子,贱贾之后……武尚书,武尚书,此人大胆……”
  武承嗣拿着账目,却在与户部的度支主事细细地核查账目,可就在这时,度支主事抬起头来,他一字一句地道:“账目应该没有错,其他的暂时不清楚,唯独这丝绸的入账,因为户部这边已经查过库,因而有详尽的数据,是九万七千四百五十二匹,而在这里则是入账九万七千三百九十二匹,相差不过数十担而已,已算是精确了,既然入账的丝绸没有错,想来其他的数目大抵也不会错。还有支出方面,也和往年的出账大致吻合。”他看向武承嗣,接着道:“以下官的经验,断不会错的,这个数目应当没有多少瑕疵。”
  什么……
  吴博士如遭雷击,他的脑子嗡嗡作响。
  这怎么可能?算学做不到的事,四门学居然轻而易举的就算出来了。这些生员可都是低贱出身,教授他们的教师也不过是一群‘误人子弟’的讲师,至于这个秦少游,更只是一个厨子。
  他踉跄一步,既是觉得不可思议,又是觉得不甘,期期艾艾的道:“是不是……哪里错了,武尚书,刘主事,你看,这些人都是些不学无术之徒,这……这……”
  所有的博士和助教也都跟着缓不过劲来,眼前发生的事根本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内,他们和吴博士的心思一样,都是惊诧莫名。
  武承嗣听了那主事的话,顿时心花怒放,如获至宝地拿着数据道:“好,好极了。”
  眼见如此,吴博士急眼了,他当然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几日的大起大落已让他丧失了最后的理智,他快步上前,道:“武尚书,你可千万莫要信啊,这……这定是错了,错了啊……”
  啪……
  一记老拳直接砸中了吴博士的面门。
  吴博士的声音也戛然而止!
  这一拳不分轻重,正中他的鼻梁,于是两行鲜血自鼻孔泊泊而出。
  不待吴博士叫喊,紧接着第二拳砸出。
  “呃啊……”凄厉的吼叫自吴博士的喉头放出来,声震瓦宇。
  动手的不是秦少游,事实上,秦少游虽然起了身,却是带着含蓄的笑容,在旁观战。
  而有这个胆子敢动手的,除了武承嗣还有谁?
  武承嗣这一次是急眼了,好不容易把事情办妥,总算松了口气,总他娘的有一只苍蝇叽叽喳喳,像是乌鸦嘴一样不断地告诉自己,账目错了,自己要完蛋了,账算不出来了,姑母要让自己滚蛋了。哇,真当武承嗣这堂堂陛下的亲侄子,天下一等一的皇亲国戚是病猫?
  武承嗣本来就不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若是讲道理,那就不叫武承嗣了。
  于是他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两拳过去,吴博士直接倒地,呜呼哀哉,唧唧哼哼个不停。
  所有人吓呆了。
  武承嗣拿着拇指摸了摸鼻头,气焰嚣张地道:“叫,叫,叫,叫!让你算你又算不出,非要扰人清梦,秦少游敢打你,你当我武承嗣做了户部尚书之后连拳脚都生疏了么?不服气就找言官,尽管来弹劾!”
  然后,武承嗣面向秦少游,笑了,笑得天真烂漫,他走向前,拍拍秦少游的肩道:“不错,不错,秦少游,咱们一道入宫……觐见。”
  ………………………………
  今日赶巧是元月初八。
  大周沿袭唐制,每逢双日便有所谓的常朝。
  所谓常朝,就是一些重要的大臣在这里与皇帝商议政事。
  举办常朝的地点是在宣政殿,这个不起眼的殿宇,虽不及万象神宫或是含元殿那样光鲜夺目,可事实上,天下军政之事,大多数都在这里拍板定案,反观万象神宫那儿举行的朝会,象征意义更多一些,这就如后世两国yuan首会见一样,握个手,表示亲切恳谈,而真正的公报却是在私底下通过无数次洽商出来的。
  某种程度来说,宣政殿才是真正的大周中枢,在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武则天照例是在屏风和帷幔后听政,这是一个隔间,里头装饰堂皇,武则天不喜端坐,所以这里有个雕凤的龙塌,她枕着头,精神显得有些疲惫,上官婉儿侧立一旁,一个宫娥跪着地,小心翼翼地给武则天修着指甲。
  这屏风后,却又是另一个世界,大家纷纷跪坐于地,神态严肃,手持笏板。
  今日论的,还是地崩的事,如此敏感的时候,一旦出现灾荒,其实朝廷最担心的并不是粮食减产,而是灾后可能发生的乱子,假若此时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在上面做文章,便极有可能动摇国本。
  争议到了最后,也是不知其所以然,因为赈济灾民,而户部尚书却是不见踪影。
  到了最后,连主持朝会的尚书侍郎也不由苦笑,宣容后再议。
  屏风内的武则天不由蹙起了眉,显得有些不悦,不过她抿抿嘴,没有再说什么。
  那尚书侍郎的声音又响起:“还有谁有奏?”
  连问两遍,鸦雀无声,
  大家本以为今日的朝议到此为止,一个声音却在此时高亢的响起:“臣国子监祭酒陈让有奏!”
  国子监……
  这令殿中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顿时想起了几日前发生的一件事来,大家不由打起了精神,好整以暇地等待着这件轰动一时的事今日决定出一个结果。
  甚至有人不由嘴角含笑,今日……只怕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了吧。